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是华人重要节日,新春期间,多数家庭都准备了丰盛菜肴,大鱼大肉,很多年菜还蕴含吉祥好寓意,但却也造成了浪费。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春节期间,中国每户家庭平均产生近2公斤剩菜剩饭!“做一顿吃三天”成了不少家庭的常态。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年夜饭和春节期间的饭菜丰盛程度,往往被视为对节日的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家人和客人的热情款待。
中国人对春节饭菜讲究丰盛,“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观念深入人心。
过年时,饭菜有剩余,寓意着“年年有余”,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是一种对富足生活的期盼。
但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出发,大量的剩菜剩饭无疑造成了食物资源的浪费,丢弃这些剩余食物,不仅是对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大量食物垃圾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此外,食用剩菜剩饭也不利身体健康,医生提醒,家常菜剩得越久,营养价值越低,食用风险越高。
面对春节期间平均每家近2公斤的剩菜剩饭这一现象,需要在传承传统与适应现代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尊重和传承“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和文化传统,保留春节美食丰盛的特色的同时,也要树立节约意识,避免过度准备食物,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让春节过得更加有意义。
(整理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