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东东莞市政府于周二召开记者会,公布了明代南海卫城墙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东莞在古代广东海防体系和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作为“粤海第一门户”。
当局计划建设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公园,以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表示,南海卫城墙遗址内文化遗存丰富,发掘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出土了明清时期的城墙基址、道路、排水道等设施。遗址还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和生活器物,共360件小件和90箱器物残片。
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在遗址的西部和北部发现的“一号城墙基址”,西城墙北段和北城墙西段已发掘,整体保存较好。
曹劲表示,南海卫遗址的发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对于研究明清海防史、建筑史和社会史具有重要意义。
(报导整理自《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