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的不稳定性在过去两年来一直对消费人造成生活压力,而两年来主导通胀食品价格涨幅虽已逐步放缓,但水电费的调涨,让我国2月的通胀率回升。
《南洋商报》报道,2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俗称通胀率)从低谷回升,按年上涨1.8%,高于市场预期,我国在今年1月的通胀率为1.5%。
根据统计局文告指出,2月通胀走高主因是房屋、水电和其他燃料价格(+2.7%)、娱乐服务与文化(+1.6%)、以及交通(+1.2%)。
同时,通胀幅度放缓有餐厅和住宿服务(+2.9%)、保健(+2.2%)、食品与饮料(+1.9%)和教育(+1.5%)。
报道称,《彭博社》此前展开调查,经济学家普遍预测,大马2月通胀率或进一步放缓1.4%;但事与愿违。
“由于新的水费定价机制(TSM)在2月1日开跑,导致大马半岛和纳闽家庭用户水费提升。”
另一方面,大多数的食品与非酒精类饮品通胀都有所放缓的趋势,尤其当月蔬果价格指数更是降低了0.8%。
同时,肉类价格的涨势也降温,只录得0.5%涨幅,比1月1.4%还低。不过,外食价格压力依旧高企,2月报在3.5%,较1月的3.1%高。
按州属区分,绝大多数州属通胀增幅比平均低,惟槟城、彭亨、雪兰莪、玻璃市和砂拉越等五个州属涨幅较高,增幅介于1.9%至2.7%。
大马统计局也强调,相对于其它特定国家,例如越南(4.0%)、菲律宾(3.4%)、美国(3.2%)、韩国(3.1%)、印尼(2.8%),大马的通胀情况相对温和。
“不过,大马2月通胀率仍比中国(0.7%)和泰国(-0.8%)高。”
(新闻整理自《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