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处于关键转折点,贸易政策紧张与不确定性持续冲击市场,我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修至4.1%,低于政府官方预估的4.5%至5.5%。
IMF在最新《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大马2026年GDP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3.8%。同时,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也从原先的3.3%下调至2.8%。
IMF也把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2.8%,比今年1月的预测低0.5个百分点。
IMF强调,美中贸易摩擦升级,加剧全球市场波动,加上制造业持续转移至新兴市场,正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东盟5国(大马、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部分制造业表现虽有起色,但欧日主要经济体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在商品价格方面,预计今年燃料价格将下降7.9%,尽管天然气因气候及地缘因素上涨22.8%,但油价与煤价跌幅达15%以上。
另一方面,我国在3月通胀小幅放缓,年增1.4%也低于预期,这意味着通胀压力趋缓。
根据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显示,按年增长1.4%,低于市场预期的1.6%,也较2月的1.5%略微回落,显示通胀压力趋缓。
统计局指出,3月通胀放缓主要因餐饮住宿、水电燃气等项目涨幅减缓。核心通胀率维持在1.9%,食品饮料通胀率持平于2.5%,外食价格仍维持高位(4.5%),但家庭食品价格温和上涨。
首季整体通胀率为1.5%,低于去年同期及去年末季。各州中,柔佛通胀率最高达2.1%,而纳闽最低,仅0.6%。
与周边国家相比,大马通胀率高于印尼(1.0%)和泰国(0.8%),但仍低于越南(3.1%)与菲律宾(1.8%)。
(新闻综合整理自《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