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召车车资越来越贵引发民众议论交通部正视,电召车公司Grab今天说,平台并没调整电召车收费价格结构,
电召车价格之所以波动,是因为公司采用动态定价机制,一旦乘客订单比司机多价格就调高,借此鼓励更多司机载客。

Grab也解释,电召车收费价格波动,源自供应及需求导向共3个原因,包括:司机人数减少、新司机人数没相应增加及车流量大增。

该公司今日在声明中说,截至今年5中旬,平台的司机合伙人人数比疫前数量少了70%。在过去两年,该公司很多司机合伙人因疫情及乘客需求锐减而变成不活跃。

“随着SOP松绑,我们发现平台订车量迅速上升,佳节时期更是进一步增长;车流量大增导致交通拥挤,进而造成每趟行程的(时间和燃油)成本增加,同时影响司机载更多客人效率。”

声明说,至于新加入司机合伙人,需达成一定条件才能载客,包括6小时培训、驾驶学院考试、验车、购买保险、整理和提呈文件给相关政府部门处理。

该公司也劝告乘客自我调整,例如提早规划行程及在Grab app内设定“价格通知提示”,一旦价格接下来15分钟内下调,会收到通知提示。

另一方面,交通部长魏家祥指出,供需不平衡及交通堵塞耗时问题,是导致电召车车费上涨两大因素。

他指出,交通部关注并认真看待最近公众对电召车收费高涨投诉,在与电召车经营者会谈后,该部及陆路公共交通机构(APAD)鉴定上述两项导致电召车收费飙升的主要因素,已影响了电召车服务的质量。

他说,这些因素对电召车经营者所采用的票价计算法影响最大,计算法也纳入许多其它因素,包括距离、车流量、天气以及市场的供应和需求,这一系列因素都导致最近车费上涨。

至于票价结构的监管,魏家祥说,共有两种收费,分别是基本收费及附加费,政府目前没有特地监管基本收费,但附加费则不可超过基本收费的两倍,同时考虑到高峰时段的价格及汽油价格。

“政府呼吁所有电召车经营者改善他们与客户沟通管道。我们将继续监管电召车行业,以确保公平公正并避免为消费者带来负担。”

(新闻综合整理自《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