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杂志18日发表一篇文章显示,2019年底在中国武汉的早期冠状病毒可能是从出售和屠宰野生和家养动物的市场传播给人类的,而世卫公布的第一个冠病“零号病人”,并非未去过华南海鲜市场的男患者,而是一名在该市场工作的女小贩。
冠病疫情爆发两年后,一位著名生物进化学家为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可能是冠病最先开始传播源头的观点提出了新的证据。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生态及生物进化研究所的科学家沃洛贝在《自然》杂志发表的文章中,总结了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武汉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沃洛贝检视各大医学期刊的文章、新闻报道和医院的公开资料,及中国媒体访问两位据信最早受到感染患者的视频,谈及疫情爆发时间点,发现有诸多不吻合之处。
他主张于2019年12月11日出现症状的女小贩与华南海鲜市场的关系,还有最早住院患者与市场的关联,均强烈显示疫情自华南海鲜市场开始,这与今年早些时候世卫和中国调查人员的一份报告相矛盾。
根据那份报告,首例病人是一名41岁的会计,他和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没有任何关系,于2019年12月8日生病。
但沃洛贝说,该会计师的医疗记录显示,他当天去看牙医,处理需要拔出的智齿,但是直到12月16日才出现冠病症状,6天后住院。
沃洛贝得出的结论是,最初发现的有症状感染病例绝大多数都同华南海鲜市场有关,因此这是证明该市场为冠病源头的“强有力证据”。
他表示,由于疫情初期,该海鲜市场即被关闭,被进行了彻底的消毒处理,因此已无法获取来自那一时期的该市场动物样本,因而也就无法提出更为明确的证据。
他说,通过对武汉早期病例传播的区域模型以及对当时患者基因样本的分析,就能够获取有信服力的证据。
沃洛贝指出,半数早期染疫案例的地点和职业都指向该市场是最初的病毒起源点,然后病毒由该市场向外辐射到人口高达1100万的武汉市,因此若说疫情并非始于海鲜市场,就难以解释这种模式。
他说,未来能否有效地阻遏疫情发生,将取决于是否为澄清冠病源头付出足够的努力。
(新闻整理自《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