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日本东北大学历时10年的大型追踪研究发现,孩童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等萤幕设备超过1小时,不仅学习能力显著下滑,还可能导致大脑多个区域发育迟滞,引发学界与家长关注。

综合媒体报道,这项由脑科学专家川岛隆太教授领导的研究,自2010年起追踪宫城县仙台市约7万名国中小学生,定期检测其生活习惯、学习力,并每3年进行一次核磁共振(MRI)脑部扫描。

结果显示,萤幕使用时间与学习力呈明显负相关;即使孩子每天读书超过2小时,只要使用手机逾3小时,成绩仍低于那些不读书但也不碰手机的同龄人。

结果也发现,一旦萤幕使用时间(包括看电视、玩智能手机与游戏机)超过1小时,孩童学习力就急遽降低,随着时间拉长,不论哪种学科学习力都明显下滑。

“我们推测,手机会影响逻辑思考力、记忆力、专注力、阅读理解力等整体学习能力。”

MRI结果更揭示,萤幕使用时间越长,孩童大脑皮质与白质区域的发育越停滞,部分脑区甚至3年来毫无变化。

研究也推论,手机使用对逻辑思维、记忆、专注与阅读理解力均有抑制作用。

川岛教授强调,只要每日萤幕使用控制在1小时内,孩童的学习能力就没有明显的影响。

他呼吁家长与学校设下明确使用限制,并提醒“成人应以身作则”,避免让孩子误以为长时间使用手机是常态。

(新闻整理自《ETtoday新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