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预测,由于多项政策实施,我国的整体和核心通胀率明年或会加速上升。

《星报》报道,基于多项政策和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我国明年的通胀率依然会上升,专家概括有主要有5大原因驱使,这包括:RON95汽油补贴、SST范围扩大、公务员加薪、最低工资上涨以及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后,对进口商品征收全面关税的潜在影响。

报道称,因此,经济学家普遍预计明年物价水平将上升,同时也提醒特朗普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外部风险。

报道指出,据上周发布的今年11月通胀数据,整体通胀率同比从10月的1.9%降至1.8%,核心通胀率(不包括波动较大的食品和燃料价格)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在1.8%。这低于市场预期的2.1%。

TA研究指出,由于年末假期和庆祝导致消费增加,12月通胀率可能会有所波动。自2024年2月来,我国整体通胀率基本保持在1.8%至2%的范围内,而国行预计今年和明年整体通胀率将在2%至3.5%之间。

联昌证券也说,特别促销活动和雨季需求可能会在12月持续影响价格走势,而年末假期的需求增加,可能会推高新鲜农产品价格。

肯纳格研究机构也预计,明年中期将会推进的RON95汽油补贴,加上最低工资提高和公务员薪资上调等政策,可能会把通胀率推高至2.7%。

同时,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被用作谈判工具,如果实施短期内可能推高价格;从长期来看,中国出口转向可能对地区经济带来更广泛的通缩效应。

尽管预计明年通胀和经济增长将保持稳定,肯纳格预测国行依然会把隔夜政策利率(OPR)维持在3%;当然,若出现通胀或经济增长意外变化,政策可能会调整。

报道称,整体而言,明年通胀压力预计会因国内和国际因素上升,相关政策和市场的动态变化将成为影响经济表现的关键。

(新闻翻译自《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