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济州航空7C2216航班的空难造成179人死亡,只有机尾的一男一女成功获救。这次悲剧让人联想起12年前一项由科学家、航空安全专家和飞行员共同进行的飞机失事实验,最令人意外的是,后排乘客的生还率最高!

据《经济时报》报道,2012年4月27日,一架波音727型飞机在机长吉姆鲍勃斯洛克姆的控制下,从墨西哥墨西卡利起飞,并在一个沙漠地区坠落,机长通过跳伞逃生。

这架载满测试人体模型、科学仪器和摄像机的飞机,被远程控制到预定位置。几分钟后,飞机以每小时255公里(每小时140英里)的速度撞向地面,机身断裂成数块。

该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座位位置对乘客生存机会的影响;研究表明,乘客在空难中的存活率与座位位置密切相关。

前部座位(如头等舱和第1至第7排)面临的危险最大,因坠机时的冲击力可能造成致命伤害。实验中,7A座位上的人体模型在飞机残骸150米处被发现,这样的情形对真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幸存。

相较之下,坐在飞机中部的乘客生还的机会更大,尽管可能会遭受骨折等严重伤害。最令人意外的是,后排乘客的生还率最高!

由于飞机后部在坠毁过程中受损较少,这些乘客大多数仅遭受轻伤或没有受伤。这一发现是基于飞机前部先撞击地面的情境,但也有可能在其他类型的坠机中有所不同。

然而,很多飞机失事事件中,前部通常是最先撞击地面,如最近发生的阿塞拜疆航空公司空难。

 

 

 

 

(整理自《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