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挥出“对等关税”重拳,全球经济连锁反应启动,财经专家拆解,特朗普的招并非单一贸易策略,而是要试图重塑全球金融与贸易秩序,来达到美国在全球经济主导地位的最终目的,但是,这个策略未必行得通,或会招致反噬。
特朗普的 “对等关税”政策,不仅在全球引发恐慌性卖压,更可能对全球金融秩序及美国家庭消费结构造成深远影响。专家警告,这场贸易战不仅可能无法“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或将推升物价、削弱美元主导地位,甚至永久伤害美国资本市场。
知名财经评论员、《MarketWatch》专栏作家达斯(Satyajit Das)分析,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是其一整套经济重构蓝图的起点。
“此举不仅针对贸易逆差,更意在掌控美国货币政策、重塑国际金融体系,并迫使他国在经济利益上对美国做出让步。白宫经济顾问米伦(Stephen Miran)所提出的“海湖庄园协议”,即是一例,主张通过关税和汇率施压手段,逼使盟国屈服于美方条件。”
达斯认为,特朗普忽略了此政策风险重重,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短期内,由于部分美国进口产品缺乏替代品,恐将推升物价、引发短缺;长期来说 ,若美国转向本土生产,消费者将面对更高价格与更少选择。
达斯说,在这种思维下,美国对外援助也被“定价”,例如援助乌克兰可能附带获取关键矿产资源的协定,而“保护台湾”的交换条件甚至可能包括获取台积电股权的提议。达斯直言:“这场看似是贸易战,其实是一场新金融秩序的推演。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的影响,已迅速浮现在消费者生活层面。美媒列出4大关键商品类别,预计将出现明显涨价:
1.笔电与平板:
中、越、台是最大供应国,总出口值逾472亿美元。由于零件依赖中国、台湾与越南,库存或撑不过3个月。虽然半导体虽暂时豁免,但特朗普已暗示:“很快也会纳入征税名单。”
2.鞋类产品:
中越去年对美出口达185亿美元,七成进口来自中越,全面涨价几成定局。
3.玩具:
中国制造的玩具占美市场的77%,业界估计中国玩具售价将上涨至少30%。
4.服饰:
主力供应国全部中招,包括中、越、孟、印等。中越输美的服装达140亿美元,其他如孟加拉、印度也难逃26%-49%关税冲击。
根据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指出,零售库存可能在3至4个月内耗尽,涨价潮最快夏末启动。
此外,美国内部也有声音质疑此政策的可持续性。若资本流动受阻、美元国际地位遭动摇,美债市场更因“重组建议”面临技术性违约风险。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虽立意高远,实则在全球经济秩序中掀起层层涟漪。当各国开始寻找替代市场、去美元化步伐加快之际,真正的“赢家”或许还未现身,而“代价”却已悄然登场。
专家认为,这不仅是一场关税攻防战,更是一场全球经济规则的再布局;然而在这场博弈中,美国是否真能独占鳌头,仍有待时间验证。
(新闻综合整理自《联合新闻网》 《ET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