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Page 2 – 988
Topic image

“TikTok难民”潮!忧TikTok关闭涌入小红书 外国博主:得学点普通话了!

短视频平台TikTok在美国或面临关闭的风险,近期许多外国博主纷纷转向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助力该平台在1月13日跃升至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首,掀起一股“TikTok难民”热潮! 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在1月19日前剥离TikTok,否则将面临禁令。TikTok在美国约有1.7亿用户,政府指控该平台可能将美国用户的数据交给中国政府,并进行监控。 根据法新社和财联社的报道,由于担心TikTok被禁,许多外国用户开始涌向小红书的国际版RedNote,平台上也出现了“TikTok难民”(TikTok refugees)这一词汇。 部分外国用户在相关话题下发帖,表示希望了解中文平台的网络热词,以便能更好地参与讨论;还有些用户表示希望长时间使用小红书,并建议该平台增加一键翻译功能,以帮助外国用户更轻松地操作界面。 坐拥390万粉丝的TikTok网红Jen Hamilton在一段视频中透露了自己的平台转移计划,并讽刺道:“哦,你们不想让中国人掌握我们的敏感数据?” “我根本不在乎中国拥有我的数据”,并热烈欢迎其他“TikTok难民”加入小红书。 一些美国TikTok用户表示,他们听说小红书与TikTok相似,因此决定选择它。用户名为“allieusyaps”的博主表示,他和其他创作者不会回归Instagram或Facebook,而是选择了小红书。他在帖子中写道:“看,下周我可能就没工作了,但我们得学点普通话了!” 小红书成立于2013年,近年来不断挑战抖音等社交媒体巨头。根据此前的报道,截至2024年7月,小红书的月活跃用户已达到约3亿,且持续增长。 根据PitchBook的数据,小红书在2024年7月完成了一轮由博裕资本和红杉资本集团等投资者参与的融资,估值达到170亿美元,总筹资额超过9亿美元,员工人数超过2000人。       (报导整理自《中国报》)
Topic image

2032年AI可让人停止老化?科学家:人类有望活到500岁!

AI除了颠覆科技,改变世界,还可以延长人类的寿命? 入选《时代》杂志“AI百大影响力人物”的未来学家库兹维(Ray Kurzweil)近日大胆预测,AI在2032年后可以让人类停止老化,且未来AI与人类大脑连结后,可大幅增进人类智力、治疗大部分疾病,让人类寿命有机会延长至500岁。 他乐观认为,2032年后,AI就能让人类停止老化。 库兹维是光学字符识别(OCR)和文字转语音合成技术的先驱,他早在2000年左右提出了“奇点”(Singularity)概念;他认为奇点是AI超越人类智慧并以几何级速度快速发展,而这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将发生于2045年。 这个激进的预测,当时在科学家和其他专家当中引发激烈辩论。 库兹维接受日经亚洲(Nikkei Asia)访问时表示,AI可自行创造更先进的AI,只要人类大脑与AI连结,“我们的智力可增加100万倍”。 他告诉日经亚洲,人类智力可超越头脑的局限,“与云端连结后,可以持续扩张没有止尽”。 库兹维表示,2029年以前,AI就会超越人类的能力,意味他深信科技演进正在进入全新阶段。 库兹维首次发出惊人之语,声称AI将在2029年超越人类时,被外界认为过于乐观。他说,大多数研究人员,包括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都认为,AI“还需要100年”才会超越人类。 不过,库兹维说:“从现在来看,即使是2029年这个预测时间,也被认为保守”。 库兹维指出,当AI超越人类,最大的影响将反映在医疗领域。AI已带动医学领域的科学发现,像是发现有助治疗疾病的蛋白质结构,将为人类“维持健康的能力”带来革命性影响。 库兹维甚至大胆预测,AI未来可让“大多数的人体疾病治愈”,甚至使人停止老化。 他解释:“现在,你每度过1年,就是用掉寿命中的1年。但在AI加速医疗科技进步后,我们每度过1年,将能延长我们的寿命1年;到2032年左右,你就可以回春整整一年,当你用掉寿命中的1年,你将会因为科学进步而年轻1年,所以实际上并不会变老。” 一旦这些技术成真,意味人类将可以有效停止老化。库兹威尔声称,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最终有望活到500岁。 库兹维去年迈入76岁,今年距离他预测的奇点到来还有20年,他期待活着见证AI在日益分裂和混乱的世界中改变人类文明。 他深信人类与AI的结合,世界将变得更好:“我们将由人类与AI的结合体(merger)控制。我认为这比单纯依赖人类更好…我认为我们依靠AI,实际上会比只依赖人类更好”。 (新闻整理自《中央社》)
Topic image

佳节高峰期3类电邮要当心! 谷歌4招让你防网诈!

2025年正在倒数中,圣诞节与新年假期即将到来,谷歌(Google)提醒Gmail用户,年杪是网购、网搜及发送讯息高峰期,更是骇客牟利黄金时机,因此网民要小心! 谷歌说,随着可能上亿人在线上购物、向朋友和家人发送讯息,及花费数小时在网上搜寻等活动,这个时期是骇客最活跃,同时也是网安威胁最大的时候。 谷歌证实,自11月以来,网络威胁大幅增加,攻击程度使“保护收件箱变得比平时更具挑战性”。 谷歌说,Gmail保护功能阻挡大量威胁进入收件箱,但这并能就此放松警惕,通常会在假期季节会出现第二波攻击,攻击者会调整策略并尝试新方法。 除了提醒人们警觉外,谷歌提醒,有3种类型邮件需要用户特别注意。 1.发票诈骗 诈骗者会发送伪造发票邮件。这些邮件通常包含一个电话号码,当消费者拨打电话后,会被引导到假冒客服处,这些人随后会声称有款项拖欠,并试图诈取现金。 2.名人诈骗 谷歌表示,过去一个月中,发现越来越多这类邮件出现在信箱,这些邮件假冒名人本人发出,或宣称某名人推荐某些随机商品。 这些联系看似荒谬,但这类诈骗目的是利用名人相关性建立信任,并用看似“好到不像真的”的伎俩,来诱骗人们上当受骗。 3.恶性敲诈诈骗 在这类诈骗中,受害者会突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其中包含他们的家庭地址详细信息,有时甚至附带住址的照片。邮件随后会发出威胁,声称如果受害者不支付赎金,他们的个人数据将被公开到网络上。 谷歌表示,Gmail在对抗这类诈骗时成功率非常高,但诈骗者非常执着,有时仍会有少数案例成功混入信箱。 若你也是Gmail用户,可遵循以下规则来确保安全: 1.放慢不要急 诈骗通常设计用来制造紧迫感,经常使用像“紧急、立即、停用、未授权”等词汇。花些时间提问并仔细思考,以避免冲动行动。 2.确认资讯 仔细检查邮件细节进行研究。邮件中提到的内容合理吗?发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是否可验证? 3.停止!别回应 没有任何值得信赖的人或机构会要求您立即支付费用或提供个人资料。 4.举报可疑邮件 如果发现可疑邮件,标记为垃圾邮件。不仅能让收件夹更干净,也在帮助全球数十亿人减少受到诈骗影响的可能性。 (新闻整理自《台湾壹苹新闻网》)
Topic image

通过AI强大预测寿命 “死亡时钟”app国际爆红!

网络上最近有一款创新app爆红,通过AI的强大力量来预测寿命,吸引许多网民纷纷下载一探究竟! 《今日商业》(Business Today)报道,这款名为“死亡时钟”(Death Clock)的创新app,近期在国际间起一波热潮。 据了解,该app能利用人工智慧(AI)精准预测寿命,自7月上线来,下载量更突破12.5万其次,可以说是迅速走红。 “死亡时钟”名字听起来还真有点吓人,但经过了解后,这款app并不是要用来“恐吓”网民的,事实上,软件是由让用户了解的“恶魔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从而鼓励用户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来帮助他们延长寿命。 据称,通过AI的预测,这与传统的“平均寿命数”相比,“死亡时钟”的预测方法更为精准。 该应用程序开发团队根据1200项消耗研究、涵盖5300项近期的数据,通过AI分析用户饮食、运动、睡眠和压力等因素来预测寿命。 预测后,App会生成一张“死亡日对应”,对应上有象征死亡的“死神”图案,还有一个倒数计时器,标记用户的“最后时间” ,这种“直面死亡”的设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实,消耗的长短不仅关乎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到规划。许多国家在设计退休金政策时,都仰赖“平均消耗”数据进行财务预测,如果数据不够精准,就可能导致个人肥胖与退休规划不符。 App的开发者弗兰森(Brent Franson)表示,“死亡时钟”能提供更准确消耗预测,不仅会影响个人退休计划,还可能推动政府与保险公司调整相关政策。 金融规划师扎夫斯基布罗夫斯基(Ryan Zabrowski)也指出,如果人们预期自己活得更久,可能会选择存更多的钱或投资高回报的项目,首先改变投资趋势。 (新闻整理自《世界新闻网》)
Topic image

Meta 4社媒集体故障 累计逾17万份宕机报告!

社媒巨头Meta旗下的脸书、IG、Threads及Whatsapp今深夜2时左右再次宕机,全球多地传出灾情,尤其美国当地用户大受影响,出现无法发文、动态载入失败等情形,许多网友叫苦连天。 大部分用户表示无法发布帖子、留言等,少数用户表示仍能浏览帖文,而 Whatsapp则在大约3时开始死机,旅行包括手机应用程序及网页版。 Meta官方推特页面在大马时间凌晨2时48分证实技术问题导致部分用户无法登入Meta旗下app在凌晨6时许问题已获得解决,今早7时后相关社媒都顺利运行,而母公司Meta至今暂未发布故障原因。 根据外国“宕机”追踪网站DownDetector.com数据,美国累积约10万份脸书死机报告,IG则超过7万份。 监测网站Downdetector可见,大马时间12日凌晨起,脸书在全球各地的错误回报次数飙升。大量用户无法使用脸书,页面仅出现一行“我们正在努力尽快解决这个问题”,Messenger也无法传讯;Instagram、Threads则是停在载入画面。至于WhatsApp,也有传出传讯延迟等状况,但部份用户仍能正常使用。 Meta拥有超过30亿用户,社交通讯软件包括脸书、IG、Threads、Messenger及WhatsApp。翻查过去记录,Meta今年3月也发生类似大宕机事故,导致相关软件都不能使用。 专家指出,类似事件可能与服务器过载、更新错误或网络攻击有关,但具体原因仍需脸书官方进一步说明。目前全球用户仍在等待平台消息。 (新闻综合整理自《雅虎新闻》《东方日报》《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WhatsApp将推语音转文字功能 支援中英马来文

WhatsApp即将推出“语音信息转录文字”功能,方便用户在太忙或语音信息太长时,将音信息转录成文字阅读。 根据官网,WhatsApp将在接下来几周内会陆续在全球推出语音转文字功能,并强调转录文字是在使用者装置上产生,因此就连WhatsApp在内的第三方,都无法听到或读取个人讯息。 WhatsApp表示,一开始仅限于特定几种语言,但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扩大适用范围。据了解,Android设备目前仅支援英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和俄文;iOS支援的语言则比较多,iOS 16及更高版本支援英文、中文、西班牙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韩文、葡萄牙文、俄文、土耳其文和阿拉伯文。 iOS 17及更高版本则进一步支援:马来文、丹麦文、芬兰文、希伯来文、挪威文、荷兰文、瑞典文和泰文。 用户可在WhatsApp应用程式内前往“设定”,按“对话”内的“语音信息转录文字”,以开启或关闭转录文字功能,或选择转录文字的语言。 用户将语音信息转录为文字,只需要长按信息,并点击“转录为文字”即可。 (整理自《星洲日报》《东方日报》)
Topic image

再有新型木马病毒肆虐 专攻击银行账户后盗提!

Android手机用户注意! 一款命名“ToxicPanda”的新型木马病毒正兴起,专门攻击用户银行账户然后进行线上窃款。 外媒报道,这款ToxicPanda木马病毒由资安业者Cleafy发现,据悉是从知名木马TgToxic演变而来。 ToxicPanda病毒采用高级手法绕过银行安全防护,随后对目标账户,进行未经授权的提款。 报道称,Cleafy已有超过1500部Android装置遭到入侵,受害者遍布全球多个国家,首先集中在欧洲和拉丁美洲。 根据资安公司发现,目前,ToxicPanda病毒还在开发阶段,尚未在Google Play商店出现,透过自行安装的方式散播,经常伪装成Google Chrome等热门 app,用户防止被骇的最佳方式,就是不要进行侧载操作。 至于ToxicPanda病毒背后攻击者身份,目前尚未能确定,但众多迹象显示可能来自中国,尤其是香港。 专家建议,Android用户应避免安装来路不明的app,只从官方商店下载,并时刻留意银行帐户活动,以防止财物损失。 (新闻整理自《自由时报》)
Topic image

调查:民众对AI信息信任度不一 金融和医疗建议最受怀疑!

市场调查显示,马来西亚每4人中就有3人正在使用人工智能(AI),而10人中有6人相信AI将为未来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这项调查由挪威电信亚洲(Telenor Asia)委托全球网路指数(GWI)进行,共访谈了1004名马来西亚人,主题为“解析数码生活”。 调查结果显示,大马人对AI充满热情,约75%的受访者表示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AI工具。许多人乐观地看待AI在教育等领域的潜力,认为它能为学习提供支持。然而,受访者也对工作保障表示担忧,尤其是年长者对未来工作的安全性更为关注。 调查还指出,超过55%的大马人对人工智能感到兴奋,期待它为生活带来的更多可能性,特别是解决问题、研究和创造的能力。然而,民众对AI生成信息的信任度参差不齐,尤其在金融和医疗建议方面持怀疑态度。 与此同时,大马人积极采取措施提升网络安全,并相信手机的好处大于风险。调查中,70%的受访者认为手机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快速求救的功能是最大好处,此外,导航应用帮助他们避开危险地区、告知亲友位置也是关键因素。 报告指出,对于女性而言,分享位置可增强安全感,而男性则更关注手机提供的网络安全,尤其是在线支付和个人信息保护。97%的受访者至少采取了一种隐私保护措施,66%的人会阅读隐私声明。 尽管使用隐私保护工具非常普遍,但仍有40%的人担心企业如何使用他们的个人数据,而对网络安全的担忧在过去五年保持稳定。大马人普遍意识到AI能带来更智能和安全的生活,约一半受访者希望AI设备能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数据隐私控制。 这反映出民众对隐私的矛盾态度,虽然担忧个人隐私,却不愿放弃追踪技术带来的便利。尽管如此,民众对网络威胁的担忧仍然高涨,尤其是金融诈骗、身份盗用、数据泄露和深度伪造等问题。 有2/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个人数据缺乏控制,75%的人经常担心在线账户的安全性,特别是Z世代最担心“网络钓鱼”诈骗的风险。整体来看,马来西亚人对AI的使用和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显示出在享受科技便利与保护个人隐私之间的微妙平衡。
Topic image

刷两刷很多流量不见了!盘点哪款app最吃手机流量

滑手机已经成了人们的日常习惯,一滑不停分分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网络流量很快就被耗光,对那些不是签“吃到饱”配套的用户来说,难免很有心理负担。 国际eSIM业者Holafly就针对多款手机热门App做实验,整理出“最耗流量”的app名单,为手机用户提个醒,避免搞到没流量。 Holafly是使用2款手机测试,分别是iPhone 15 Pro Max及小米9,并使用同款网路监测软体,测试Business of Apps及YouGov上最受欢迎的App,看使用者滑5分钟后会使用多少网路流量,测试期间会关闭其他程式、WiFi连线,只单独运算受测的App。 根据Holafly的实验调查,多款最受欢迎的手机App中,YouTube就是最耗流量的app,单单是5分钟就要“吃掉”近200MB流量。 看YouTube每5分钟就耗掉193MB,此外,旅游类App如Uber或Google Map的数据用量也很庞大。 第2名是Disney+为150MB;第3名是Uber使用102MB;第4名是Snapchat消耗101MB;第5名Prime Video使用97MB。 排在第六是Google地图,消耗87MB;第7Pinterest使用85MB;第8是TikTok消耗79MB;第9名为Telegram使用70MB;第10名是Instagram消耗69MB。 Holafly表示,虽然YouTube画质不如Netflix或Disney+等串流平台,但YouTube为提升用户看影片的流畅度,设有提前下载影片机制,即使用户还未点开影片,App也会提前下载,使网路流量增加。 除了影音串流平台外,排行第三名的Uber及第六名的Google地图也非常吃流量,原因这些App在使用的过程,会持续下载、更新地图的最新资讯,例如周遭的即时交通资讯等,因此数据的使用量也就相当庞大。 (新闻整理自《世界新闻网》)
Topic image

两大手机一发售马上被狂炒 苹果近万华为三折叠炒近5万!

同一天推介也同一天公开发售的苹果全新iPhone16系列及华为(Huawei)三折叠手机,预售秒空已成功炒高了这两款手机的热度,如今一开售再出现“黄牛炒”,前者被炒到近万令吉,而后者网上竟炒到可买一辆Myvi的价钱! 综合《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的报道,苹果和华为今天开始对外发售的新系列手机反响超热,在吉隆坡,不少苹果迷摸黑三点钟,就已杀到TRX的苹果旗舰店等开门抢买手机。 至于华为,在预购的时候已经被中国用户预订了700万部,而这部全球第一部的三折叠热度真的超高,网络上二手价更是炒出惊人的天价。 iPhone16系列今天起在大马首卖,大批苹果粉丝排队光顾,然而在数小时后网络却开始“高价转让”出售而引来关注。 据《星洲日报》在某网络交易平台查询,发现里面有不少人纷纷“出让”所买下的新机。其中一名卖家在平台上出让iPhone 16 Pro Max 1T手机,标价“9099令吉”,而该款原价是7999令吉。 至于其他iPhone 16系列,也可以在该平台看到,卖价同样高于专卖店,出让价从约上涨400令吉至上千令吉。 不少网民直呼我国的“黄牛市场”夸张,认为转让价实在太高,转手获利如同吸血鬼。 就在苹果粉大骂黄牛价高当儿,华为三折叠在我国的炒价才是让人咋舌,据交易平台上,这部新手机售价被炒高至近4万7000令吉,足以买下一辆Myvi。 华为官方网站是在本月7日开放预购,截止19日预订最后一天,近700万人登记预订,今早10时发售,虽然大马还没有见“机影”,但黄牛价格已经是炒翻天。 《南洋商报》记者在网购平台发现,至少3个卖家正预售这部三折叠,其中16GB+256GB、16GB+512GB及16GB+1TB 3个配置售价,分别被炒至2万6994令吉、3万5949令吉及4万66149令吉,较中国发售价高出1.5倍。 中国的官方售价,分别是:1万9999人民币(约1万1888令吉)、2万1999人民币(约1万3078令吉)及2万3999人民币(约1万4267令吉)。 该报称,一部16GB+512GB可买一辆低配Bezza(3万6580令吉)、一部16GB+1TB更可买下一辆低配Myvi(4万6500令吉)。 该报记者也线上联络卖家,都被告知是“正品”,并是从中国发货,会在4到7天内送到买家手上。 (新闻综合整理自《南洋商报》《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