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988
Topic image

Intel新CEO陈立武出生麻坡 美国半导体4大巨头华裔掌舵!

美国晶片大厂英特尔(Intel)任命前董事部成员陈立武出任新CEO,这名新华裔掌舵人是麻坡人,随着陈立武的任命,美国半导体目前的4大巨头公司,都由华人来掌舵,其中2人还生于大马! 65岁的陈立武人事任命是从3月18日起生效,消息在宣布后,英特尔盘后股价大涨约11%;《路透社》报道,陈立武是备受尊敬的半导体业资深人士,长期来被视为英特尔总执行长热门人选之一。 报道称,英特尔董事部去年12月曾与他接洽,以评估他是否有兴趣接受这个职务。 除了陈立武确认出掌英特尔外,美国半导体的3大巨头同样都是华裔当家,分别有: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超微(AMD)CEO苏姿丰,以及博通(Broadcom)总裁兼CEO陈福阳。 陈立武出生于柔佛麻坡,在新加坡长大,曾就读于南洋大学,主修物理学。之后,他前往麻省理工学院(MIT)攻读核工程硕士,随后放弃博士学位,转至三藩市大学取得 MBA。 他曾是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首席执行员,在从事风险投资后,于2004年加入Cadence董事局。2008年他升任为成为Cadence联席首席执行员,2009年正式接任首席执行员。 博通的陈福阳也是大马人,来自槟城,并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士和哈佛商学院企管硕士学位。 陈福阳出生于槟城,持有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并曾在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百事可乐(PepsiCo)等企业担任要职。 此外,他也在去年2月,获社交媒体面子书(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委任为新董事。 在获得任命后,陈立武表明,他将维持前任芯片代工路线,同时,他誓言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陈立武在被任命后,立马会见幕僚前发函给全体同事,大致说明他对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计划;其中包括:努力把英特尔打造成一家顶级代工厂(为外部客户生产芯片业务)。 “随着我们针对未来重塑英特尔之际,这是当下对我们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英特尔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并导致前任总执行长基辛格下台。 陈立武出生于麻坡,是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体公司益华电脑(Cadence Design)前CEO,数年前加入英特尔董事部,以协助英特尔重振。董事部在2023年10月扩大他的业管范围,授权他监督制造业务。 但陈立武与前首席执行员季辛格(Pat Gelsinger)在转亏为盈的策略上发生冲突,于去年8月离开董事部,意见相左之处包括员工规模、代工策略和工作文化。 英特尔曾经是全球半导体业的巨头,近年在制造领域落后台积电等竞争对手,更错过生成式人工智能(AI)浪潮,甚至错失投资OpenAI的机会。去年12月,英特尔宣布季辛格从公司退休。 季辛格曾尝试带领英特尔转型,想要恢复公司在晶片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核心策略是把英特尔打造成一家世界级代工企业,为其他公司制造晶片。然而,代工业务迄今仍持续亏损。 (新闻综合整理自《南洋商报》《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连锁咖啡龙头也“出手”!美星巴克官宣裁员1100人!

全球连锁咖啡龙头也“出手”了!美国星巴克(Starbucks)正式官宣裁员1100人,同时并取消数百个未填补职缺! 综合外媒报道,星巴克此次裁员将影响从事公司支援工作人员,咖啡馆员工、从事烘焙、制造、仓储和配送工作人员,暂不会受到这波裁员潮所牵连。 星巴克总长布莱恩尼可(Brian Niccol)说,此次裁员为了提高运作效率、增强责任感、降低复杂性并推动更好的整合。 尼可表示,被解雇的员工将在美国当地时间25日中午前收到通知,并承诺将提供全面的遣散费来支持受影响的员工。 除了裁员外,星巴克也将关闭数百个无人填补的公开职缺,作为公司整顿一环。 裁员报道一出,星巴克在24日盘中股价一度大涨1.9%,最高触及113.91美元,随后涨幅收敛,收在113.19美元,涨幅1.29%。 (新闻整理自《东方财经》)
Topic image

涨势超越黄金了! 全球咖啡豆价飙至近半世纪来新高!

全球咖啡豆价格持续狂飙,目前已攀升至的47年来半世纪的新高! 咖啡豆在价格在过去这段日子的价格持续走高,在“疯狂”气候变化驱使下导致豆子价格持续的飙涨,阿拉比卡期货价日前创47年的新高,加上精品咖啡的需求推动了咖啡价的攀升,咖啡价格在一年内已飙涨逾80%。 《南洋商报》分析报道就这样形容:咖啡的涨幅,其实比黄金价格的涨势更加疯狂,涨幅已远超黄金。 报道称,国际金价上涨将突破每盎司3100美元(约1万4218令吉)高价之际,事实上,国际咖啡市场正在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风暴。 根据相关统计,咖啡价格在过去一年涨幅超过80%,而同期黄金价格涨幅约40%;在2月11日,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ICE)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突破每磅430美分(约19令吉),创下47年来历史新高,一年涨幅高达1.19倍。 回顾2024年,国际咖啡豆价格持续往上飙升,仅仅一年,美国ICE咖啡期货累计涨幅约70%。 咖啡价格狂飙其实是气候变化所致,豆子出产大国巴西,国内的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咖啡价格从1月20至31日,分别上涨了15.2%和6.2%。 虽然说咖啡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必需品,真正受益的却是国际中盘商,而非主要生产者——中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小农。 《纽约时报》也报道,咖啡价格飙升的原因众多,除了气候变迁,疫情后飙升的运输成本、肥料与劳动力价格上涨及关税战都有影响。 但是,对于依赖咖啡生计的农民而言,高价格并未带来实际收益。 世界咖啡研究组织(World Coffee Research)指出,全球约60%的咖啡产量来自1250万名小农,其中44%生活在世界银行定义的贫困线以下。 《纽时》分析,国际咖啡中盘商才是消费者支付高价的主要受益者,而非咖啡种植者。尽管咖啡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却未见明显增长。 美国食品巨头JM斯马克公司(J.M. Smucker)旗下的咖啡品牌,在2023年8月至10月间销售额上升3%,毛利率达28%;公司高层向投资人表示,已成功将成本上涨的负担转嫁给消费者。 JM斯马克公司执行长马克·斯马克(Mark Smucker)直言:“咖啡是市场上最容易将成本转嫁的商品之一。” 目前,全球咖啡供应量逐步减少,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令产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咖啡种植对水分、温度和日照要求极高,过多的降雨、低温、土壤变化及过度曝晒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新闻综合整理自《南洋商报》)
Topic image

大马音乐领域营收3亿3900万 缔近30年新高纪录

我国在音乐领域的发展日愈蓬勃,2024年更是打破近30年纪录,去年营收缔3亿3900万令吉,创历史新高拒录! 大马唱片业协会(RIM)主席罗斯敏哈欣证实,上述营收突破了1996年本地音乐界创下的3亿1500万令吉的最高收入纪录,同时,营收额也比2023年的3亿400万令吉,增加11.5%。 “此成就是基于数码收入增长了14%,以及本地3家音乐集体管理组织(CMO)的版权费收入增长了7.6%而得益。” 他指出,上述佳绩无疑为本地音乐领域发展注入强心针,而RIM会继续与政府部门联系,透过制定新政策,包括将歌曲与录音版权保护期限,从目前50年延长至国际标准70年,并通过反盗版行动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利益。 “随着人工智能(AI)蓬勃发展,RIM也将正视其发展,保证创作者权益;RIM计划起草新法,在使用受版权保护歌曲,训练AI模型时,须获得版权所有者许可。” (新闻整理自《中国报》)
Topic image

中美关税战开打! 特朗普:我不急跟习近平通话

美中两个世界经济体,新一轮贸易战或将升温! 随着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周二起实施对中国货品加征关税后,中方接连出招回击,除了对原产于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至15%关税,涉及煤炭、天然气、大排量汽车等商品,并且对美国科技巨擘英伟达、谷歌、甚至英特尔出手。 虽然特朗普“悬崖勒马”,决定暂缓对加拿大及墨西哥征收关税30天,然而,美国对中国加征的10%关税,却如期在大马周二下午1时零1分生效。 特朗普称,预计24小时内与中国对话,但警告或将关税提高至10%以上,又形容此举是推动中美贸易关系更加平衡的“第一炮”。 较后,根据《法新社》报道,特朗普周二又在白宫向媒体说,他并不急于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白宫发言人莱维特补充,目前没有“关于何时进行通话的最新消息”。 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生效后,中国也即时祭出反制措施,宣布从2月10日开始,对原产于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共有8类成品;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轻便客货两用车(皮卡)等加征10%关税,共有72类商品。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指,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单边加征关税,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指出,中方已将美方加征关税措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形容美方严重违反世贸规则,性质恶劣,是典型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中国商务部及海关总署同时也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此外,因美国互联网巨头谷歌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开展立案调查。媒体形容,这是反制美国的“组合拳”。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重申,美国不应以芬太尼为借口对其他国家开征关税,这样做对美国亦没有好处。 他说:“我要重申贸易战没有赢家,我希望美国总统应留意自身问题,寻找对他以至全球都有利的解决方法。老实说,我不认为增加关税对美国有利。” 傅聪又称,中国外长王毅本月18日将主持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届时是他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面的好时机。
Topic image

【988放大镜】申请到使用全程线上 什么是虚拟信用卡?

电子支付的快速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无现金社会催生了更多的线上产品与功能,为现代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虚拟信用卡(Virtual Credit Card 简称 VCC)正是新兴的一种支付功能。作为一种全数字化的信用卡,它除了应付消费人对便捷支付的需求外,还具有环保与高度安全的优势。 安联银行信用卡与个人贷款高级副总裁林家兴(David Lim),早前做客《988早点up》时向听众分享,目前热门的虚拟信用卡的功能、安全性、申请流程等优势,让民众对这种新兴支付功能了解更多。 林家兴说,虚拟信用卡是一种全新支付工具,有别于实体信用卡,虚拟信用卡完全在线操作,不再附有塑料制实体卡,通过手机app即可完成支付管理,也符合了环保理念。 “VCC的核心亮点就是动态卡号(Dynamic Card Number),每次支付可生成一个一次性卡号(One-Time Card),该卡号仅在单次交易中有效时间为30分钟,用后自动失效,从根本上来防止卡号泄露和滥用问题。” 他说,VCC每一次的交易,都会生成新卡号,有效防止盗刷风险;即使动态卡号失效,退款仍会通过银行系统绑定到主账户中;倘若用户遗失或更换新手机,旧设备上的卡也会自动失效,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他说,其银行的虚拟信用卡,具备两大功能,分别是一次性卡号(One-Time Card),主要是供不定期消费使用(如买机票、看戏等),至于常用或定期消费的,则建议用订阅卡(Subscription Card),通过订阅卡来还水电费、固定开销及购物等,用户可以自设定充值额度、刷卡次数和有效期。 他说,用户还可自行创建订阅卡来绑定长期使用的订阅服务(如 Netflix、Spotify或Touch&Go电子钱包)等服务app。 林家兴说,目前,该银行的虚拟信用卡,可绑定Google Pay、Samsung Pay 等支付工具,并支持电子钱包充值,只要实体店支持Visa卡,就能使用VCC。该银行未来还计划与Apple Pay结合。 “用户也可通过手机app来自由设定指定或最高消费限额(如300令吉),相关限额也可以随时调整,避免意外消费和过度扣款。” 他说,每次交易都会生成独立的动态卡号,避免被盗刷;即便卡号失效,也可通过银行系统完成退款。 对于申请虚拟信用卡,他表示流程十分简单,不需要到银行柜台办理,完全可以在线上完成。 “民众只需要下载安联银行官方app(allianceonline mobile app),然后根据指示上传身份证照片、自拍照及收入证明(如EPF对账单或薪资单);若无固定收入证明,也可通过定期存款(FD)设定信用额度来申请。” 林家兴表示,银行在收到申请后,会在2、3天完成审批,卡片会直接发送至申请者的手机,用户届时通过app来即时激活就可开始使用。 他说,虚拟信用卡终身免年费,用户仅需支付政府规定每年25令吉服务税(只是主卡)。至于附属卡、一次性卡和订阅卡均无额外费用,也不用缴服务税。 “我们银行的VCC,也为用户提供一些优惠,包括在线购物和电子钱包充值都会享8倍积分奖励,对喜欢网购及爱用电子钱包的消费人非常友好。 他也说,配合农历新年到来,在新年期间用该银行VCC消费单笔满500令吉以上(线上或线下),就可以通过App自行选择长达12个月的零利息分期付款,此优惠会持续至今年杪。 “如果用户现在申请VCC,首次使用一次性卡或订阅卡消费满200令吉以上,还可获 68令吉返现(cash back),优惠至今年3月杪。” 至于每次充值电子钱包要征收的1%服务费,对此,林家兴强调,这是电子钱包营运商要征收,并不是银行向用户征收。 他补充,目前VCC仅支持大马公民申请,不过,该银行有计划今年内推出针对外国工作的申请选项。 林家兴说,虚拟信用卡是电子支付体系的重要创新,未来将逐步支持更多功能,包括拓展机场贵宾厅服务及拓展用户群体的可能性,继续引领环保与高效支付的趋势。 (新闻整理自988早点up)
Topic image

社媒巨头Meta新一轮裁员 约3600人波及!

2025开年,美国社媒巨擘META再次官宣新一轮裁员,而这次掉饭碗的主要是表现不好的5%员工! Meta是在美国当地时间14日宣布,公司将进行新一轮裁员,预计波及公司5%员工,约3600人,主要都是低绩效的员工。 综合《法新社》和《彭博社》报道,Meta总执行长麦克扎克伯在公司内部信中说,决定提高绩效管理标准,并更快地淘汰低绩效员工。 他说,裁员目的是要为表现更出色的员工创造更大发展空间,并非单纯削减成本。 他也在信中说,这次以绩效为基础的裁员,旨在确保公司拥有“最强大人才”,并能“吸引新人才加入”。 不过,却有部分美国媒体认为,Meta裁员是为了应对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即将正式入主白宫的一系列措施中的一项。扎克伯与特朗普之间的关系,曾一度紧张,Meta一度封禁特朗普的脸书和Instagram户头,持续两年。 彭博社称,扎克伯希望能改善和特朗普的关系,近期进行系列调整,还计划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 《华尔街日报》称,扎克伯在近7星期内就与特朗普会面了2次,放弃内容审核措施和多元化举措,批评拜登政府,并赞扬领导力中的男性气质。 Meta上个星期宣布终止平台上的第三方事实核查系统,改用类似于社媒X平台的社群备注(community notes)系统,引起美国总统拜登批评。 (新闻整理自《联合早报》)
Topic image

隆新高铁是否重启有了答案 大马议定推迟待有私企参与!

耗资估计千亿,已停滞多时的吉隆坡-新加坡高铁(HSR)工程是否重启今天有了答案,首相安华说,隆新高铁将推迟重启,直至有私人界参与为止。 安华说,大马对隆新高铁立场就是邀请私人界参与,推迟大型项目,主要是因为政府要先致力解决一些与基础设施、教育和卫生以及贫困问题有关、悬而未决的问题。 安华今日在与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举行双边会谈后,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回应隆新高铁课题时说,政府仍在等待私人界做出一些积极贡献,以便在必要时继续推进。 “我们在扶贫、水灾、基础设施、教育和公共卫生等问题上具有局限性。” 对此,黄循财则说,新加坡正等待大马提出新建议,一切从头开始;很遗憾无法如最初般继续推进,但新加坡愿听取大马的新建议,这就是新加坡的立场。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两国之间加强联系总是有利的。” 早前,新加坡《新海峡时报》报道,隆新高铁工程究竟能否顺利重启,关键始终卡在融资是否到位,资金有限就是这个大型项目的主要挑战。 根据业界的估计,这个项目的成本为1000亿令吉。政府也多次表示,高铁项目必须完全由私人界融资,政府优先考量是减少超过1兆2400万令吉国债。 该报也引述一名接近隆新高铁竞标财团的知情人士指出,去年向中国政府寻求融资的非正式途径没成功,因为,隆新高铁项目预计将面临一定亏损。 知情人士说,即便在中国,唯一可赚钱的高铁干线也只有北京-上海和广州-深圳;其余干线需要政府津贴来支撑高昂成本。 “尽管隆新高铁竞标财团可能筹集200亿令吉前期资金,但金融机构可能不愿意为剩馀的800亿令吉提供融资。” 隆新高铁项目是由前首相纳吉和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2013年提出。双方在2016年12月签署一项具有约束力双边协议,并计划在10年后投入运作。 后来,敦马哈迪领导的新政府2018年上任后,因财务问题决定取消该项目,后来又改为暂时推迟。由于马新终究未能达成共识,导致项目于2021年1月终止,而大马为此须赔偿新加坡。 (新闻综合整理自《星洲日报》《东方日报》)
Topic image

经济专家预测:明年通胀率将加速上升

经济学家预测,由于多项政策实施,我国的整体和核心通胀率明年或会加速上升。 《星报》报道,基于多项政策和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我国明年的通胀率依然会上升,专家概括有主要有5大原因驱使,这包括:RON95汽油补贴、SST范围扩大、公务员加薪、最低工资上涨以及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后,对进口商品征收全面关税的潜在影响。 报道称,因此,经济学家普遍预计明年物价水平将上升,同时也提醒特朗普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外部风险。 报道指出,据上周发布的今年11月通胀数据,整体通胀率同比从10月的1.9%降至1.8%,核心通胀率(不包括波动较大的食品和燃料价格)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在1.8%。这低于市场预期的2.1%。 TA研究指出,由于年末假期和庆祝导致消费增加,12月通胀率可能会有所波动。自2024年2月来,我国整体通胀率基本保持在1.8%至2%的范围内,而国行预计今年和明年整体通胀率将在2%至3.5%之间。 联昌证券也说,特别促销活动和雨季需求可能会在12月持续影响价格走势,而年末假期的需求增加,可能会推高新鲜农产品价格。 肯纳格研究机构也预计,明年中期将会推进的RON95汽油补贴,加上最低工资提高和公务员薪资上调等政策,可能会把通胀率推高至2.7%。 同时,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被用作谈判工具,如果实施短期内可能推高价格;从长期来看,中国出口转向可能对地区经济带来更广泛的通缩效应。 尽管预计明年通胀和经济增长将保持稳定,肯纳格预测国行依然会把隔夜政策利率(OPR)维持在3%;当然,若出现通胀或经济增长意外变化,政策可能会调整。 报道称,整体而言,明年通胀压力预计会因国内和国际因素上升,相关政策和市场的动态变化将成为影响经济表现的关键。 (新闻翻译自《星报》)
Topic image

美员工评选10大最佳薪酬公司 科技巨擘全落榜!

高薪福利又好的高科技公司,一直都是万千白领一族梦寐以求的“神仙公司”,美国最新一项调查出炉,被美国员工投选的“打工天堂”,排在第一的,不是我们“以为的”苹果、英伟达还是微软! 《自由财经》引述《CNBC》报道,美智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数据显示,被员工评为最佳雇主的公司不是英伟达、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而是总部位于俄克拉荷马城的一家人力资源和薪资技术公司Paycom! 根据数据,越来越多人不满自己的薪资,截至今年,29%美国员工直言不满工资,许多人担心收入跟不上生活成本,工资相对于他们所做的工作质量或工作量来说偏低,收入不足以支付账单,或者薪水低于从事类似工作的同事。 根据员工评论网站Comparously第8届年度最佳薪酬公司调查,在过去一年,员工对总薪酬方案(工资、加薪、奖金、福利和股票/股权)评价进行调查,来表彰最佳雇主,调查项目包括:你相信你的报酬公平吗?您对自己福利满意吗?你多久加薪一次?你们公司有年终奖金吗?如果适用,您对您的股票或股权满意吗? 调查结果出炉,大型公司(超过500名员工)前10大,谷歌、Meta、英伟达等高科技公司并都不在榜上;而第一名是总部位于俄克拉荷马城的Paycom。 报道指出,Paycom员工评论指出,薪酬方案中最好的部分,包括公司慷慨的佣金结构、休假和医疗保健福利;而第2名的波士顿顾问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受员工喜爱的是基本工资和福利,至于奖金也相当;排名第3的Adob​​e,员工赞扬公司云端公司无限的PTO,与慷慨福利待遇,另医疗保险也让员工印下深刻印象。 至于第4至第10大公司,依序为提供废弃物收集和处理服务的Waste Connections、提供客户关系管理服务的基于云端的软体公司Salesforce、为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基于云端的企业应用程式Workday、搜寻驱动解决方案平台Elastic、软体供应商Calix、网站建置及电子商务平台Squarespace、支援企业销售、行销和客户服务的客户平台Hubspot。 (新闻整理自《自由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