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台北市远东百货内知名的马来西亚素食店“宝林茶室信义A13”爆发疑似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事件,据报道,已有9起病例,其中1人不幸身亡,2人生命垂危;医生指出,可能的致命因素是一种名为“米酵菌酸”的毒素,即使仅有1毫克也足以致命,而多位病患皆提到都食用了炒粿条,这引起人们对一个医学上的症候群的联想,即“炒饭症候群”或称为“Fried rice syndrome”。
截至周二(26日)晚间,这起疑似食物中毒案已累计9名案例,包括医院通报6例,以及民众自行陈情3例,大多数人都有食用“炒粿条”,除了1名男子死亡外,目前还有2人在加护病房以叶克膜急救中。
据联合新闻网报道,一名医生怀疑,一连串案件恐是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所致,只要1毫克毒素可轻易致命,来源自保存不当的米制品如河粉。
由于米酵菌酸非病菌,事后化验粪便可能也无法验出。
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中心主任颜宗海说,粿条、香兰叶都算是常见食物,所以这次的状况确实罕见,但患者死亡与食物中毒原因,都仍有待卫生单位调查。
他说,卫生单位跟医院也会做细菌培养,不宜太快下定论,不过一般食物中毒都是急性肠胃炎,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烧等局部症状。
颜宗海提醒,不管荤食或素食,保存不当都可能污染,所以都需要做好妥善保存,民众到外面用餐,要注意餐厅整洁等卫生状况。
他说明,餐厅业者则要在准备餐点时,将生熟食分开处理,如果食物放置在室温之下,也要尽速吃完,吃不完就要放在冰箱。
台湾卫生福利部资讯处长以及台大医院急诊医学部主治医生李建璋指出,这些病患共同提及食用炒粿条,令人不禁联想到一个医学上的症候群,称为炒饭症候群,“Fried rice syndrome”。
李建璋在脸书发文表示,在过去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多半发生在小吃摊、办桌或者是提供营养午餐的地方,而这次事件却发生在百货公司内的知名餐厅,确实让人感到不安。
他继续指出,导致大规模致死的食物中毒事件主要是由李斯德氏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细菌引起的,最近还有发生米酵菌酸中毒的唐菖蒲伯克氏菌,因此,这次事件很可能是受到这些细菌污染的影响。
李建璋解释道,煮熟的米饭放置在室温超过2小时以上,可能导致一种名为仙人掌杆菌的特殊细菌生长。这种细菌的孢子具有耐热性,即使炒过也无法杀死,一旦食用后在合适的温度下,这些孢子就会萌发并产生症状。最近有报道称,有一名美国女大学生因此丧生。
根据报道,粿条通常是事先煮熟的,需要烹饪时才用大火拌炒,这的确可能引发炒饭症候群。
他强调,这只是个人的鉴别诊断推测,最终还需要进行微生物或毒素检查以证实。
但基于公共卫生预防原则,他提醒民众,即使是煮熟的米饭和淀粉类食物,如果放置在室温下过久,加热后仍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因此,最好立即将过期的米饭放入冰箱,以避免出现炒饭症候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