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成绩今天放榜,总成绩创下历年最好,超过4万考生中逾90%考获文凭,当中考取4.0满分成绩人数更增加到1266人。
虽然如此,STPM升上大学的录取率,时至今日仍是个棘手的问题,STPM优秀生要进入政府大学热门科系的录取率之低,引发关注也成为朝野焦点。
不仅STPM,早前闹出的的大马教育文凭(SPM)10科A优秀生,若要申请大学预科班但“A-不是A”的争议,同样被诟病。
教育部长法丽娜今天在记者会,回应“自动录取”问题时声明,SPM考到10科A和A+的学生,自动录取进入大学预科班政策维持不变;至于考A-的学生,依然可以通过“绩效评分制”(merit)申请大学预科班。
“我要澄清,教育部从未发表过,任何“A-不是A”,或 “A-不算优秀”的声明。”
另外,法丽娜也声明,就读设在在理科大学(USM)及国立大学(UKM)中六课程的学生,毕业后也不会”自动录取”直升上这两所大学,学生们还是要按照现有程序与考试制度,来申请入学。
教长说,这些中六生在这两所大学里上课,可以使用大学的讲师资源、实验室、各类设施,但不意味着他们念完中六,就会获自动录取进入这两所大学。
最近,《星洲日报》报道获录取进入政府大学热门科学的华裔生人数大减,尤其是STPM考生更是明显,而该报道也引发了两极看法。
先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指报道数据不正确,交通部长陆兆福也要求高教部长公布数据。
据《星洲日报》取得相关数据显示,马大(UM)和国大(UKM)近3年的医学系录取数据:马大华裔医学系生占该系总录取人数的39.71%,国大的数据是30.69%。
但是,高教部的数据,没有分析这些华裔学生被录取的渠道。
《星洲日报》向马大医学系进一步确认华裔生录取数据,匿名消息指出,马大医学系去年录取的新生达200人,其中有73名是华裔生,但仅有1人是STPM考生。
消息也称,自从华裔生可通过大学预科班(Matrikulasi)进入马大医学系以后,中六生进入该系的人数就越来越少,而这问题至少存在10年之久。
针对STPM优秀生进入大学热门科系人数减少一事,马华总会长魏家祥今日在记者会就指出,直接招生系统(SATU)使到STPM生学额遭严重挤压,空有好成绩却无法进入大学;另外,大学中心单位线上系统(UPU)的选遴机制缺乏透明度,特別是对STPM生的录取标准。
他以马大医学系举例,STPM生有UPU系统和SATU系统两种选择,UPU:竞争激烈、名额有限、制度不透明;至于SATU:费用高昂、录取弹性大、监管不足。
他说,SATU学费普遍高于UPU学生,甚至某些科系的学费比私人大学还要高;例如UPU就读医学系,学费大约只是1万5000令吉而已,但是SATU入学的学生,就要支付高达50万令吉。
他说,SATU通道只要符合资格,并能承担高昂学费,即可录取,这将牺牲贫困学生入学的机会。
魏家祥提出数项建议,即政府和马大校方应暂停马大直接招生的录取,也暂缓马大医学系学费调涨;成立独立稽查委员会,审查直接招生收费是否合理,并与其他公立、私立大学进行对比。
另外,董总也发文告说,STPM学生在政府大学录取率骤降,,反映出当前大学录取制度存在严重不公与结构性失衡,因此呼吁内阁介入。
董总要求高教部公布录取数据,杜绝黑箱作业。
(新闻综合整理自《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