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亚型变异株BA.4及BA.5来势汹汹,尽管美国64%新增病例主流株为BA.2.12.1,但专家预估,BA.4与BA.5变异株正崛起,预计夏季末或“称霸”主导疫情,而大家关注焦点在于会否更容易引发重症!
美国NBC环球旗下新闻网《TODAY.com》报道,美国CDC截至11日数据,疫情中占主导地位的BA.2病例占比已下降为14%,取而代之的是增至64%的BA.2.12.1。耶鲁大学公卫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哈恩说,BA.2.12.1影响甚至更大,转换非常快,速度有些出人意料。
BA.4、BA.5目前正要开始爬头,目前病例占8%和13%。哈佛大学公卫学院流行病学副教授、传染病动力学中心联席主任哈纳吉表示,这2种亚型变异株在各地并非以相同速度蔓延,整体看来,在BA.2较不常见的地区,BA.4、BA.5崛起速度更快,这可能是因为BA.2提供了某种程度的保护,或只是感染后短期保护力上升。
哈恩表示,她预计BA.4、BA.5可能会在夏季末“接管”主流病毒株地位,连疫苗追加剂接种普及的葡萄牙也看到BA.5病例激增,并直言对此担忧。
所有专家都认同将来必然出现新变种,而考量到最近几个主要毒株都是Omicron家族,下一个变异株也很有可能是如此。
哈恩说,过去的Alpha、Delta、Omicron(BA.1)与BA.2都是在病毒进入人类社区几个月内开始进化,它们不是彼此衍生的,但我们现今看到的变异株,都是源自Omicron内部衍生出来的,这是一个新现象。
不过,哈恩也提醒,这些亚型变异株彼此并不完全相同,虽然被称为Omicron家族,但仔细观察病毒遗传基因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就像Alpha和Delta病毒一样。
到底BA.4、BA.5是什么?和其他变异株有何差别?播毒力如何?一起来科普吧!
BA.4、BA.5是什么?
BA.4、BA.5今年初首次于南非被发现,属于Omicron变种病毒亚型变种之一,目前开始在欧美流行。至于为何BA.4、BA.5常同时被提起?因为有专家认为,这两种病毒与其他变异株不同,有相似基因突变,似乎是共同传播的,但目前仍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才能确切了解BA.4和BA.5的特性。
BA.4、BA.5的传染力高吗?
尽管BA.4、BA.5尚未在全球掀起大规模感染潮,但有英国研究显示,BA.4、BA.5引起感染人数翻倍只需要4.5天,恐怕更具传染力。
在日本研究团队对仓鼠进行的实验当中,感染BA.4、BA.5的仓鼠体重、血氧明显降低,呼气曲线也比感染BA.2差。不过,依现有研究显示,BA.4及BA.5致重症机率尚无明显较高,但因传染力提高,欧美多国与新加坡、韩国及日本等,皆发现社区感染案例,仍需严密监测。
BA.4、BA.5的症状?
长庚大学新兴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指出,感染BA.4、BA.5的症状与BA.1、BA.2十分雷同,都会出现喉咙痛、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同时也可能有身体疼痛、头痛等情形。
确诊康复后,还会染上BA.4、BA.5吗?
由于冠状病毒的免疫力并非永久,即便之前感染过其他变种病毒,仍可能被BA.4和BA.5再度感染。
专家研究发现,在已接种疫苗和加强免疫人体中,BA.4、BA.5的逃脱抗体机率,是 BA.2的4倍以上。且前两者更容易在人体的肺细胞中复制,并在仓鼠体内会引发更严重疾病。
如何预防感染BA.4、BA.5?
要预防BA.4和BA.5的最佳方式,除了勤洗手、戴口罩,许多医药专家呼吁,尽快施打次世代疫苗。尤其BA.4、BA.5造成的重症率、死亡率仍未知之下,施打疫苗依旧是预防染疫的最佳方式。
各国BA.4、BA.5的流行情形?
最初发现BA.4、BA.5的南非,疫情在5月底达到高峰,平均单日新增约7000例确诊、约50名疫殁者。尽管如今南非疫情稍缓,但病毒却已扩散至全球。
根据世卫6月8日资料指出,目前已超过40个国家分别检出BA.4 及BA.5,且全球发现该二株变异株感染国家及病例数均持续增加,葡萄牙5月确诊人口中有90%都是感染BA.5。
根据美国CDC近期预估,BA.4、BA.5占全美新增病例的13%,虽然尚未成为主流病毒株,但相对5月初仅占1%,已呈现明显增长趋势。英国5月底至6月初统计则发现,感染BA.4案例占确诊人数的12%、BA.5占18%,考量两种病毒的免疫逃脱能力较强,未来发展值得密切关注。
(新闻综合整理自《德国之声》《雅虎新闻》《诗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