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特拉高原天然气输管起火案调查报告出炉,其中一位灾民兼工程师林健文在脸书撰文,对报告没有作出清楚解释而提出质疑。

调查报告显示,气爆主因是管道下方的土壤无法承受其重量与压力,导致管道出现不稳定、泄漏气体所致。

林健文在脸书指出,报告指出,天然气管道下方松软潮湿的泥土无法承受其重量(那就是有泥土被冲走了或者突然间消失了?但报告没解释清楚。),所以造成事发当天的管道实体失效(physical failure)。(这就是结论?)

他说,土地松软造成管道无数次移动,继而产生无数次压力以及管道表面产生疲劳,实验证明过度扭曲是主因。

“这个过程是慢慢累计最后导致天然气泄漏最后燃烧。(这句很重要,慢慢累计,意思就是说其他管道也在慢慢累计。)”

他写道,报告最后总结很有意思,还特地指出不是表面活动造成,而是管道地下的泥土无法承受所造成,不是自然形成,就有方法可以避免。

“精彩了,这就是说,这次不是个案。要是属于个案,意思就是人为或天灾或某些原因造成。把问题归究于地下泥土,意思就是说,只要符合报告里面所有情况的话,它必定会再次发生。”

“逆想思考一下,要是真的如此,那整条天然气管道,目前最安全的就是布特拉高原这一段了,因为已经要替换新管,金属疲劳这一回事,应该是其他相同寿命的管道才应该担心吧!至于地下泥土松软,巴生和沿海地区的天然气管附近要注意。”

“那么,天然气管上面究竟曾发生什么事…没事,都没报告,不懂有没有调查,应该有的(但都没提。)有啦,最后直接否认和上面无关(仿佛有所隐喻),至于为什么和上面无关呢?哦,上面什么都没了,怎么调查,对哦,泥土都没了,也没法调查,所以当然和上面无关。总之,结论是和上面无关啦。(这是报告强烈提醒的)”

林健文在脸书提出2项提问,包括第一、请问其他地方的管道如何确保没有积水,土地松软,金属疲劳以及移动造成过度扭曲的检查与维修?

“第二、目前多久做一次以上所说的检查与维修?”

同时,他也在尾端特别标签2个事项,“我那被砸的房子里还有管道上面的泥土”及“那又是另外一个隐喻了”。

另一方面,和谐花园Amber区居民协会副主席许永忠对报告未有追究任何一方的责任深感失望,并认为应委任一个独立机构对事故展开全面调查,彻查事件根本原因。

许永忠今日发文告指出,调查人员未能厘清造成积水和土壤移动的原因、发生的时间、以及相关迹象,导致整体调查结果内容不完整,且缺乏公正性。

他强调,事故的调查工作应交由一个独立第三方进行更为全面的审视,以查明事件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可行的预防机制,避免此类事件再次上演。

 

(报导整理自《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