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提起蛇总是望而生畏,这种冷血动物的攻击性与毒性,加上对它了解不多,让人对蛇更是产生极大的恐惧;然而,在另类宠物圈子里,蛇是很受欢迎的宠物类,一些宠物蛇非但零攻击性,甚至它竟然会“害羞”!

《988早点up》趁着大年初二,邀请了拥有20年养蛇经验的Max儿子Andrew来做客,分享有关蛇类的知识与养殖经验,让更多人了解蛇类的繁殖、饲养方法、我国的养蛇条例、以及蛇的知识误区等,让人茅塞顿开。

Max的儿子,今年只有11岁的Andrew,因为爸爸是养蛇达人,小小年纪的他对蛇是无所畏惧,但他说自己6、7岁的时候很怕蛇,但因为接触多了就克服了恐惧。

Andrew曾被一条金黄色大蛇咬伤,所幸伤口不严重,因蛇咬时并不特别痛,他保持冷静并向父亲求助;如今的他,已完全适应蛇并负责家中的喂养工作,而他自己,更养了一条蛇,因喜欢其温驯性格与独特花纹而选择饲养。

Max指出,养蛇其实需要长期的承诺,如果无信心照顾一生,他不建议轻易尝试。

蛇类繁殖特点:
-蛇分为卵生和胎生两种,而蛇并非全部是卵生。
-80%的蛇是卵生,约20%是胎生。卵生蛇每次可产约20-50颗蛋,但因自然条件影响,并非每颗蛋都能孵化成功,或者顺利生存,健康的小蛇会咬破蛋壳自己出来,若体质较弱咬不破就是死在里面,所以存活率大概是一半。
-养殖家通常会尽量让它生存,所以通过人工孵化,用孵化箱来孵化可提高孵化率,但仍取决于是否受精。

蛇的饲养与法律:

-在我国,蛇类需持有执照才能饲养,毒蛇和被保护物种(如血蟒)是绝对禁止私人饲养。
-在另类宠物市场,基本上许多蛇类都是允许饲养的(特别是小型的宠物蛇),倘若要确定也可以到森林局官方网站查看,或者购买时须确保商家持有野生动物许可证。饲养蛇需申请蛇牌(执照),费用每年更新,一般蛇种大约是5令吉一年。

受欢迎的宠物蛇种类:
-受欢迎的品种包括玉米蛇、奶蛇(小型蛇类)和球蟒(中型蟒蛇)。
-球蟒因性情温驯、不具攻击性,加上被数以百代的人工繁殖没有野性,因此被广泛饲养。其害羞性格会令其蜷成球状以自我保护。

野外与人工环境的差异:
-野生蛇的繁殖成功率较低,主要因温度控制和受精率问题。
-人工繁殖的宠物蛇已失去野性,对人类攻击性极低,仅在受到虐待或威胁时才会反抗。
-部分蛇种的性格非常温和甚至害羞,颠覆了人们对蛇类的传统印象。

宠物蛇的品种与价格:
Max说,最常见的玉米蛇,价格大约从300令吉起跳,高至2000至3000都有;价格差异主要取决于蛇的基因和颜色。例如,普通白化玉米蛇价格在400到500令吉之间,更特别的全白品种可能要600至700令吉;而相对较新的基因品种,如无鳞玉米蛇(Scaleless corn snake),价格可高达2000到3000令吉不等。

无鳞玉米蛇价格高,除了是较新基因品种,在国外市场上很受欢迎。其次在我国这类品种人工繁殖数量还不多,所以价格较高。这种蛇特别之处在于它没鳞片,皮肤非常光滑,看起来像塑胶或硅胶的质感,非常独特。由于这类蛇没鳞片,皮肤也较为脆弱。

”当蛇的眼睛变白或身体颜色变得暗哑时,说明它们要换皮了;这期间不要喂食或频繁接触,给它们一个安静的环境,当它全身会变成透明白,大约10天就完全褪皮了。此外,要确保缸内湿度充足,可以放水碗增加湿度,以帮助蛇顺利褪皮。“

一般上,通常幼蛇每个月会换一次皮,而成年蛇可能每两个月换一次。一年大概会有好几次。

蛇的饮食习惯:
Max慎重提醒养蛇人,一旦喂食后,3天内绝对不要触碰蛇,因为食物未完全消化,若惊扰它们可能会引起呕吐,对蛇的肠胃造成不小的伤害。

大部分地蛇是以老鼠为主食,但树蛇主要则吃鸟类,而水蛇则以鱼和青蛙为食。至于喂食频率,一般是每个星期喂食一次,或者10天一餐;刚出生的幼蛇最好是每周喂一次,而成年蛇可以每10天喂一次都行。

“事实上,当蛇饿了,它们也会向主人释放信息,你会看到它们在缸里活动频繁,比如来回滑动,寻找食物的迹象。这时就可以准备喂食了。”

养蛇达人的养蛇建议:
-在决定养蛇前,先确定自己和家人都能接受,最好不要因一时冲动购买,避免因难以长期照顾而弃养。
-根据蛇的体型选择适合的品种,接受其生长变化。
-如果真的没兴趣或无力继续养,可将其交给专业宠物店或相关单位,而非随意放生;因为,蛇在习惯人工喂养后,放生后可能无法找到食物。
-确保养蛇的环境干净卫生,定期清理蛇排泄物、更换垫材和饮用水(每2天换一次);同时确保环境温度适宜,特别是冷血动物的蛇,更适合稳定的温暖环境(如27-30°C)。
-若是饲养蟒蛇类,居住环境更不建议太冷,适合温度是27至30度。
-如果是被蛇咬伤时,应冷静处理,使用消毒液清理伤口并观察愈合情况;若伤口发炎则需就医。
-大蛇和小蛇绝对不能养在一起,必须分开饲养,避免因体型差异,引发意外伤害或争抢食物,最好是一个饲养箱养一条。

(新闻整理自988早点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