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那种惯性用手机滑短视频,一看就是几小时的人吗?别过度沉迷了,否则,可能会被他人形容“你brain rot”喔!
网络流行语“Brain rot”(脑子生锈)获评选为牛津2024年度代表词,反映出当今新世代高度流连网络的生活形态。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从多个候选词中,挑出Brain rot为年度热词。在过去一年内,brain rot一词的使用率激增了230%。
牛津给Brain rot的定义是:一个人因过度浏览网上低质量内容,精神出现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心智衰退。
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brain rot一词最早可追溯到1854年,首次出现在作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著作《瓦尔登湖》(Walden)。
不过,近年来,随着Z时代和阿尔法世代在网上的用法,意思也开始转变。在网络上,通常是一种幽默的自嘲方式。
牛津大学出版社的词典部门总裁格拉斯沃尔说,这个词在社媒中广泛传开,而社交媒体恰是被认为导致“brain rot”的地方,因此“这显示在年轻一代中,出现了一种略带调侃的自我意识,因他们也意识到社交媒体存在有害影响。”
其他候选的热词包括流行词汇包括lore(给热爱故事、喜欢传统文化或对神秘事物感兴趣的人起名)、demure(精致优雅样貌或行为)、romantasy(结合浪漫和奇幻元素)、dynamic pricing(动态定价)和slop(不好吃的食物)。
近年来各界在讨论过度消费这些网络内容可能对心理健康,特别是儿童和年轻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的潜在负面影响。这个词汇尤其是在过去12个月中,具有了新的意义,主要被用来批判社交媒体上的垃圾短影音。
牛津大学出版社表示,评选过程也将网络票选结果纳入考量,在6个入围字词中,“brain rot”一词获得逾3万7000名专家和公众投票选出。
来到21世纪,“brain rot”最早是TikTok上的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和Alpha世代(2010年以后出生的少年儿童)常用的字,意指有些人经常在网上浏览无聊、无内容、看似有点愚蠢的低质素短片和梗图。这个字逐渐由网上用语变成新闻报导等线下对话都会使用。
(新闻整理自《8world新闻网》《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