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能像吸血鬼一样“捕食”及“吸附”在其他病毒上,来维持生存和自我复制!
英国《独立报》和《每日邮报》综合报道,科学家首次在美国马里兰州和密苏里州土壤样本中,发现到“吸血鬼病毒”(vampire virus),而这个新发现,让科学家深感震惊,因为,这可能成为抗病毒治疗的关键。
报道称,学界在理论层面长期来已知某些病毒会“捕食”其他病毒,这与大多数自我复制的病毒不同;直至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宣布这一消息后,科学家们才首次记录到了“吸血鬼病毒”的存在。
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和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使用显微镜观察两地的土壤样本,发现了“吸血鬼病毒”。
这种噬菌体病毒可以吸附在其他通过土壤传播的病毒上,吸附点位于土传病毒的“脖子”部分,即病毒的蛋白外壳与病毒尾部相连接部分。
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生物学家德卡瓦洛说:“当我看到这情景时,我感觉是‘简直不敢相信’。没有人见过噬菌体或其他病毒附着在另一种病毒上。”
这两种病毒被称为卫星病毒和辅助病毒,它们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互相依赖以生存。大多数卫星病毒具有一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遗传物质的基因,以确保它们将来能够自我复制。
然而,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的研究发现,名为MiniFlayer的卫星噬菌体缺乏这种整合基因,无法直接整合到宿主DNA中,而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依赖MindFlayer辅助,才能进入宿主细胞并自我复制。宿主细胞在分裂时,会复制自身和卫星病毒的DNA。
这是学界已知的第一个不具备整合基因的卫星病毒案例。在50个辅助病毒样本中,有40个与“吸血鬼病毒”发生吸附,吸附率高达80%。
生物学家艾里尔也说,MiniFlayer和MindFlayer长期以来一直共同进化:“卫星病毒一直在与辅助病毒调整自身的基因组,使其更加完善,我认为这已经持续了至少一亿年。”
研究团队指出,这种“吸血鬼病毒”可能导致宿主病毒进入休眠状态。吸血鬼病毒可以杀死感染农作物和牲畜的病毒,也可能杀死对土壤有益的“好病毒”。
该团队最近已完成病毒的分离。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期刊》中。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