咖啡爱好者请注意!咖啡豆产量告急!
越南最近传出一个令人担忧的新闻,当地的咖啡豆库存 相比一年前跌了一半,供应变少价钱自然要提高,Robusta咖啡豆的价钱 已飙升近两成。
越南是全世界最二大的咖啡豆生产国,他们近这两年面对两个问题:第一,当地的新冠疫情在旧年升温,大封锁导致咖啡豆产量大幅度下降,就算有豆也没人想卖,因为当时候的海运费用过高,卖咖啡豆几乎无钱可赚。第二,当地人开始抛弃咖啡豆种植,投向利润丰厚的水果种植。所以咖啡豆 这两年的产量会持续下跌,短期内难弥咖啡豆库存短缺。
越南咖啡豆产业面临困境,其余咖啡国生产国也不好过。巴西当地的气候变化难以捉摸:7月暴雨,8月旱灾,忽冷忽热,咖啡豆产量急跌,当地的咖啡豆产量就快 创下近60年以来,首次连续三年下降。
至于产量排第三的哥伦比亚则面对暴雨侵袭,大水冲毁当地的咖啡种植园,附近的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等等同是面对欠收问题,这一场咖啡豆危机不知将持续多久。咖啡爱好者请做好心理准备。
为什么投资者要起诉Grab?
电召车公司Grab去年底在美国上市后,股价就像吃了泻药不断下挫。从首日交易的12美元水平 来到目前不及3美元的价位。眼睁睁看着身家缩水七成,投资者怎么可能不发脾气?于是部分投资者扬言把Grab带上法庭。
为何Grab股价跌跌不休?关键只有一个字:钱。Grab 8月公布的第二季度财务数据显示亏损5.72亿美元。一间亏欠不断的公司,股价岂能上升?
疫情高峰期间,美联储透过印钱搭救经济,大量热钱涌入导致万股齐升,但美联储紧缩银根后股价开始见真章,没钱赚的公司不再受投资者追捧,Grab 正是其一。
若以管理层素质评断,Grab管理层实属上乘。当初小刀锯大树,在东南亚区域击垮Uber,2017年收购Kudo推出金融服务、2022年再收购超市Jaya Grocer和网络马新两国的数码银行执照。Grab业务越做越大,但始终无法突破亏钱的死穴。
其实错不在Grab,毕竟数码金融领域竞争太大,Grab在美国上市就是要筹钱硬碰 印尼的GoTo, SEA Limited 等企业。要打赢这场长期战就需要长期烧钱,烧钱吸引你和我这类消费者,并打造一套生态圈。Grab最新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花了5.23亿美元提供用户优惠及折扣,远远超出了公司的营业额。Grab的烧钱买市场策略恐怕还得延续好一段时间。
若国油Petronas倒闭,大马人会如何?
没有国油Petronas,大马人是否要穷困到吃草?成立于1974年的Petronas 掌控全马来西亚所有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它的业务由上游的探测和生产一路延申至下游的石油提炼、销售等等。Petronas常年入选全球500强公司名单,在今年度的评选当中位居第216位。
由于Petronas百分百属于大马政府,它就是政府的财神爷,常年贡献政府不少收入。以今年为例子,通货膨胀严重,加上Petronas的业务大赚,于是在国庆前夕宣布加码派发250亿令吉的特别股息给政府。若计入此前的250亿令吉股息,Petronas今年一共派发了500亿令吉,也是该公司史上派发第二高的股息总额,填补最近十分空虚的国库,也让人民是直接受益。
由于目前正值能源转换时代,全世界要逐渐摆脱对石油天然气的倚赖,精明的Petronas管理层也清楚意识到这点,于是在今年拨出的资本开销方面,特别规定60亿来发展绿色替代能源,确保Petronas不会消失在时代洪流当中。真心希望Petronas的业务会越做越大,继续成为我们国家的护身符。
除了FD,还有这两种低风险、回酬稳定投资工具
除了定期存款,低风险、回抽稳定又高流动性的投资工具定属国民信托基金ASNB。但如果你是个非穆斯林立场来看,ASNB旗下只有3个基金供你选择。虽然这些基金过去十几年至少有4%年回酬,但国民信托基金只会在特定时间开放单位,大伙还得争破头去抢,靠它来投资其实不甚实际。
排除ASNB,还有一个不错的选择叫货币市场基金Money market fund。它是信托基金里最低风险类型,年回酬率不算高,大致3-5%,可能你认为没多大吸引力,但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美国机构在货币市场基金投入逾3万亿美元。企业主要看中货币市场基金风险不高、回酬稳定且高流通性,可保障公司现金流。
企业需要现金流,我们都需要现金流。财务规划师经常讲,好天要收下雨柴,准备一个三至六个月的紧急基金。但千万别把紧急基金搁在一旁,否则被通胀蚕食。
一般的货币市场基金需要几个工作日就可以兑换现金,可以满足企业需要资金运转的需求。它的3%回酬足以超越储蓄户口的低利率。如今市场上很多投资工具都运用货币市场基金来运作,譬如Touch n Go 电子钱包的Go+ 是将钱 投入Principal 的e-cash基金、Versa Cash投资在Affin Hwang的货币市场基金、Stashaway Simple是根据AmIncome基金 来派发回酬等等。
明年电费会涨价吗?
首相6月宣布电费会一致维持到今年12月底,电费ICPT制度每半年调整一次,到了1月电费会不会涨价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大马发电原材料。RHB银行研究显示,大马主要有三个不同发电方式,45%靠煤炭、34%靠天然气、16%靠再生能源。不巧的是煤炭与天然气的价钱依然停留在10年的高位。怎么棕油、钢铁、原油这类大宗商品价格开始走跌,偏偏煤炭与天然气价格却居高不下?罪魁祸首是俄乌战争。
全球气候暖化,欧洲各地奇热无比,俄罗斯趁此时候降低天然气出口,依赖天然气发电的欧洲国家处境堪忧。虽然知道煤炭发电不环保,但也只能转投煤炭发电,造成煤炭需求大幅上升。加之环保趋势成型,金融机构打压煤炭行业造成煤炭产量下降,进一步推升煤炭价格,弄巧反拙。按照如此形势推算,我国明年要维持电费恐怕不容易,除非俄乌停火及再生能源发展突飞猛进,两者缺一不可。
教你一招,过Toll不须要给过路费
投资专家经常说要创造被动收入,其实这个世界真是没几种坐享其成的好东西,股息就是其中一种。打个比方,如果我每一天上下班需要经过收费站,一天需要支付4令吉,一个月20个工作日,一年12个月累积要给960令吉。如果这笔钱由大道公司一力承担,是不是很划算?这个就是投资大道公司的好处!
放眼大马股市,上市交易的大道公司真是不多。拥有LDP大道百分百股权和Sprint highway 50%股权的环城控股有限公司Litrak Holdings就是其中一个。这间公司常年派发高股息的上市公司。过去7年,差不多每一年都派发25仙的股息。以环城控股现在的股价4令吉80仙来计算,25仙股息等于每一年给你5%的回酬。
再回看刚才的例子,我每个月需要支付960令吉的过路费,以5%股息来计算的话,我需要投入1万9200令吉在环城控股,就等于这个公司每一年会包下我的过路费,当然前提是这个公司不会忽然间不派股息。只可惜政府已经与环城控股达成收购协议,公司旗下的几条大道将会由政府接管,环城控股接下来就会成为一间空壳公司,没有实在业务了。
如果你觉得股息投资法可行,就不妨留意你生活当中给有些什么投资机会。尝试由衣、食、住、行这四个角度去寻找,说不定就这样给你找到一个可投资的好公司。
失业率改善背后隐藏的计时炸弹
大马最近公布的失业数据有改善,个数字进一步下跌到3.8%。掌管经济事务的首相署部长慕斯达法很满意,我认同部长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得更长远,尤其是在这份失业数据的背后隐藏的信息。
你是否留意到身边有人,尤其是刚毕业出来打工的社会新鲜人,从事的工作与就读的文凭不相符,譬如说读的是工程科系,结果出来做紧营销或者销售职位呢?这个就是所谓的“工作不匹配” job mismatch现象。统计局7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33.9%的大马毕业生陷入工作不匹配困境,而且大部分做着半技能甚至是低技能工作。
从事销售并没有错,但一个成功的销售员需要的实战经验,而非学士或硕士学位,,与其花时间考取文凭,倒不如尽早步入社会累积经验。更何况在这些中低技能工作当中,有大部分是做着文书工作,而不是一些可以产生高价值的岗位。长期从事这类缺乏晋升的工作只会令大马人更加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双威大学经济教授姚金龙博士指出,目前的工作不匹配现象会引起一连串负面效果。国家的生产力、大马人的薪金调涨幅度和购买能力统统会中招。当从事文书工作的员工没办法晋升,他们可能未来几十年都会占住同一个岗位,以后毕业出来的大学生可能连文书工作都找不到。长期下去大马经济的价值会越来越低,外来资金会慢慢撤走,国内失业率就会跟住上升。
越南榴梿抢攻中国市场!大马要被爬过头了?
大马猫山王品质优良,中国人赞不绝口,可是猫山王产量不多,中国唯有四处寻找榴梿出产国,越南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于2021年进口80万公吨榴梿,当中九成来自泰国,目前越南年产量为60万公吨,已经超越大马。我们的市场会不会被严重瓜分?
事实上,越南并非首次出口榴梿到中国,他们曾占据中国榴梿市场半壁江山。但中国在2019年暂停和越南的榴莲贸易,直至今年7月份才恢复交易。论榴梿品种,越南对比大马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论榴梿品质则相差甚远。中国榴梿界有这么一句话:大马榴梿是天花板,泰国榴莲还可以,越南榴梿质量低。
中国人最爱大马猫山王,只因味道难以复制。越南并非榴梿原产地,气候和土壤皆与大马不同,难以种出相同的优质猫山王,他们唯有学习泰国用最现代化种植技术提升榴梿质量。大马现在需要的是做好榴梿品质规范,维持猫山王质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国际原油价未来走势如何?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最近达成协议,每日增产10万桶原油,但这不代表国际油价有进一步下探空间。虽然OPEC供应全球八成石油,但是一日增加10万桶油不过是全世界一日供应的0.1%,效果不大。迈入八月,布伦特原油每桶跌破100美元,已经来到6个月的新低,国际油价有没有进一步下探空间很大程度上要看石油生产国是否再增产。
疫情期间石油企业不敢贸然扩张,如今到了疫情稳定期,能源界却酝酿巨大变革。
电动车越卖越好,太阳能发电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欧美国家认为石油不是环保的发电模式,加上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天然气限制出口到欧洲大陆,让欧洲大哥们意识到发展再生能源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虽然能源变革在所难免,但是毕竟石油已经支撑了好几个世纪的经济,不可能一夜之间走入历史。Petronas砸出的600亿令吉资本开销中也包括60亿令吉专门用于发展绿色能源业务,我们可以开始想象Petronas未来会是一个混合型的能源公司甚至是一间绿色能源公司。
为何行情不好,奢侈品反而越卖越好?
新冠疫情高峰期间,很多生意撑不下去,奢侈品是少数越做越好的行业。2020年年中,当全世界笼罩在疫情之下,全球最大奢侈品牌公司LVMH的业绩在逆市增长,这是因为韦伯伦商品Veblen Good作祟。
韦伯伦商品论述出自美国经济兼社会学家Thorstein Veblen。它描述一种商品违反市场规则,当产品卖得越贵,销量反而越好。这种产品可以满足人类的虚荣心,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炫耀,奢侈品就是这种产品的最佳代表。
奢侈品就是一种象征极其罕有的产品。起价是最直接来反映产品的罕有程度。商家透过起价向消费者传达一个明显信:你今日不买,明日依然会涨价,到时候你就更加难买得到。于是乎奢侈品就越卖越好,LVMH行政总裁还当上了世界第二大富豪。所以下一次当你经过某某商场的奢侈品商店大排长龙,就不要再百思不得其解了!
为何国行不认同敦马建议固定令吉美元汇率?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东南亚是重灾区。当年的大马政府另辟蹊径,选择资本控制兼绑定马币与美元汇率于3令吉80仙。这一剂猛药效果不错,大马成为东南亚区域第一批走出金融风暴的国家。如今马币再度疲软,当年带领国家走出金融风暴的前首相敦马建议,不如故技重施,但被国家银行一口拒绝。为什么呢?
资本管制的精髓除了固定马币对美元的汇率,在某种程度上封锁大马经济,限制资本流出。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当时候这么做虽然可以稳住在大马的资金,但是也犯了一条大忌-控制资本市场。这种情况就如你把钱存入银行,但是银行忽然通知你不准提款,难道你不气吗?
大马当年的资本控制延续将近7年,政府才允许资金自由流动。国际研究机构Asia Analytica的统计数据显示,大马接触资本控制后,大批外资外流。金融风暴后的直接外来投资对比东南亚其他国家锐减将近七成,这也就是国家银行总裁Nor Samsiah一口拒绝敦马建议的原因。
每三人就有一人欠债累累!BNPL风险极大
这项数据真是非同小可!每三个使用先买后付的消费者当中,就有一个人欠债,还无法还清,你真要小心啊!
别怕!刚才的来自英国的数据。大马人未去到这个地步!但是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先买后付最近先至在大马兴起,今日同你分享先买后付的特征,搞清楚它葫芦里边卖什么药,降低使用它的风险!
网购风气盛行,想买的东西太多,拥有的钱又太少。尤其是现在任何物品都起价,可以调配的资金越来越少,但是又不想降低生活质素,所以先买后付就好受消费者欢迎咯。目前市场上有好几个平台推出先买后付服务,来了解下他们的操作模式。
先买后付BNPL正如其名,允许消费者先拿咗产品再来给钱,而且给钱的方式有两种不同模式。第一种是一个月之后全额支付产品售价,第二种是分期付款,一般上分成四期还给商家。对消费者更加着数的是无论你选择哪一种支付模式都是利息全免。
为何商家会推出先买后付服务呢?理由很简单。现在经济不好,消费可免则免。但是商家都要做生意冲业绩,为了达到业绩目标,唯有推出更优惠的配套来吸引你和我去买东西。第二个原因是,先买后付主要针对的是B40群体。因为先买后付本身就是先花未来钱的模式。这种消费方式和刷信用卡极其相似。但是信用卡不是个个人都可以拥有,尤其是B40群体是更加难过到银行的金睛火眼。
之但是B40人士都有消费需求,都是商家要争取的客户,先买后付就是商家打入B40市场的锁匙,因为先买后付完全没门槛,谁都可以使用。而且数目不大,几百蚊或者千几蚊,几乎人人负担得起。
没门槛有好处,当然亦都有坏处。当每个人都可以先花未来钱,就会导致部分人士超额消费,这个亦是国家银行提出的担忧。因为一旦有人没办法在规定的时限找清笔数,平台就会征收利息。利叠利,分分钟还高过信用卡征收的平均15%年利息。所以财政部和证券委员会正在和时间赛跑,希望在今年颁布消费者信贷法令 以及建立消费者信贷监督委员会,监管非银行供应商减少对无能力偿还的消费者提供先买后付服务。
讲了那么多,讲句公道说话,先买后付的确可以改善我们的现金流,前提是你恰当去运用。打个譬如,如果你透过先买后付购买了部手机,一个月之后你用信用卡,还了钱,再20日之后,信用卡到期,你先至用真金白银清你的卡。换言之,你差不多是两个月之后先缴付手机的钱。是不是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善了你的现金流呢?
工具是好定是坏,就看你怎样去运用。最重要的是要量力而为,要还钱的时候就一定要还,总是要100%还清就行了,不是的话,利叠利,迟早玩残你。
公积金明年还能派息6%吗?
老来最惊没钱洗,退休要靠公积金。但是如今全球金融市场一片大乱,雇员公积金明年要维持5%以上的派息是不是冻过水?
打工一族退休最惊是人又老,钱又冇。所以平时要积极储钱之外,公积金户口里面的退休金非常重要。我们的EPF旧年派息6.1%,几不错。踏入2022年,本来好好的,但是2月中俄罗斯乌克兰开战、3月份因为新冠疫情上海全面封锁,再加上美国的超级通胀率,三个黑天鹅事件排队say hello,搞到公积金投资回报一锅泡。还有,首相Ismail Sabri允许公积金会员在4月份的时候再一次提款1万令吉,简直是雪上加霜。
总结2022年第一季度成绩单,公积金投资回报率按年下降接近18%,只有158亿5000万令吉。经济学家Dr Geoffrey Williams已经说了,公积金想重演旧年的6.1%派息率几乎是天方夜谭,但关键问题是情况会去到几严重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搞清楚公积金的钱投资在什么项目。根据公积金网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公积金将44%的资金投资在股票市场,45%在债券相关项目、5%在货币市场工具、剩番的6%押在房地产和基建项目。
随著全球进入加息周期,股票市场亦都进入调整期。很多人担心公积金的钱会砸在股票市场,但是别忘记,公积金的投资是由一大棚专业投资经理掌控,而且投资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反而是根据一个叫做战略资产配置(Strategic Asset Allocation)的策略去执行。简单来讲,战略资产配置是公积金遵守的灵活投资方案,所有投资项目分配是经过专业团队计算过,如果股票市场风险太高,投资经理就会减少股票投资。譬如说,如今国家银行提升利率,更多人会将钱置入银行赚利息。人民会这样做,公积金亦可以这么做。再说了,银行利息调涨,所有债券收益都要跟着提高,先可以保持竞争力,所以不排除公积金局接下来会减低股票投资,增加债券相关项目投入。同样情况亦都曾经发生在2019年,即是国阵政府失去政权,大马股市一片兵荒马乱之时,公积金第二年亦都派了不算差的5.2%的股息。
是时候做个简单总计,成立于1949年的公积金局有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呢?这个曾经小型经营的组织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排名第七大规模的养老金机构。虽然今年第一季度的投资回报比旧年差,但是依然胜过再之前四年的第一季度成绩。可能明年的派息率比不上今年的6.1%,但是维持5%应该办得到。
为什么疫情后的机票那么贵?
点解机票咁贵?为何想出国咁鬼难?航空究竟搞紧什么鬼?首先,机票贵是一个全球现象,除了大马,其他国家都面临同样问题。看一看国泰航空6月份由香港飞伦敦的票价是马币2万5,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5倍那么多。平均来讲,目前的飞机票价涨了两三成,坐经济舱要给商务舱的钱,又难怪现在人人大喊not everyone can fly。
吐槽完机票贵,来讲下什么原因导致机票起价。大致上有三大原因。一,油价。俄罗斯乌克兰开打之后,国际油价保障。另一个问题是飞机没油飞不起,在疫情之前,汽油平均占航空公司总成本的两成几,但是疫情之后飙涨到三四成,如果是廉价航空就更加惨,差不多是占一半的总成本,机票想不起价都不得。
第二,人力资源。疫情期间,飞机飞不到。很多航空公司大裁员。飞机师、空姐空少统统中招。还记不记得,泰国飞机师在疫情期间失业,搞到要去卖炸香蕉的新闻啊?这个就是航空业的缩影,还有很多航空员工逼住要驾电召车、送餐等等。先不讲他们转行成不成功,换着是你在疫情期间给人辞退,疫情之后航空公司又笑着请回你,你会重出江湖,还是见过鬼会怕黑?
机票起价的第三个原因,是航空公司需要拯救他们的财务状况。你不好看航空公司有模有型,其实他们赚的钱真是少之又少。就拿Airasia X做例子,他们的profit margin=即是利润率平均不到8%,卖你一张RM 100的机票,都赚不到RM8。Airasia X 目前还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睇怕要花一段时间先可以搞好财务状况,又难怪Tony Fernandes要公司转型成为一间科技公司,不再是一间航空公司。
老老实实,机票价钱什么时候才恢复正常?这个答案就连航空公司老板都说不准。来自爱尔兰的欧洲最大廉价航空公司Ryanair CEO Michael O’Leary说他们已经找到办法降低飞机票价。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Ryanair敢讲,其他航空公司也只是静观其变。看来这段期间,我们唯有高唱cuti cuti malaysia罢啦!
电费怎么计算出来?
国家能源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 近期很头痛,事关大马极度依赖煤炭来发电,而煤炭的价格在这一年涨了接近80%,但是TNB没办法调整电费,原因就是ICPT检讨的时间总没到。
TNB作为西马半岛唯一的配电公司,它的生意模式有一道恨死隔离的护身符,叫做ICPT。ICPT中文名叫做成本转嫁机制,即是TNB可以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保障公司有稳定的盈利。同样的,当发电成本下降的时候,TNB需要以折扣的方式还返D钱给用户。你可以找张电费单出来看一看,有一行写着ICPT每千瓦时减2仙的折扣。如果你是做生意或者工业用户,就要支付3.7仙的附加费用。
政府每半年会检讨一次电费收费制度,目前家庭用户的这个2仙折扣,是在今年1月份制定,当时候的煤炭价钱很平,所以人民有折扣。但是来到6月尾,风云色变,这个时候的煤炭价早已经冲上云霄。西马半岛超过一半的电力是靠煤炭和天然气产生,TNB想避都避不到。虽然他们可以用工业用户支付的附加费用来津贴返家庭用户,但是它并无真正去解决TNB发电成本上升的问题,除非TNB可以调涨目前的电费。
为何政府会禁止电费起价,这个相信你知我知大家知,无需要多讲。但是这轮煤炭涨价给了一个很明显的信息,TNB吃饭定吃粥要看煤炭面色。过分依赖一个方式发电是一个计时炸弹,再加上煤炭本来就不是一个环保的发电方式,不符合当下的ESG大趋势,TNB必须要改革。公司最近立下大志要在2050年转型成为一个零碳排放的发电公司,换言之即是要全面摆脱煤炭发电,好好运用太阳能这类绿色能源。为了人类的下一代和我们的银包着想,TNB认真要加把劲才行。
最后来个小小的总结。大马电费的收费制度有两层计算方法。第一层是你用了几多电,TNB会以每个单位的方式逐一逐一跟你算。第二层收费就是ICPT成本专嫁机制,发电成本增加,用户需要多缴付;发电成本下降,用户有折扣。
政府公布的通胀率是假的?
大马5月份通胀指数只有2.8%?!? 你出去买东西难道物品只是涨价2.8%?就连政府最新规定的鸡肉顶价=衰衰地都涨了5%。喂,政府公布的通胀指数是不是都假的?
首先,我们来看下政府公布的通胀指数,其实叫做CPI,即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追踪一堆和你我生活有关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包括食物、房租、水电费、汽油等等,再从中了解物价波动的幅度。
仔细研究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他们的确有记录到菜心、番茄和nasi lemak在这一年来涨了差不多10%。但是CPI的最大最大盲点是电油都是其中一个重要元素。虽然RON97最近暴涨,但是大多数人用紧的是政府一直大量津贴RON95。试问一个不会起价的RON95又怎会导致通胀指数上升呢?这个就是大马计算通胀的最大盲点,亦都是点解掌管经济事务的首相署部长Mustapa最近话,如果政府任由RON95价格浮动,我们的通胀指数分分钟冲破11%,连美国都输我们几条街。
国家银行每一年公布的通胀报告,会向人民解释通胀率和人民感受到物价变动是有差别的。什么话?通胀率和人民感受到物价变动有差别,国家银行,你是否摆明砌词狡辩?
其实并不全然。国家银行在报告里边提供另外几个衡量通胀的指数,其中一个叫做PePI=Perceived Price Index,即是感知价格指数。这份指数和政府公布的CPI有天渊之别,当CPI只有2.8%的时候,PePI已经去到8%,这个数目是不是更加接近你感受到的通胀率呢?虽然PePI更加能够反映你和我的感受,但是国家银行都有解释PePI都有它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只会感受到物价上涨,当物价下降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会feel不到。
这种记忆偏差就会出现在PePI指数,所以这份指数一般只会上升,不会下降。
来个简单总结,没一个衡量通胀的指数是绝对标准,无论是政府用的CPI,定是消费者感知的PePI都存在明显的漏洞,我们唯有可以做的就是谨慎消费同埋保持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