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年轻人掀起了“撸鸟”热潮,继撸狗、撸猫、撸鸭子后,鸟类成为新的宠物互动对象,中国多个城市如北京、成都、南京、长沙等地的“鸟咖”应运而生,提供与鹦鹉等鸟类亲密互动的体验,成为年轻人社交和放松的热门去处。此趋势不仅反映了年轻人对个性化消费和情感需求的追求,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都市文化的一部分。
在中国北京的三里屯商圈,不乏“鸟咖”的身影,顾客大多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女性占比较高。调查显示,大约七成顾客没有养鸟经验,他们主要出于好奇前来体验,而不少家庭则带着孩子一起光顾。
普遍而言,鸟咖内有数十只鸟,顾客可以根据个人兴趣与鸟类互动,游客们玩累了可以自行从冰箱取饮品或享受一杯特调咖啡。
鸟咖里的鸟大多是经过人工驯养的“手养鸟”,它们通常不被关在笼子里,而是喜欢与顾客互动,甚至能表演吹口哨、模仿说话或做转圈等动作,部分鸟儿能在主人肩膀上安然出门。
“95后”夏小姐表示,第一次体验鸟咖时感到非常兴奋:“我之前只知道猫咖、狗咖,没想到鸟也能如此亲近人,体验太新奇了。”
另一位“00后”小邱因为家里已有猫咪,无法再养鸟,多次前来鸟咖感受“撸鸟”的乐趣。“鸟咖提供了一个让我放松的空间,在这里我结识了不少爱鸟的新朋友。”
常来鸟咖的小吴家里养了三只鹦鹉,他表示,在这里可以体验不同种类鸟类的互动,分享养鸟心得。
为了保障环境卫生和鸟类安全,鸟咖的负责人表示所有鸟类都经过严格消毒和检疫,顾客进入时需先进行手部消毒。如果顾客带着自己的鸟儿前来,也需提前告知并接受健康检查。部分店铺还会提醒顾客不得做出不友好的行为。
“鸟咖”最为热门的城市之一是四川成都,截至2024年12月23日,中国约有32.9万家宠物相关企业,其中成都的数量达到1.4万家,居全国第三。
尽管猫咖和狗咖依旧是主流,但“鸟咖”如今成为讨论热度最高的宠物咖啡馆,一到周末,许多热门的鸟咖需要排队等候。
“鸟咖”的收费方式普遍类似,多为按人头计费,不限时。例如,北京一家鸟咖周一到周五收费100元人民币(约61令吉),假期则为150元人民币(约92令吉)。
“异宠”咖啡馆崛起:新奇动物吸引猎奇潮流 惟不可忽视关爱动物福祉
随着猫咖和狗咖的普及,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商家开始推出更多“异宠”主题咖啡馆。除了可爱的鸭子、香猪、羊驼、浣熊等动物外,像蜥蜴、树蛙、蜘蛛、刺猬、水豚、孔雀等不常见的动物也陆续入驻。这些新奇的动物吸引了大量顾客,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许多网红店因此成为年轻人打卡的新热点。
然而,也有观点指出,某些以关爱动物为名、但实际忽视动物生物习性的咖啡馆值得反思。消费者在享受这些新兴宠物咖啡馆的同时,应关注动物的福祉与安全,尊重它们的生活习性,确保在提供独特体验的同时,给予动物们必要的关爱与尊重。
第一次“撸鸟”时应注意什么呢?
鸟类的身体结构与猫狗等宠物有所不同,因此在触摸它们时应特别小心。例如,若不懂得正确方式抚摸已经性成熟的鹦鹉,可能会激发其体内荷尔蒙,影响其情感状态。因此,如何正确“撸鸟”成为爱鸟人士必修的课程。
与猫狗不同,鹦鹉更喜欢逆毛被撸。建议爱鸟人士将撸鸟的范围控制在它们的头部、头顶、脸颊、耳朵等部位,而应避免抚摸背部、尾部或翅膀下方(胳肢窝)。
业内人士提醒,鹦鹉通常不会携带狂犬病毒,因此被啄伤或抓伤后无需接种狂犬疫苗,但如果伤口较深且伴有疼痛,应尽快前往医院处理,注射破伤风疫苗。
(报导整理自《中国报》《新快报》《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