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Page 4 – 988
Topic image

美钢制产品新关税生效 家电产品或涨价!

美国政府宣布,对多种含钢家用电器加征的进口关税经在当地时间正式生效,此举可能进一步推高美国家庭的消费成本。 根据《法新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决定将钢铁和铝的进口关税提高一倍至50%,并扩大适用范围,随后商务部又新增了8种“钢材衍生产品”,将其纳入加征关税范围。 受影响的产品包括冰箱、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炉具、烤箱及食物垃圾处理器等。新关税将依据每项产品中钢材的含量比例进行征收。 这是特朗普继1月重返白宫后,再次强化“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的一部分。他已对大多数进口商品施加10%的基础关税,并对钢铁、铝、汽车实施更高税率。 尽管目前尚未出现全面通胀迹象,但经济学家警告,频繁的关税调整可能抬高企业成本,间接推高物价并拖慢经济增长。 分析指出,部分企业因预期关税而提前大量采购原材料,是目前通胀压力未立即显现的原因之一。 (新闻整理自《东方日报》)
Topic image

泰柬关系持续紧张 泰出手断网控边境限行!

从边境冲突、电话内容泄露纷争、如今,转到了 “打击跨境非法活动”! 泰国和柬埔寨关系恶化,泰国首相佩通坦宣布,全面升级打击 “跨国犯罪” 行动,而且是聚焦在柬埔寨非法活动,比如电话诈骗等等。 佩通坦还援引联合国最新报告称,柬埔寨目前已成为全球网络犯罪活动的重镇之一,严重威胁周边国家的国家安全,相关跨国诈骗活动涉及金额超过6000亿泰铢(780亿令吉)。 报告还指出,柬埔寨国内生产总值中约40%至60%源于电信诈骗、赌博等灰色产业,并长期存在大量洗钱行为。 她说,泰国的行动重点是:严格管控边境、阻止泰国民众到柬埔寨参与赌博等违法活动、暂停非法向柬埔寨提供泰国网络信号。 柬埔寨自然坐不住,批评泰国才是电诈犯罪分子的主要来源地。 首相洪玛耐批评泰国刻意抹黑柬埔寨形象,并要求泰国停止“泼脏水”,不要 将经济手段政治化,否则最终只会自食其果。 (新闻整理自《光华日报》《泰国头条新闻》)
Topic image

美袭伊朗后续震荡 多家航空急撤中东航班!

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后,中东紧张局势迅速升温,全球多家航空公司紧急调整航线,不少纷纷取消中东航班避开原有航线,民航业正密切评估局势,探讨需停飞多久以确保乘客安全。 综合外媒报道,新加坡航空已取消飞往迪拜航班,并表示将依据局势发展持续评估;法荷航空集团(Air France-KLM)同样宣布取消往返迪拜与利雅德的航班;英航也取消往返迪拜和多哈航班,并表示未来几天仍在观察调整。 与此同时,美国航空与联合航空在空袭前就已分别暂停前往卡塔尔和迪拜的航班,显示业者早有戒心。 目前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与以色列等地上空,已在航班追踪平台上出现“大片空白”,显示航空公司纷纷绕道,避开冲突热点。 此前因为俄乌战争,部分空域已关闭,中东航线的航班对欧洲与亚洲之间变得更为重要;但航班追踪网站FlightRadar24显示,中东领空出现大片的空白。 飞安监测平台“Safe Airspace”警告,美国空袭可能让该区域的飞行风险大增,特别是飞弹和无人机攻击已对航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此外,航空公司也担忧,冲突可能导致油价飙升,进而推高航空燃料成本,带来额外营运压力。 (新闻整理自《世界新闻网》)
Topic image

伊朗议会通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动议 美促中阻止伊朗封锁!

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后中东局势持续升温,德黑兰可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动向引起全球关注,加上两艘超大型油轮在进入霍尔木兹海峡后紧急转向,引发市场对地区航运安全的高度关注。 美国国务卿兼国家安全顾问鲁比奥(Marco Rubio)呼吁中国应向伊朗施压,劝阻其采取激进行动,以免冲击全球能源供应与经济稳定。 伊朗官方媒体《新闻电视台》(Press TV)报道,伊朗国会已通过动议,主张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回应;对此,鲁比奥接受福斯新闻专访时强调,该海峡为全球约五分之一石油与天然气运输的关键通道,一旦封锁将引发严重后果。 鲁比奥表示,中国高度依赖霍尔木兹海峡能源进口,若伊朗封锁海峡,将对中国本身构成重创。 “我敦促中国政府传达明确讯息,这将是一场经济自杀式的错误。”目前中国驻美大使馆尚未对此回应。 他补充,美国已做好应对准备,但全球多个仰赖能源进口的国家也应审慎因应,“封锁海峡不仅将升高中东紧张局势,更将对全球市场造成实质冲击。” 另一方面,根据《彭博社》报道,船舶追踪数据显示,“Coswisdom Lake”号与“South Loyalty”号两艘具备运载近200万桶原油能力的油轮,在周日(22日)驶入霍尔木兹海峡后突然掉头,随后朝南行驶,远离波斯湾水域。这一举动被视为美军空袭后油轮改道的首波明显迹象。 分析指出,这两艘空船的突然调头,显示业者担忧装货港口因冲突升级而面临延误,因此选择暂时停留在霍尔木兹海峡外,避免卷入潜在风险。自以色列6月13日空袭伊朗以来,波斯湾内船舶电子设备与定位讯号受到干扰的情况亦日益严重。 与此同时,希腊运输部当天也发布公告,建议相关船只重新评估是否穿越霍尔木兹海峡,并考虑暂时停泊在安全港口,静待局势明朗。 目前,航运市场反应迅速。在美军空袭发生前,基准型油轮运价收益已飙升近90%;周日晚间原油运输衍生品价格亦明显跳涨,显示市场预期冲突可能持续推高运输成本。 霍尔木兹海峡为全球五分之一原油与天然气运输的重要水道,若遭封锁或发生航运干扰,将对全球能源供应链造成显著冲击。 霍尔木兹海峡在哪?为什么重要? 地理位置:连接波斯湾与印度洋,北岸是伊朗,南岸是阿联酋和阿曼。 战略意义:全球约1/5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经此通道。 航道特点: 海峡最窄处只有约34公里。 航道本身很窄(每个方向约3.2公里),易受攻击。 水浅、靠近陆地,易被水雷、导弹、快艇或直升机拦截。 伊朗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吗? 法律上没有权力封锁,若要阻止通行,只能靠军事手段。 可能手段包括:使用快艇骚扰商船;发射导弹或无人机攻击船只;干扰电子讯号,使船只难以导航。 一旦封锁,会怎样? 全球油气价格可能飙涨,能源供应链受扰。 事实上,类似手法曾被胡塞武装使用,在红海的曼德海峡,胡塞武装用类似战术扰乱航运,红海过境船只减少约70%,许多改道非洲南端,导致成本大增。 一旦伊朗这样做,全球能源市场将添增更多不稳定因素,包括美国及其盟国可能军事反击;中国也会可能不满,因为中国是伊朗最大石油买家,也依赖该海峡,而伊朗自己,利益同样受损,包括出口受阻、经济受打击。 (新闻整理自《联合新闻网》《南洋商报》)
Topic image

中东局势紧张联合国忧会失控 市场恐油价冲击通胀!

美军对伊朗3座核设施发动空袭,并动用“碉堡克星”GBU-57钻地炸弹精准轰炸,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关注与警惕,联合国警告及担忧局势可能迅速失控,而全球投资者也评估潜在市场冲击,尤其担忧油价飙升或引发新一轮通胀压力。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对该军事行动表达严重关切,强调这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直接威胁,警告局势恐将失控并引发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灾难。 古特雷斯在社媒X发文:“我对美国今天对伊朗动用武力深感震惊;当前局势有高度失控风险,可能对平民安全、中东地区以及全球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唯一的出路是通过外交,唯一的希望是和平。” 他表示此举令本已紧张的中东局势进一步升温,呼吁所有联合国会员国立即采取行动降温,并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 较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全国演说时指出,美军此举旨在“摧毁伊朗浓缩铀能力,吓阻其构成的核威胁”。他称相关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并强调不会容许伊朗取得核武器。 《以色列时报》及多家媒体报道,遭攻击的设施包括福尔多(Fordo)、纳坦兹(Natanz)与伊斯法罕(Esfahan)三处核据点。伊朗官方媒体随后证实福尔多设施部分区域遭到空袭,但指出事前已完成人员撤离,相关设施并未含有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美军的行动马上让投资市场动荡,有分析指出,若美国持续扩大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市场恐面临油价上涨、通胀上行和风险资产抛售。 截至目前,西德州中质原油(WTI)一周内已上涨约10%;布伦特原油自本月初以来上涨近18%,触及5个月高位。 牛津经济研究院警告,若冲突导致伊朗石油供应中断或霍尔木兹海峡封锁,油价可能升至每桶130美元,美国年末通胀率恐逼近6%。这将冲击消费者信心,并进一步降低美国联储局年内降息的可能性。 分析也指出,尽管地缘风险推升美元短线避险买盘,但若局势扩大至类似伊拉克战争时期的长期干预,美元在中长期恐反转走软。 尽管当前市场反应主要集中在能源板块,标普500指数迄今变动不大,但若事态升级影响供应链与全球经济信心,风险资产仍面临调整压力。 (新闻综合整理自《星洲日报》《南洋商报》)
Topic image

特朗普宣布成功轰炸伊朗核设施 伊朗称已预先撤离无辐射外泄

美国总统特朗普说,美军成功轰炸伊朗3处核设施,目标是摧毁伊朗浓缩铀能力;同时,伊朗承认,福尔多核设施部分区域遭“敌方空袭”! 特朗普在当地时间21日晚在白宫发表全国演说,美军已成功轰炸伊朗3处关键核设施,包括位于地底深处的福尔多(Fordo)、纳坦兹(Natanz)与伊斯法罕(Esfahan),以“摧毁伊朗的浓缩铀能力并阻止核威胁”。 特朗普在演讲中警告德黑兰政权:“伊朗现在必须选择和平。如果他们不这么做,未来美军能轻松地给予更猛烈的打击,和平与更激烈,两者选一。” “我们的目标是摧毁伊朗的核能力,并吓阻全球最大恐怖主义支持国构成的核威胁。”他强调,这项军事行动已“彻底摧毁伊朗的核设施”,并呼吁伊朗“实现和平”。 特朗普补充指出,他从早年起便坚定反对伊朗拥核,并誓言“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这场军事打击迅速引起外界高度关注,《法新社》也援引以色列机场管理局消息称,在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后,以色列关闭了领空。 另一方面,外媒引述伊朗塔斯尼姆(Tasnim)通讯社报道,伊朗官员证实福尔多核设施部分区域遭“敌方空袭”。 (档案图) 同时,伊朗半官方媒体梅尔(Mehr)也引述官员指出,攻击确发生,但相关设施早已提前撤离,暗示损坏程度不大。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则强调,遭袭击的核设施并未存有辐射物质,暗示损毁有限;另有目击者称,纳坦兹与伊斯法罕核设施附近可见攻击痕迹。 (新闻综合整理自《中时新闻网》)
Topic image

否认交棒与解散议会传闻 佩通坦:不辞职不解散国会

泰国首相佩通坦向党内确认不会辞职或解散国会,继续领导政府,应对国家当前面临各种挑战。 泰国首相府发文告,宣布内阁重组及副首相职责调整,为泰党收回内政部,并由副首相巴瑟兼任内政部长。此外,副首相普谭卸下国防部长职务,转任商业部长,副防长纳塔坡升任防长。 值得注意的是,执政联盟第二大成员“泰国人团结建国党”(UTN)党魁皮拉潘虽为副首相,却未在新职责分配中获得新职。 佩通坦指派普谭负责监督内政部、素利亚监督劳工部、巴瑟监督高等教育部。这3人都是为泰党领袖。 泰媒MGR Online也报道,内阁其他关键职位调整包括:瑟林萨任内政部副部长;德伊任内政部副部长;阿塔功任农业与合作社部长;阿努迪任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创新部长;乍都蓬任数字经济与社会部长。 为泰党秘书长素拉翁周六指出,首相佩通坦已经向党内确认将会继续履行职责,全力应对国家面临的各项挑战,绝不退缩、不动摇。 素拉翁强调,外界有关她将在2026年财政预算案通过后辞职或解散国会的传闻,并不正确。 他指出,当前政府专注应对一系列国家性议题,包括泰柬边境局势、“特朗普税”引发的经济冲击等。 首相佩通坦日前也前往泰柬边境视察军队,以提振军心,并修补与军方关系。政府表示,稳定政局与政策延续性对国家改革至关重要,政府将全力推进具有实质成效的政策计划,直至本届任期结束。 (新闻整理自《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录音外泄”持续发酵 佩通坦含泪道歉泰上议院促罢免!

因一段与柬埔寨前首相洪森通话录音外泄引发争议,泰相佩通坦承受来自国内政坛、军方及民间巨大压力,她今天召开发布会含泪道歉,并强调政府与军方团结一致誓走出危机,但上议院已要求罢免她! 随着执政联盟第二大党自豪泰党宣布退盟、8名部长总辞后,佩通坦为平息风波中午亲上火线,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录音属实,并向全国人民及军方表达诚挚歉意。 根据外泄的通话录音内容是佩通坦在与洪森的私人通话中,直言泰国军方“拒听指示”,更称第二军区司令为“疯子”及“政府的敌人”,引发军方强烈不满,并成为政敌攻击焦点。她对洪森使用“叔叔”称呼以及过于温和的态度,也被批评“有失国格”。 “这件事不该发生,对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安,我深感抱歉。” 她解释,该通话是通过私人手机进行的非正式沟通,目的是为营造谈判氛围、争取边境局势缓和,属外交策略之一。她强调,已向军方沟通说明,军方现已理解其立场。 佩通坦语带哽咽表示,政府与军方目标一致,当前局势不容分裂内耗:“国家无法浪费时间于无谓纷争,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全力维护边境和平与国家尊严。” 她也表示,外交部已向柬埔寨驻泰大使递交抗议照会,对录音行为违反国际外交惯例表达强烈不满,并重申任何正式外交沟通必须事前双方同意录音。 她指出,当前边境局势已上升为国家安全威胁,政府将保障边境居民与在柬国民安全。泰方坚定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议,并强调国家主权不容侵犯。 虽然如此,泰国政局动荡已无可避免的持续发酵,泰国上议院政治伦理委员会周四宣布,将向法院及国家反贪委员会提呈请愿书,要求罢免佩通坦,理由是其在边境争议处理上“失责”,尤其是与洪森的“有损国家主权”通话。 反对党与保守势力也借势发难,批评她经验不足、软弱无能,不适合领导国家。 自豪泰党是在昨晚宣布全体退阁,痛批首相“诋毁军方”,并促其为录音事件负全责。 在失去自豪党71席支持后,尽管为泰党仍是最大执政党(占142席),但整个联盟在国会的多数地位已岌岌可危。若泰人团结建国党等盟党相继退出,佩通坦政府将沦为少数派政权,恐难维系。 部分政党已召开紧急会议评估去留,亦不排除重新组阁或提前大选的可能。 而在军方罕见发声明强调“维护民主原则”的背景下,外界更不免猜测,泰国是否将面临又一次军方干政风险。 若佩通坦被逼下台,她将成为继父亲他信、姑姑英叻之后,西那瓦家族第三位遭政变或政治危机中途下台的首相。 (新闻综合整理自《星洲日报》《中国报》)
Topic image

泰国政坛又震!泰自豪党宣布退盟8部长集体辞职!

泰国政坛又在大地震!执政联盟第二大党——泰自豪党,昨晚突然声明正式宣布退出由为泰党主导的执政联盟,并表示该党全体8名正副部长已呈辞,并在今日正式生效! 泰自豪党的退盟决定引爆全国政治热议,导火线疑为一段日前外流的通话录音。这段录音内容显示,首相佩通坦在与柬埔寨首相洪森讨论边境问题时,疑似将争议归咎于泰国军方,甚至指陆军第二军区司令“疯了”,并称军方为政府的“敌人”。 尽管录音曝光后引发争议,佩通坦随后承认对话内容属实,但强调这属于谈判语言策略,并解释与军方之间并无不合。军方随后亦发表声明,表示对首相的解释表示理解。 然而,政局的裂痕早已显现。消息指出,为泰党近日主动挑起内阁改组风波,向泰自豪党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对方在48小时内交出长期掌控的内政部长职位,否则将被排除在新内阁之外。 对此,泰自豪党领袖、也是现任内政部长的阿努霆强硬回应,坚决拒绝交出内政部权力,明确表态:“宁可分道扬镳!” 如今尘埃落定,阿努霆昨天也清空办公室,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今天是我在内政部的最后一天。” 有政坛观察家指出,此举势必动摇目前政府联盟结构,也为泰国政局投下更大变数。 (新闻整理自《世界日报》《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伊朗警告勿干预 特朗普:我还没决定打不打伊朗

随着以色列与伊朗冲突不断升级,美军开始罕见大动作,尽管伊朗精神领袖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勿干预,但特朗普回应,他未决定是否出兵支援以色列,但透露伊朗有意谈判,但指“这可能已太迟,下周是关键!” 特朗普于当地时间周三在白宫出席新旗杆揭幕仪式时受访指出,他已两度召开战情室会议,正与国家安全团队持续评估局势,并称“下周将是决定伊朗命运的关键一周”。 “我可能会做,也可能不会。我的意思是,没人知道我会做什么;我可以告诉你,伊朗遇到很多麻烦,他们想要谈判。” 他也表示伊朗正面对内忧外患,“他们想来白宫谈判”,但他直言当前时机或已错过,“现在和一周前的局势已经截然不同”。 特朗普也证实自己已批准一套针对伊朗的军事打击计划,但尚未下令执行。他表示,正等待德黑兰是否愿意放弃核计划,并称伊朗制造核弹只剩“几周时间”。 他补充,美国是目前唯一拥有“掩体炸弹”,可以摧毁伊朗福尔多核电设施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会动用它”。 不过,他同时承认,国内孤立主义派系对美国介入外国冲突仍有强烈反对声音,他会谨慎权衡。 伊朗方面,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周三在全国演说中,严词拒绝特朗普提出的“无条件投降”要求,并警告美国若军事干预,将面临“无法弥补的损失”。 他强调:“伊朗不会屈服于任何人的强迫。”并在稍早社交平台X上表示:“我们必须对恐怖主义犹太复国主义政权(以色列)做出强烈回应,不会给予任何怜悯。” 根据伊朗卫生部统计,自以色列发动空袭以来,伊朗已有585人丧生,1326人受伤。以色列方面则通报,伊朗反击已造成24人死亡,逾1300人伤。 昨晚,伊朗电视台还在社媒声称,将有“一个让世界记住几个世纪的惊喜”,但未透露详情,引发全球揣测。 当前,以伊冲突已造成严重人命伤亡,并正持续吸引全球关注。特朗普是否出手干预,成为下一阶段局势走向的关键变量。 (新闻综合整理自《东方日报》《央视》《腾讯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