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马汉顺指出,2020年财政预算案教育部特别拨款,总额3亿令吉的国民学校(Sekolah Kebangsaan)维修拨款,校地及建筑物隶属政府的全津华小不在此受惠组别,因此不存在教育部前副部长张念群口中的“500万令吉全津华小”拨款。

他说,特别拨款的受惠单位是国小、国中及宗教国中(SMKA,非教会学校)。

“根据教育部官方文件,截至今年2月14日,已发给国民学校的2亿8300万令吉(90%)当中,受惠学校国小、国中及宗教国中,并没有教育部前副部长张念群口中的“500万令吉全津华小”拨款。

他指出,至于华小组别的5000万令吉特别拨款,教育部已在2020年1月及2月把4200万令吉款项发放给各州教育局,直到3月初,发放的款项为4378万令吉。

马汉顺指出,张念群在声明中辩称全津华小获得的4200万令吉维修拨款是隶属国民学校的3亿令吉特别拨款,具误导性。

“若如同张念群所言,希盟政府时期的财政预算案发给全津华小维修拨款,隶属3亿令吉国民学校的组别的话,张念群去年为何还需要借助外力,让公益金拨出2000万令吉 给全津华小充做维修款项呢?”

他强调,他不要求张念群承认在她任内出现的拨款继漏,但在证据面前无需强掰。

 

马汉顺(左)向华团代表汇报拨款进展。

(图翻摄自《中国报》)

马汉顺今日主持汇报会,由该办公室特别事务官汇报,出席者包括董总、教总、华文理事会、留华同学会及公益金等。

马汉顺也指出,根据希盟政府时期的会议记录,去年11月1日的教育部“内阁后会议”(post-cabinet meeting)改变了华小特别拨款的形式。

他说,教育部在去年11月会议上,通过2020年财案的特别拨款全权交由教育部资产管理组(BPA)处理,而不再由副部长办公室审批华小部分的特别拨款,也不是从教育部发展组(BP)直接汇款给华小董事部的户头。

华小特别拨款机制在过去10年来,是由学校董事部提呈维修工程建议给副部长办公室,再由副部长办公室审核,最后交给发展组(Bahagian Pembangunan)处理,以“OS4800”直接汇款给华 小董事部的户头来进行工程。

他说明,在新发放机制下,学校维修的特别拨款以小型工程形式来发放给州教育局,有需要的学校需向州教育局申请,最后由教育部资产管理组审批,拨款的进展工作必须向部长办公室汇报。

“换言之,去年11月1日的会议议决,2020年财案对华小的特别拨款不是由副部长办公室去决定,是否相等于“架空”了副部长的权力,也“削弱”董事部的功能?”

他指出,他于今年3月17日召开内部会议,与教育部发展组(BP)、资产管理组(BPA)及财政组(U. Kewangan)商议半津华小拨款事宜时,被告知新的发放机制,同时也被告知馀款额仅剩下622万令吉,他当时下令这笔馀额需要保留给半津华小。

他指出,教育部资产管理组在2019年12月9日至12日已批准政府华小拨款申请的4453万8594令吉36仙的拨款,并在今年1月13日开始根据有关名单来发放有关拨款,截至今年2月14日已发放了4200万令吉给华小,受惠的华小为全津华小。

他较后在会议上建议这笔半津华小的拨款需要直接汇入董事部户头,并获得副秘书长的认同。

他将会继续与教育部长沟通,确保接下来所有华小拨款,继续沿用“OS4200”的模式,把特别拨款汇入董事部户头,拟了一 套监督机制来审计董事部的账目与工程进展。

他说,半津华小申请指南在5月5日出炉,并开放申请至5月31日,惟希盟政府的财案拨款已发放超过八成,目前已无法回收,因此今年的半津华小维修款项需要另觅方法,他会努力通过各方面来补贴。

 

(报导整理自《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