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988
Topic image

AI浪潮2科技新贵登胡润百富榜 梁文锋身家高过奥特曼!

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今年最大亮点是两位人工智能(AI)新贵,即OpenAI掌门人奥特曼(Sam Altman)和DeepSeek创办人梁文锋双双入榜! 在汹涌的科技浪潮下,AI领域持续加速发展,科技界大腕们个个身家暴涨,39岁的奥特曼目前身家约130亿元(约79.35亿令吉);而40岁的梁文锋,身家高达330亿元(约201.4亿令吉。这也是他第一次上榜。 科技界大佬,53岁的马斯克5年内第四次成为世界首富,拥有3.07兆人民币(1兆8700亿令吉)的财富,增长82%,即1.38兆人民币(8400亿令吉),得益于特朗普当选后特斯拉股价的飙升。 英伟达(Nvidia)总执行长、AI霸主黄仁勋,凭借该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财富大幅激增近两倍,成功突破1000亿美元(约4432亿令吉)大关,达到人民币9350亿元(约5707亿令吉),在全球排名第11。 61岁亚马逊(Amazon)创办人贝索斯以1.94兆元(约1.18兆令吉)位居全球第二富,身家增加了44%。至于40岁的Meta总执行长扎克伯,以1.77兆元(约1.08兆令吉)财富首次跻身世界前三,增长53%。 这是该研究院连续第14年发布全球富豪榜。 中国的部分,字节跳动创办人、42岁的张一鸣,再度取代“瓶装水大王”钟睒睒,成为《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的中国首富。 在这之前,彭博即时富豪榜和《 福布斯》富豪榜皆认证张一鸣为中国首富。 得益于字节跳动因AI业务的势头和前景带来的估值上涨,张一鸣财富达到人民币4350亿元(约2655.2亿令吉),大增76%,即1900亿元(约1159.76亿令吉)。 71岁的钟睒睒,财富较去年缩水13%,以4050亿元(约2472亿令吉)位列中国第2;他在全球排名第24位,较去年下降3位。 腾讯控投的马化腾则超越拼多多黄峥,以3200亿元(约1953.3亿令吉)名列中国第3富。他的财富较去年增长26%,目前在全球名列第31位,上升5位。 宁德时代的曾毓群(57岁)财富较去年增长61%,以2700亿元(约1648亿令吉)位列中国第4,全球第38位,急升27位。 财富增长最快的中国企业家是56岁的雷军,也是今年财富增长最快的企业家之一,他的身家比去年增长114%,达到2200亿元(约1342.9亿令吉),首次进入中国前十大,名列第8。他在全球排名第50位,上升91位。 雷军还压过排在第9位的李嘉诚、李泽钜父子(2100亿元,约1281.8亿令吉)。后者位列中国第9,全球排名第56位,较去年下降10位。 另一方面,根据榜单,纽约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十亿美元企业家之都,有129位,增加了10位,其次是伦敦,有97位;上海超过孟买,首次问鼎亚洲“十亿美金企业家之都”的宝座,有92位,增加了5位,而孟买有90位,减少了2位。 (新闻整理自《中国报》)
Topic image

证券会出手约束“金融网红” 修例后要有准证才能宣导推广!

为了严打“网络假GURU”风气,以及保护普通老百与投资者,证券委员会进一步对宣导股票和各类投资技巧的“导师或网红”的约束,从11月起,有准证才能推广! 《中国报》报道,近年来,越来越多“金融网红”涌现,他们通过分享投资策略、股票建议和财富增长方法,吸引大量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 然而,有关网红的资讯也伴随着风险,包括因自身专业知识不足,未能充分揭露利弊,导致投资者在不完整资讯下投资;也有些网红,引导观众投资目的是增加个人利益。 基于种种情况,证券监督委员出招整治,官宣11月1日开始,凡是通过社推广产品或投资资讯的金融网红(finfluencers),都会受到资本市场产品广告指南所规范及约束。 文告说,金融网红需确保其营销代理,遵守相关指南规范,并且须要对任何不合规行为负责。 证监会也加强对社媒广告的要求,来应对在金融推广中日益增长的作用;而修订后的指南,禁止未经授权的金融网红或企业,在我国投放广告服务。 此外,那些可能未受任何产品发行人或服务提供商聘用,但仍自愿向公众宣传产品或服务的人士,同样为上述法规所钳制。 证监会强调,修订指南旨在确保金融网红在社媒上推广负责任的广告,同时加强保护投资者。 (新闻整理自《中国报》)
Topic image

月薪1700令吉“三不”生存法则 网民:长期坚持能改变生活!

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在有限的收入下生存而烦恼。尤其是对于那些月收入较低的人群,如何在不负债的情况下维持基本生活质量,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近日,一位名为奥妮的网民通过TikTok分享了她的财务管理秘诀,帮助低收入群体找到省钱的智慧,尤其适合单身人士参考。 到底月入1700令吉如何生存?奥妮建议遵循“3不”财务管理原则:不申请贷款、不买新车、不追求“宁愿穷也要有面子”的生活方式,你就能避免成为“欠债族”! 奥妮提到,住房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但对于月薪1700令吉的人来说,整租一整套房子可能不太现实。 她建议选择租房,并将房租控制在400令吉以内,找到更便宜的选择则更有利于节省开支。如果选择整租,可以找室友分担费用;如果能住在父母或亲戚家,更是最理想的节省方式。 对于交通,奥妮指出,虽然汽车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但却可能成为负债的“元凶”。 她建议优先选择摩托车而不是汽车,因为摩托车的使用成本较低。如果所在地区公共交通便利,可以尽量利用公共交通工具。 对于已经有车的人,她建议每月车贷不应超过300令吉,以避免因过高贷款而陷入经济困境。 在饮食开销方面,奥妮强调这是省钱的关键。她建议将每月饮食预算控制在150至200令吉之间,尽量自己做饭,既经济又健康。 如果外出用餐,尽量选择低于7令吉的食物,减少零食、奶茶和咖啡的消费,并将省下的钱存起来。 奥妮还提醒,控制每月的固定支出是避免负债的关键。她建议将电话费预算控制在30至50令吉,避免使用“先买后付”服务。娱乐支出(如电视频道或外出娱乐)每月应控制在100令吉以内。 最重要的是,她建议每月存下100至200令吉作为应急资金,以应对突发情况,避免因缺钱而借贷。 奥妮的分享引发了热议,许多网友认为这些建议非常实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压力下。 有些网友表示,虽然实施这些建议很难,但长期坚持确实能改变生活,也有网友则提到,面对低薪和通货膨胀,他们已经无法再“打肿脸充胖子”,必须学会在有限收入下过上更稳妥的生活。       (报导整理自《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大马租赁市场恢复疫前水平 去年末季月均租金创5年新高

房地产公司居外IQI数据显示,我国租赁市场持续升温,2024年第四季,全国平均租金上涨3.9%,达2052令吉,创下5年来新高。 居外IQI联合创办人兼总执行长卡西夫安萨里发文告说,2020年冠病疫情导致租金大跌,2024年第四季全国平均租金达到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市场正在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在大城市方面,吉隆坡的租金已趋于稳定,平均月租维持在2847令吉,而雪兰莪的租金则略有回升,显示市场正在进入平稳期。 不过,与2023年同期相比,吉隆坡的租金下降10.2%,使2024年成为自2021年以来,首个租金低于年初水平的一年。 无论如何,他说,尽管去年租金下滑,吉隆坡租金仍比疫情低点高出35%。 雪兰莪2024年的平均租金,从第三季1820令吉小幅上升至1839令吉。 (整理自《南洋商报》)
Topic image

调高纳税率保障退休生活 专家建议:EPF雇员15%雇主纳17%

公积金是最稳妥“储蓄投资”,随着公积金稳定的派息利率,以及考虑到让打工仔退休有保障,有专家建议,提高雇主与雇员的公积金缴纳率! Nourven学术研究院副主任阿布苏菲安耶谷博士副教授建议,提高雇员公积金(KWSP)缴纳率,借此增加会员退休储蓄,可确保未来财务保障。 他说,当年冠病疫情期间,公积金缴纳率曾下调,如今是重新调整的时候了,而理想的调整缴纳率幅度是:雇员13%提高至15%,雇主:从15%提高至17%。 他对《马来西亚前锋报》说,这不仅是雇主公平与否问题,而是确保雇员退休后有足够储蓄必要措施。 事实上,国际职工会大马联络委员会(UNI-MLC)2年前就曾建议政府把雇主缴纳率提高至20%,来缓解国人退休储蓄不足窘境。 数据显示,约85%国人因积蓄不够,被迫终身工作以维持生计。 阿布苏菲安耶谷坦言,提高缴纳率可能会减少雇员可支配收入,但他认为,为了长期保障,这很有必要。 “政府目前有‘慈悯促销计划’等措施,民众也可减少非必要开支,比如减少外食,改为在家做饭并携带便当上班。” 他建议,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运营成本,减少开支,并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雇员公积金缴纳,比如减低高管差旅与住宿开支、善用网络线上开会甚至是用省电冷气来降低电费等。 此外,布特拉商学院(PBS)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主任艾哈迈德博士则认为,提高缴纳率,也可作为对表现优异雇员的奖励,从而提升企业生产力和收入。 他说,调整方案应设定最低标准,以确保企业能负担得起。 他还建议,通过提升工作效率,让雇员有机会升职加薪,或寻找薪资更优的工作,从而提高雇员公积金存款额。 (新闻整理自《南洋商报》)
Topic image

Intel新CEO陈立武出生麻坡 美国半导体4大巨头华裔掌舵!

美国晶片大厂英特尔(Intel)任命前董事部成员陈立武出任新CEO,这名新华裔掌舵人是麻坡人,随着陈立武的任命,美国半导体目前的4大巨头公司,都由华人来掌舵,其中2人还生于大马! 65岁的陈立武人事任命是从3月18日起生效,消息在宣布后,英特尔盘后股价大涨约11%;《路透社》报道,陈立武是备受尊敬的半导体业资深人士,长期来被视为英特尔总执行长热门人选之一。 报道称,英特尔董事部去年12月曾与他接洽,以评估他是否有兴趣接受这个职务。 除了陈立武确认出掌英特尔外,美国半导体的3大巨头同样都是华裔当家,分别有: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超微(AMD)CEO苏姿丰,以及博通(Broadcom)总裁兼CEO陈福阳。 陈立武出生于柔佛麻坡,在新加坡长大,曾就读于南洋大学,主修物理学。之后,他前往麻省理工学院(MIT)攻读核工程硕士,随后放弃博士学位,转至三藩市大学取得 MBA。 他曾是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首席执行员,在从事风险投资后,于2004年加入Cadence董事局。2008年他升任为成为Cadence联席首席执行员,2009年正式接任首席执行员。 博通的陈福阳也是大马人,来自槟城,并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士和哈佛商学院企管硕士学位。 陈福阳出生于槟城,持有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并曾在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百事可乐(PepsiCo)等企业担任要职。 此外,他也在去年2月,获社交媒体面子书(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委任为新董事。 在获得任命后,陈立武表明,他将维持前任芯片代工路线,同时,他誓言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陈立武在被任命后,立马会见幕僚前发函给全体同事,大致说明他对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计划;其中包括:努力把英特尔打造成一家顶级代工厂(为外部客户生产芯片业务)。 “随着我们针对未来重塑英特尔之际,这是当下对我们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英特尔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并导致前任总执行长基辛格下台。 陈立武出生于麻坡,是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体公司益华电脑(Cadence Design)前CEO,数年前加入英特尔董事部,以协助英特尔重振。董事部在2023年10月扩大他的业管范围,授权他监督制造业务。 但陈立武与前首席执行员季辛格(Pat Gelsinger)在转亏为盈的策略上发生冲突,于去年8月离开董事部,意见相左之处包括员工规模、代工策略和工作文化。 英特尔曾经是全球半导体业的巨头,近年在制造领域落后台积电等竞争对手,更错过生成式人工智能(AI)浪潮,甚至错失投资OpenAI的机会。去年12月,英特尔宣布季辛格从公司退休。 季辛格曾尝试带领英特尔转型,想要恢复公司在晶片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核心策略是把英特尔打造成一家世界级代工企业,为其他公司制造晶片。然而,代工业务迄今仍持续亏损。 (新闻综合整理自《南洋商报》《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点出理财常犯9大错误 福布斯给你避雷观念!

理财是一门学问,没有正确理财观念和手法,无法为自己增加财富;如何正确理财,回避个人理财常见错误,才是理财之道。 全球知名的商业杂志《福布斯》(Forbes)就挑出9项常犯的错误,并提出如何修正的建议。 1. 没有财务计划 福布斯说,这可能是最可怕的错误,如果没有财务计划,生活中对资金使用将会漫无目的,当面对任何财务出状况时,都只能被动应对。 建议:应制定一个全面财务计划,对自己的收入、支出、储蓄和投资行为进行规划。 2. 过度消费与冲动购物 超支和冲动购物常导致购买非必需、或负担不起物品和服务,并引发债务积累。这些习惯会耗尽储蓄、阻碍财富积累并带来财务压力。 建议:需要提前制定预算,优先保证生活必需品的开支,限额娱乐消费。 3. 没有紧急基金 没有预先存下应对意外开支,例如医疗费、修车费或突然失业等的紧急基金;出现意外开支后需依赖信用卡债务、高利贷或借钱,增加财务负担。 建议:先存下3至6个月生活费,先从每月50至100美元(约220至443令吉)的小额存款开始,然后逐步增加。 4. 过度依赖信用卡 信用卡便利性极易导致冲动消费和超支,还会带来虚假财务安全感,每月仅支付最低还款额,而未还清的余额最终会产生利息,高息债务,长期累积后会变得难以偿还,并损害信用评分。 建议:在还清现有债务前限制对信用卡使用;每月尽量多还款,减少本金和利息负担。 5. 忽视信用评分 较低的信用评分会导致更高的贷款利率,增加数以千计的成本。 建议:定期查看信用报告并纠错,按时还款,保持低信用使用率,避免短期内开太多新帐户。 6. 对退休没有规划 没有规划退休的后果可能就是退休后缺钱、依赖政府福利或不得不继续工作。根据Bipartisan Policy Center一项民调,76%美国人知道要为退休储蓄,但只有不到40%有具体计划。 建议:尽早规划,定期账户存钱,充分利用雇主匹配供款,调整退休计划以应对通胀变化。 7. 忽视保险需求 购买保险常常会被忽视。因为在没用到时,它看似很多余。但没有足够的保险金,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可能导致财务崩溃。 建议:确保自己拥有健康、汽车、房屋保险。根据个人情况购买寿险、残疾保险等。 8. 回避投资或起步太晚 许多人因缺乏知识或害怕亏损而回避投资。延迟投资会使你错过复利增长的机会。忽视投资在通胀情况下会使财富缩水。 建议:学习投资基础,了解股票、债券和基金,以及如何平衡风险与回报等知识。从小额定期投资开始,尝试多元化投资以降低风险。 9. 糟糕的税务规划 许多人因为未充分规划税务,导致税务季出现高额意外开支。缺乏规划可能会错过税务抵扣和抵免,或因未预估税款而面临财务压力。 建议:了解个人税务状况,全年记录收入、支出和抵扣项。定期调整,如增加退休金存款来降低应税收入等。若财务情况和报税复杂,可咨询税务专家优化策略。提前准备能减轻税务压力。 (新闻来源《自由财经》)
Topic image

24名超级亿万富豪身家破3.3兆美元 马斯克领跑全球!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初,全球共有24位“超级亿万富豪”(superbillionaire),他们的总资产高达3.3兆美元(约14.7兆令吉),相当于法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 根据全球财富情报机构Altrata的报告,这些超级富豪的财富占全球所有亿万富翁财富的16%以上。 此最新群体富豪是指那些身家超过500亿美元(约2223亿令吉)的超级亿万富豪,目前全球仅有24人符合这一标准。 其中,16人符合千亿美元富豪的标准,即他们的净资产至少为1000亿美元(约4446亿令吉)。 全球首富马斯克(Elon Musk)以4194亿美元(约1.86兆令吉)的身家稳居超级亿万富豪榜首,他的财富约是堤义明巅峰时期的21倍,约为美国家庭净资产中值的200多万倍。 亚马逊创办人兼现任主席贝佐斯(Jeff Bezos)以2638亿美元(约1.17兆令吉)排名第二;LVMH集团主席兼总执行长阿诺特(Bernard Arnault)以2389亿美元(约1.06兆令吉)排名第三。 除了阿诺特来自法国外,进入前十的超级亿万富豪均来自美国。 此外,三位华裔也跻身超级亿万富豪行列,他们分别是排名第13的辉达创办人兼总执行长黄仁勋(Jensen Huang),净资产为1084亿美元(约4819亿令吉);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以577亿美元(约2565亿令吉)排名第23;印尼华裔企业家彭云鹏(Prajogo Pangestu)以554亿美元(约2463亿令吉)排在第24位。 《福布斯》首次发布亿万富豪榜是在1987年,当时榜单上有140人,总财富为2950亿美元(约1.3兆令吉),全球首富是日本房地产大亨堤义明(Yoshiaki Tsutsumi),他的身家为200亿美元(约889亿令吉)。   全球10大超级亿万富豪 马斯克(4194亿美元,特斯拉) 贝佐斯(2638亿美元,亚马逊) 阿诺特(2389亿美元,LVMH集团) 埃里森(2370亿美元,甲骨文) 扎克伯格(2208亿美元,Meta) 布林(1605亿美元,Alphabet) 鲍尔默(1574亿美元,微软) 巴菲特(1542亿美元,波克夏公司) 詹姆斯沃尔顿(1175亿美元,沃尔玛) 萨缪尔沃尔顿(1144亿美元,沃尔玛)   (报导整理自《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连锁咖啡龙头也“出手”!美星巴克官宣裁员1100人!

全球连锁咖啡龙头也“出手”了!美国星巴克(Starbucks)正式官宣裁员1100人,同时并取消数百个未填补职缺! 综合外媒报道,星巴克此次裁员将影响从事公司支援工作人员,咖啡馆员工、从事烘焙、制造、仓储和配送工作人员,暂不会受到这波裁员潮所牵连。 星巴克总长布莱恩尼可(Brian Niccol)说,此次裁员为了提高运作效率、增强责任感、降低复杂性并推动更好的整合。 尼可表示,被解雇的员工将在美国当地时间25日中午前收到通知,并承诺将提供全面的遣散费来支持受影响的员工。 除了裁员外,星巴克也将关闭数百个无人填补的公开职缺,作为公司整顿一环。 裁员报道一出,星巴克在24日盘中股价一度大涨1.9%,最高触及113.91美元,随后涨幅收敛,收在113.19美元,涨幅1.29%。 (新闻整理自《东方财经》)
Topic image

涨势超越黄金了! 全球咖啡豆价飙至近半世纪来新高!

全球咖啡豆价格持续狂飙,目前已攀升至的47年来半世纪的新高! 咖啡豆在价格在过去这段日子的价格持续走高,在“疯狂”气候变化驱使下导致豆子价格持续的飙涨,阿拉比卡期货价日前创47年的新高,加上精品咖啡的需求推动了咖啡价的攀升,咖啡价格在一年内已飙涨逾80%。 《南洋商报》分析报道就这样形容:咖啡的涨幅,其实比黄金价格的涨势更加疯狂,涨幅已远超黄金。 报道称,国际金价上涨将突破每盎司3100美元(约1万4218令吉)高价之际,事实上,国际咖啡市场正在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风暴。 根据相关统计,咖啡价格在过去一年涨幅超过80%,而同期黄金价格涨幅约40%;在2月11日,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ICE)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突破每磅430美分(约19令吉),创下47年来历史新高,一年涨幅高达1.19倍。 回顾2024年,国际咖啡豆价格持续往上飙升,仅仅一年,美国ICE咖啡期货累计涨幅约70%。 咖啡价格狂飙其实是气候变化所致,豆子出产大国巴西,国内的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咖啡价格从1月20至31日,分别上涨了15.2%和6.2%。 虽然说咖啡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必需品,真正受益的却是国际中盘商,而非主要生产者——中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小农。 《纽约时报》也报道,咖啡价格飙升的原因众多,除了气候变迁,疫情后飙升的运输成本、肥料与劳动力价格上涨及关税战都有影响。 但是,对于依赖咖啡生计的农民而言,高价格并未带来实际收益。 世界咖啡研究组织(World Coffee Research)指出,全球约60%的咖啡产量来自1250万名小农,其中44%生活在世界银行定义的贫困线以下。 《纽时》分析,国际咖啡中盘商才是消费者支付高价的主要受益者,而非咖啡种植者。尽管咖啡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却未见明显增长。 美国食品巨头JM斯马克公司(J.M. Smucker)旗下的咖啡品牌,在2023年8月至10月间销售额上升3%,毛利率达28%;公司高层向投资人表示,已成功将成本上涨的负担转嫁给消费者。 JM斯马克公司执行长马克·斯马克(Mark Smucker)直言:“咖啡是市场上最容易将成本转嫁的商品之一。” 目前,全球咖啡供应量逐步减少,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令产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咖啡种植对水分、温度和日照要求极高,过多的降雨、低温、土壤变化及过度曝晒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新闻综合整理自《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