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肥胖不仅限于测量身体质量指数(BMI)。

国际医学专家提出诊断肥胖新框架,除了测量BMI,也建议结合各种身体脂肪指标,以更准确地诊断肥胖。

由全球56名医学专家组成的临床肥胖委员会,在医学期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发表报告,针对传统肥胖定义和诊断的局限,以及围绕肥胖是否为疾病的争论作出解答。

报告提出多项关于诊断肥胖的新建议,委员会认为,虽然BMI有助于识别健康风险较高的人,但它不是脂肪的直接测量值,不能反映脂肪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也无法提供个人层面的健康和疾病信息。

委员会提出新的肥胖诊断方法,即除了测量BMI外,也应测量体脂或使用至少一项人体测量指标(如腰围、腰臀比或腰身比)等方法,来确认身体脂肪量是否过多。

至于BMI极高(>40 kg/m²)的人群,可被假定为实际存在脂肪过多,无需进一步确认。

另一方面,专家们也提议,根据个人的疾病指标,将肥胖者划分为“临床肥胖”(clinical obesity)或“亚临床肥胖”(pre-clinical obesity)这两种类型。

委员会将临床肥胖,定义为一种慢性的系统性疾病,临床肥胖可导致器官功能减退,或由于身体脂肪量过多,造成日常活动出现问题,这类患者应接受相应管理与治疗。

亚临床肥胖指的是体内脂肪过多,但没有出现患病迹象,器官功能正常,不过,患上临床肥胖及其他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属于肥胖群体。

(整理自《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