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来拜年】中国驻马大使欧阳玉靖:大马新春年味重 马中开放期望更美好兔年!
中国驻马大使欧阳玉靖表示,马来西亚的“年味”浓厚,还有一些特有新春传统习俗,更让他留下深刻印象,让他大呼在马来西亚庆祝农历新年多姿多彩!
大使指出,早在出任中国驻马大使前,就曾到来马来西亚出席国际会议达5至6次,当时主要逗留在吉隆坡。
“我对马来西亚留下三个深刻印象,第一这里的食物非常好吃,第二是当然是榴莲,第三则是大马的整体设施良好。”
“这里的气候温度比北京高,但最重要一点是马来西亚人民很热情,无论各种族朋友都很nice,这一切都让我对这个国家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当时被通知前来马来西亚担任驻马大使时,我一顿窃喜,心里很是高兴!”
欧阳玉靖日前接受《988新闻线》独家专访,与听众分享大马与中国新春的传统习俗。
他称,无论在中国或马来西亚,家庭成员身在新春期间,都会赶返家乡与家人团圆,大家相聚一块,烹调及分享美味家乡佳肴,一家团团圆圆最重要。
马来西亚新春期间盛行吃火锅,大使称在中国也流行吃火锅,而在中国北方则一定会吃饺子,家家户户在除夕夜、年初一早午饭都会吃饺子,另外在初五和十五也有吃饺子的习惯。
“最传统的饺子陷料是猪肉大葱,现在则演变成猪肉萝卜丝、猪肉芹菜、牛肉馅、羊肉馅、及虾肉馅加鸡蛋等,纯素馅料也有,非常多样化。”
“我可是我们家包饺子的第一助理,我从小就跟随父母包饺子,小时候学会的功夫,真的是会带在身上一辈子。”
大使对中国各地区的新春美食如数家珍,他提及四川重庆盛行的麻辣火锅,如今这款没事在马来西亚也能吃到了。
“现在马来西亚开设很多四川火锅餐厅,在品尝后,这味道可正宗了,和中国的口味一模一样,完全把川味火锅的精髓带来马来西亚了。”
大使笑称,在马来西亚过新春也有与中国也有不一样之处,那就是气候了,在中国过春节的气温可低了。
“在中国,我去过北方最冰冷的地方,仅有零下55度,而在哈尔滨一般零下20-30度也很平常,也不算太冷了。”
大使坦言,马来西亚过节气氛比中国浓厚,保存的传统习俗也多,其中还有一些他之前较为陌生的新春习俗,如捞生。
“我来到马来西亚接触到捞生,大家围绕在桌子旁,拿着长筷子边捞生边说着祝福语,气氛热络。”
他指出,马来西亚也有吃年糕年饼、送柑橘的特有习惯,在中国的年饼多数是蛋糕甜品,但这里则有各式各样的美味年饼,非常特别!
他称,马来西亚新春的舞狮舞龙表演也很精彩,每次新春参与社团团拜活动,舞狮舞龙肯定少不了,近年来中国的舞狮舞龙表演也渐少了。
另外一项让大使留下深刻印象的二十四节令鼓,每次出席活动观赏二十四节令鼓表演时,非常壮观很有气势,这项优良传统近年来也传至中国广东。
“马来西亚每年春节都会播放新年歌曲,在马来西亚过新年气氛可热闹了!”
询及是否想念中国家乡及习俗时,大使称自16岁起就离开家乡到外地学习,毕业后则在北京工作,所有在家里过节回忆都是16岁以前的事,距离家乡的习俗越来越远,但儿时回忆的新春最甜美,
“我的老家在河南,早在70年代,我们一群孩子们眼巴巴盼望新年来临,因为每逢新年就可以吃很多好吃的,长辈也会给3块至5块的零花钱,这笔数目在那个年代算是非常多了。”
他回忆说,家长忙着准备年菜,家里会吃炸肉、炸丸子,蒸馒头、饺子,一般会准备3至4个凉菜,再加上上8至6热菜。
“在那个没有电视的年代,人们在大年初一凌晨两三点就会放鞭炮,把孩子震醒。”
儿时的回忆都是最美好的,在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大使庆幸自己拥有那么多美好记忆。
“不过在大年初一吃了午饭后,我就觉得沮丧,感叹年就这么快就过了呢?怎么那么快呢?”
虽是这么说,但新春节目仍在持续中,他与家人从初一至初十五都会走访亲戚家拜年,几乎把所有亲戚家都走一遍!
“我母亲曾计算,从初一到十五期间,到来我们家吃饭的客人有150位,这意味每天至少有10人在我们家吃饭!因此大人觉得过春节很累,我们小孩则很欢喜!”
过去三年因疫情关系,新春活动都在线上举办,如今中国与大马皆开放,大使称可趁机参加更多活动,并相信这次过年节目更丰富饱满,可以更好体验马来西亚真正的新年氛围,体验更浓厚的年味!
大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可前往大马更多不同州属的地方,之前因疫情无法跨州关系,他仅到过槟城、马六甲、柔佛及彭亨。
“希望在这之后,我可以接触到大马不同风景,参与各大企业及华社活动,当然也要继续享受更多马来西亚美食!”
“大家过去两年都不容易,如今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我们期望更美好的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