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对伊朗3座核设施发动空袭,并动用“碉堡克星”GBU-57钻地炸弹精准轰炸,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关注与警惕,联合国警告及担忧局势可能迅速失控,而全球投资者也评估潜在市场冲击,尤其担忧油价飙升或引发新一轮通胀压力。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对该军事行动表达严重关切,强调这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直接威胁,警告局势恐将失控并引发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灾难。

古特雷斯在社媒X发文:“我对美国今天对伊朗动用武力深感震惊;当前局势有高度失控风险,可能对平民安全、中东地区以及全球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唯一的出路是通过外交,唯一的希望是和平。”

他表示此举令本已紧张的中东局势进一步升温,呼吁所有联合国会员国立即采取行动降温,并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

较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全国演说时指出,美军此举旨在“摧毁伊朗浓缩铀能力,吓阻其构成的核威胁”。他称相关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并强调不会容许伊朗取得核武器。

《以色列时报》及多家媒体报道,遭攻击的设施包括福尔多(Fordo)、纳坦兹(Natanz)与伊斯法罕(Esfahan)三处核据点。伊朗官方媒体随后证实福尔多设施部分区域遭到空袭,但指出事前已完成人员撤离,相关设施并未含有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美军的行动马上让投资市场动荡,有分析指出,若美国持续扩大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市场恐面临油价上涨、通胀上行和风险资产抛售。

截至目前,西德州中质原油(WTI)一周内已上涨约10%;布伦特原油自本月初以来上涨近18%,触及5个月高位。

牛津经济研究院警告,若冲突导致伊朗石油供应中断或霍尔木兹海峡封锁,油价可能升至每桶130美元,美国年末通胀率恐逼近6%。这将冲击消费者信心,并进一步降低美国联储局年内降息的可能性。

分析也指出,尽管地缘风险推升美元短线避险买盘,但若局势扩大至类似伊拉克战争时期的长期干预,美元在中长期恐反转走软。

尽管当前市场反应主要集中在能源板块,标普500指数迄今变动不大,但若事态升级影响供应链与全球经济信心,风险资产仍面临调整压力。

(新闻综合整理自《星洲日报》《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