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Page 239 – 988

新闻

Topic image

若没顺应AI年代提升技能 人资部:450万国人或失业!

顺应时代做出改变非常重要,否则迟早会被大环境淘汰! 人力资源部长西华古玛提醒,人工智能已渗透进各行各业,如果国人不提升技能及接受再培训,到了2030年,或多达450万人可能失业。 他说,“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报告”警告,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就业市场衰退,因为多个行业 包括:制造业、医疗保健和客户服务已运用人工智能把工作自动化。 报告还说,50%员工必须再培训以在未来2年保住饭碗,而随著“工业革命4.0”,我们迫切需要把国家劳动力转变为更高技能劳动力,以符合时宜。 (新闻整理自《东方日报》)
Topic image

38.9%国人因生活成本高重组债务 过去9年35岁以下破产青年逾3万人!

你知道吗?我国需要债务重组的人当中,将近40%是因为生活成本太高! 财政部副部长阿未马斯兰引述信贷谘询与债务管理机构(AKPK)数据指出,自2006年成立来直到今年2月,求助AKPK民众中,38.9%人是因为生活费高而无力偿还债务。 除了生活费高,民众无力偿还债务其他原因包括:理财不当(36%)、生意失败(11%)以及 失业、被裁退,家庭经济支柱死亡 、高昂医药费等等因素。 阿未马斯兰也说,参与债务重组计划人当中,以年龄介于30至40岁以下者最多,有将近42%,至于20至30岁以下的年轻人,也占了将近 13%。 另一方面,大马青年无法还清债务而宣告破产情况同样紧张,根据报穷局记录,从2014年至今年5月,我国有超过3万1000名35岁以下青年登记破产。 掌管法律及体制改革事务的首相署副部长蓝卡巴星指出,政府已针对该情况落实几项倡议,包括:债务低于5万令吉的破产人士 可以有条件地脱离穷籍、把申请破产欠债门槛从原有5万令吉调高至10万令吉等,这间接协助降低青年破产率。 (新闻综合整理自《中国报》《东方日报》)
Topic image

RM200爱心青年电子现金今起发放 青少年欢喜分享经过!

政府从今天开始发放的RM200爱心青年电子现金(eBeliaRahmah)受到许多青少年及高等学府学生欢迎,不少人从今早就申领,且喜滋滋在网络分享申领经过! 综合本地媒体报道,不少网民说今早就开始登记领取,并依照程序等待,短短的10分钟就成功拿到了政府发放的200令吉。 不少分享的年轻网民都手,他们很快便领取到电子钱包,不过也有网民分享早上10时后登入不太顺利。 高教部也通过官方社媒提醒青年,别错过这个机会,务必在8月22日之前登记。 首相兼财长安华日前宣布,政府在2023年财政预算案拨款4亿令吉,作为爱心青年电子现金,200万名符合资格青年受惠。 合格青少年可开始向3大电子钱包服务供应商,即Boost、Setel和一触即通电子钱包(Touch’n Go eWallet)的其中一家注册,获得200令吉的一次性电子现金。 这项计划开放给所有今年18至20岁(于2003至2005年出生)青年,或在大马高等学府求学的全职学生。注册期限为6月26日至8月22日。 除了政府提供的200令吉援助,电子钱包供应商也在计划期间,以优惠券、现金返还或奖励积分的形式,提供额外奖励。相关积分及奖励则可在8月31日下线前使用。 eBeliaRahmah详情可浏览https://budget.mof.gov.my/manfaat/faq/ebeliarahmah.html (新闻整理自《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扎希出席活动全程戴墨镜 自曝:“我今早半盲了!”

副首相阿末扎希眼疾未好转,今早出席活动时称“我今早半盲了!” “我要和大家致歉,今早我的眼睛半盲了(Half Blind)。” 阿末扎希在说出上述话语后,大会现场不少民众突感愕然,不过他随后继续致词及发表谈话。 目前暂未知阿末扎希的眼疾是否进一步恶化,他昨天到森美兰州汝来出席嘉年华之乡区关爱活动,也全程戴上墨镜,他当时解释是因为眼睛不适,所以才戴墨镜。     (报导整理自《中国报》)
Topic image

巫统总秘书:陆兆福已告知 火箭不派潘俭伟上阵州选

巫统总秘书阿斯拉夫说,团结政府各政党前天与首相安华会面,各方已同意不会“翻旧账”,这是各政党一起打成的共识。 “为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及专注促进人民福祉的努力,在与首相兼团结政府秘书处主席安华会面时,大家同意不再‘翻旧账’,一起向前迈进。” “(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也表示,行动党承诺继续捍卫团结政府,及组建团结政府时所同意和商定的所有政策,就如国家元首的谕令。” 阿斯拉夫昨晚在脸书发帖说,这包括所签署的2项协定,包括行动党在内的19个政党都同意维护有关伊斯兰教为联邦宗教的地位、马来土著的权益、马来统治者机构和马来文地位的联邦宪法条文。 他指出,只要上述原则得到各方的遵守与尊重,为了人民和国家,巫统将继续支持团结政府。 另外,他也说,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也联络及告知他,行动党不会再委派潘俭伟在来临州选举上阵。     (报导整理自《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女业者穿短裤T恤被开罚单 哥打峇鲁市议会贴被罚照“反击”!

丹州哥打峇鲁服装店女业主在店内穿短裤T恤被指不端庄遭市议会开罚单事件发酵后,哥打峇鲁市议会贴出女业者中罚单的“真正穿着” 反击! 市议会主席罗斯纳兹里回应女业者被执法人员开罚单事件时指出,女业主当时的装扮与贴在脸书上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穿着。 他说,如果该名女业主穿普通的短裤,并没有问题。 “我们看到出现在脸书里照片,她所穿的T恤和短裤,和我们上门去执法时的服装不一样。” 罗斯纳兹里是在接受《星洲日报》追询时,传给该报一张照片,照片里一名女子穿着一件粉色T恤,T恤长度到大腿处,遮住了她所穿的短裤。女子旁边则是一名女执法人员,正在看着一些文件。 当记者询及短裤得多短才算是“不端庄”,以及“2019年哥打峇鲁市议会商业贸易和工业地方政府条例第34(2)(b)条”的具体内容时,他则说,此事会交给市议会秘书去跟进。 (新闻整理自《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店内穿短裤T恤 女业主接市议会罚单

吉兰丹哥打峇鲁一名服装店女业主,因在店内穿短裤及T恤,被指穿着不端庄,而被市议会开罚单! 根据《中国报》报道,李姓业者(35岁)说,哥市议会执法人员于今早向她开出罚单,根据执法员的说法,罚单与穿着有关。 根据有关罚单列出的“罪名”,指非穆斯林业者穿着不端庄(T恤和短裤),遭市议会援引2019年哥打峇鲁市议会商业贸易和工业地方政府条例第34(2)(b)条文开出罚单。女业主表示,店内的顾客以华裔女性为主,开业逾两年,她一直以来都是以T恤配短裤的装扮,今天首次被开罚。 她说,尽管向执法人员求情,但不获通融,执法员在没有警告下,直接开出罚单。 另一方面,吉兰丹中华大会堂会长拿督黄保俊受询时说,吉兰丹是由伊斯兰党执政,虽穿着自由,但彼此要互相尊重,特别是非穆斯林穿着要端庄。 他说,虽然他不赞成业者的穿着,可是市议会理应给予业警告,而非马上开罚单,他表示,会向州政府反映。 (图文自《中国报》)
Topic image

国盟只给凯里一次机会 韩沙:接受与否他决定

国盟主席伸出橄榄枝力邀前巫青团长凯里加入,不过,至今凯里未正面表态,国盟总秘书韩沙再努丁提醒,国盟只给凯里一次机会。 他说,慕尤丁只给一次机会,接受或不接受,就让凯里去决定。 他出席吉兰丹州国盟州选竞选机制推介礼后,针对凯里是否会代表国盟上阵来临州选,如是回应。 韩沙有信心,国盟将在6州选狂胜。 他说,国盟每天都在收集选情分析情报,最新的报告显示,国盟能够守住吉、丹和登州的政权。 “雪州和森州的执政党出现分裂,槟城也撑不了多久。” (整理自《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特别车牌非首相夫人要求 沙州政府秘书:正常作业程序

首相夫人旺阿兹莎官访沙巴,州政府安排了一辆印有“ISTERI YAB PERDANA MENTERI”车牌的官车接送,结果遭土团党青年团团长袁怀绍讽刺,沙巴州政府秘书沙法乌东澄清,这是正常作业程序,并非旺阿兹莎要求! 袁怀绍在脸书上载官车照片写道:“连罗丝玛都输了”。 沙巴州政府秘书沙法乌东今日发文告澄清,有关车牌并不是旺阿兹莎要求设计的,而是沙巴州政府的正常作业程序。 “沙巴州政府的惯例是为到沙巴进行工作和正式访问的首相伉俪、副首相伉俪以及特级贵宾(VVIP)提供车辆接送服务,有关车辆也会挂上印有相关贵宾身分的车牌。” (整理自《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雪希盟国阵竞选机关推介礼临时换海报 安华扎希陆兆福缺席

雪州国盟主席阿兹敏称,在第14届全国大选后,是他提名雪州看守大臣阿米鲁丁出任大臣;对此,阿米鲁丁回应:”我能成为雪州大臣,是因为我在第15届全国大选打败了你!” 雪州国盟及希盟都在昨晚举办活动,备战来临州选。 阿兹敏在活动上透露,公正党最初并没有在第14届全国大选后提名阿米鲁丁为雪州大臣,是他将阿米鲁丁的名字提呈至雪州皇宫,以让后者当选大臣,领导雪州政府。 “确实,他是我的门生。公正党并没有把他的名字交给皇宫。阿米鲁丁,记住,我是提名你的人。” 另外,阿兹敏不排除自己会上阵雪兰莪州选。 面对阿兹敏的“提名论”,阿米鲁丁在雪州希盟和国阵州选竞选机关推介礼上,霸气回呛。 “阿兹敏今日提醒我,当初是他提名我,所以我才能够成为雪州大臣。但,阿敏(阿兹敏),我能成为雪州大臣,是因为我在第15届全国大选打败了你!”另外,昨晚的雪州希盟和国阵竞选机关推介礼,不见希盟主席安华、国阵兼巫统主席阿末扎希及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的身影,推介礼也临时易名。 媒体最初收到的宣传海报,印有安华、阿末扎希及陆兆福头像,后来活动海报于昨早换成了“昌明雪州大型巡回讲座”;而昨晚活动现场的海报又再次更换成主题为“雪州团结政府 #红黄潮”。 (整理自《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