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Page 2 – 988
Topic image

亚洲最常被忽略美食城市榜 “美食宝藏” 怡保被点名!

“面食天堂”怡保,除了远近驰名的白咖啡,其实怡保还有很多美食,却没被广泛推荐,也因为这样,亚洲最常被忽略美食城市榜单,怡保排在第二! 国内知名网络媒体平台World of Buzz早前引述知名知名杂志的《Tatler》最新榜单资讯时报道,相较於槟城和吉隆坡,怡保或许常被忽略,但对於喜欢慢火细煮与怀旧氛围美食爱好者来说,怡保其实是“美食宝藏”。 亚洲其他上榜的城市包括排在第一的日本福冈丶第三是越南顺化丶第4名菲律宾怡朗丶第5名南韩光州丶第6名台湾花莲丶第7名印尼泗水,及最後入榜的寮国龙坡邦。 报道说,“怡保最出名的莫过於‘怡保白咖啡’,这种以棕榈油人造奶油烘焙的咖啡豆,冲泡出的咖啡口感顺滑香醇,带有独特的甜味与奶香。” 文章也说,美食方面,怡保堪称面食爱好者的天堂;其中最具代表性当属鸡丝河粉,这道以鸡肉和虾汤精心熬制,米粉滑嫩顺口,汤头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还有盐焗鸡,鸡肉经中药腌制後,以岩盐包裹烘烤,肉质鲜嫩多汁。甜点方面,绝不能错过豆腐花,这款细滑香甜的豆制甜品,深受当地人喜爱。” (新闻整理自《中国报》)
Topic image

付钱下载到假安装包 DeepSeek面世2个月涌现3千假网站!

横空降世并且震撼全球的中国超功能免费AI工具DeepSeek年初面世后,短短2个月而已就冒现3000个假网站,导致大量的民众中招,受害人直呼假网站太逼真,根本是防不胜防难! DeepSeek在面世后大受欢迎,结果就有不法分子趁机利用DeepSeek人气,制作假冒的钓鱼网站,两个月已达3000个,很多人不幸中招。 《澎湃新闻》报道,调查发现,有中国消费者在app商店下载DeepSeek,遭遇形似DeepSeek的“李鬼”APP,被“永久会员”坑骗198人民币(122令吉);有人误信所谓“本地部署”话术,支付49人民币(30令吉)后下载到假安装包。 有受害者刘女士说,在网上看到安装DeepSeek诸多好处后,便在搜寻引擎找到许多“正版下载”、“快捷安装”等的“DeepSeek 连结”,她选了其中一个下载,安装时弹出收费视窗,刘女士未有细想便付款。 “网站相似度极高,在下载安装期间,页面上也多次出现“DeepSeek安装”等关键字,直到付费后下载了嵌套软体,才看到写著“Chatbox”,才知道上了当。” DeepSeek已多次发声明,指所有功能免费提供,提醒任何收费专案也是诈骗。唯一正版管道为公司官网及应用商店认证的“DeepSeek-AI人工智慧助手”,开发者资讯可追溯至杭州深度求索公司。 报道指,类似刘女士受骗个案很多,大量网民搜索DeepSeek本地部署后误入山寨网站,损失金额分别为49人民币、59人民币(36令吉)、68人民币(42令吉)不等。统计显示,目前被发现的DeepSeek钓鱼网站已达3000个。 技术专家提醒,本地部署DeepSeek有著电脑硬体和电脑知识的双重门槛,普通用户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本地部署。 所谓本地部署工具,是让AI模型安装到自己的硬件上,有资料隐私性高、不受网络延迟、不受外部平台性能影响等优点。 (新闻整理自《澎湃新闻》)
Topic image

玩史莱姆致皮肤问题 家长受促注意玩具安全

由胶水、硼砂等物质混合的史莱姆(Slime)近年来成为儿童疯玩的玩具,这种看似无害的玩具竟会导致严重皮肤问题! 台湾皮肤科医生黄彦恺在社媒分享一个案例,一名6岁女童因每天长时间玩史莱姆,导致手部发炎红肿、脱皮掉屑,甚至渗出组织液。 他表示,他在未询问病情的情况下,已察觉到女童的皮肤问题与玩史莱姆有关,这已非首宗玩史莱姆导致皮肤问题的病例。 他呼吁家长们,重视玩具安全性,确保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玩耍,避免因玩具质量问题引发健康风险。 根据他分享的一篇皮肤科期刊发表的文章,部分劣质史莱姆玩具中含有硼砂、胶水、色素等化学成分,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红肿、瘙痒,甚至更严重的皮肤问题。 硼砂是一种潜在的有害物质,有研究发现,长期摄入高剂量硼砂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影响,导致食欲下降和营养吸收问题。 文中也提到,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容易受到化学物质的刺激,如果玩史莱姆后出现皮肤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用清水彻底清洗双手,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家长受促,在购买史莱姆玩具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注意查看成分表,避免购买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儿童在玩史莱姆时,建议佩戴手套以减少直接接触,玩耍后立刻洗手。 (整理自《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这3种生鲜食材藏食安风险 严重恐致命

美国食安专家警告,在超市采购生鲜食品时,须提高警惕,有3种食物潜藏食安风险,最严重甚至可能致命。 美国食品化学家、产业顾问布莱恩表示,切片的芒果、哈密瓜与黄梨等,远比一整颗水果,更可能产生大肠杆菌等有害细菌。 “因为具有保护功能的果皮被切开、露出果肉,后者质地潮湿又柔软,是病原体的温床。“ 他也提醒,未经杀菌的生乳含有许多致病微生物,例如大肠杆菌、曲状杆菌、李斯特菌等,不值得冒险饮用。 另外,德拉瓦大学的微生物学教授克尼尔表示,经常出现在沙拉、汤品与三明治里的苜蓿芽,也可能含有危险的病原体,例如大肠杆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因为这种蔬菜复杂的种植过程,使其难以充分杀菌,食用时最好汆烫、彻底煮熟。 (整理自ETtoday)
Topic image

7大职业不怕被AI取代!

人工智能(AI)正在重塑就业市场,一些职业可能将被取代,无论如何,仍有一些特定职业,是无法被AI取代的。 美国财经新闻网站《Money Talks News》整理了7大领域工作,这些职业不容易受到AI的取代: 1.医疗专业人士 医疗保健行业持续成长,对护理专业人员、个人看护、社工等专业人员职位需求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和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使这些职位变得至关重要 2.技术工 电工、技师和建筑工人等职业,需要人工操作技能,而这些技能是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无法轻易取代的,随著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对技术性行业的需求也在增加。 3.教育职位 老师、家教和教育专家需要引导和辅助学生。AI可能可以增强教育,但无法取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指导。 4.心理健康专业人士 随著人们对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谘商、治疗和社工等职业需求扩大,人工智能可以协助提供心理健康资源,但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 5.警察和保安职位 警察、消防员和网路安全专家等,在执行时,需要人类判断和快速决策的关键能力,因此这些职位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 6.创意职业 创意领域如行销、写作等仍然依赖人类的直觉和独创性,人工智能仅可作为辅助,协助设计和内容创作 7.绿色能源工作 随著世界走向永续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职业需求不断扩大,这些职位需要人工操作技能,人工智能无法轻易复制 (整理自《东方日报》|星报示意图)
Topic image

25岁女子每天四杯咖啡 竟导致中度骨质疏松!

中国浙江宁波一名25岁女子因每天喝四杯咖啡,而被诊断为中度骨质疏松! 这名女子小张(化名)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由于工作原因,她常常熬夜、晚睡,并且每天都有喝咖啡的习惯。她一天会喝四杯咖啡,包括早晨的美式、午间的拿铁、傍晚的摩卡以及晚上的馥列白,这样的习惯已经持续了四五年。 日前,小张在弯腰捡衣服时突然发生骨折,朋友将她扶到骨科就医,医生诊断发现她已经患有中度骨质疏松。 经过询问,医生得知小张已有四五年的时间每天平均喝四杯咖啡。经过核磁共振检查,确认她的骨折属于“骨质疏松性压迫性骨折”,且骨质疏松已达到中度。 据《央视新闻》报道,骨科医生宋彦解释称,小张的骨质疏松与她长期大量饮用咖啡密切相关;咖啡中的草酸和咖啡因,特别是草酸,能够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 “过量的咖啡因摄入还会产生轻微的利尿作用,导致尿液中钙的排泄增加。” 宋彦还指出,小张长期熬夜、晚睡,缺乏运动,且由于常常待在室内没有足够的阳光照射,也增加了她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骨质疏松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和停经后的女性。但年轻人如果有不良生活习惯,或者受到某些疾病和药物的影响,也可能出现骨质疏松。” 不过,他认为小张仅仅是弯腰就骨折,类似情况仍属非常罕见。
Topic image

奢侈品牌发夹要价上千 网吐槽:奢侈品不骗穷人

法国知名奢侈品牌巴黎世家(Balenciaga)近期推出一款新品发夹掀起热议,事关这款发夹外观看起来与童年戴的平价发夹相似,但一对发夹的价格竟然高达1650令吉。 《潇湘晨报》报道,巴黎世家近日发布的这款新品“BB发夹”,材质为不銹钢,看起来与普通发夹没两样,唯一特色就是上面印有金色或银色的“BB Balenciaga”标识。 根据巴黎世家官网,这款发夹共有3个颜色,黑色要价1500令吉,粉蓝及粉红色则1650令吉。 由于发夹的设计和材质看似并不足以支撑其高昂售价,产品曝光后引发大批中国网民吐槽:“明明可以直接抢的,却还送你一对发夹”、“奢侈品,不骗穷人”、“这不是小时候5毛钱一对的发夹吗?” (整理自《东方日报》)
Topic image

号称世上首款通用AI DeepSeek后中国再推“Manus”炸场!

DeepSeek平地一声雷“炸翻” 硅谷,中国国产AI大模型团队Monica再发布了全新的,号称它是世界上第一款通用AI智能体的“Manus”,再次掀起科技界的关注! 综合中媒报道,Manus团队通过视频平台Youtube发布宣传片,首次展示“Manus”,并且号称其性能,优于AI产业巨头OpenAI的同类产品。 根据官方介绍:“Manus 是通用的AI代理,它连接思想和行动:它不仅会思考,还会交付结果。Manus 擅长处理工作和生活中各种任务,可以在你休息时完成所有事情。” “简单来说,如果ChatGPT和DeepSeek是聊天机器人,回答你的问题,但Manus就如同生活助理,它可以真的“出手”帮你做很多事。” 中媒称,制作Manus的团队的确是有两把刷子;创始人之一肖弘是一名90后,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这次在Manus官方视频中出镜讲演的季逸超,也是公司“联合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 季逸超也是90后,年少成名,开发的猛犸浏览器曾吸引真格基金投资。19岁的时候,季逸超还登上过《福布斯》中文版封面。 该团队此前的代表作是AI浏览器插件Monica,主打“AI助手”。截至2024年7月,已经有400万用户。 根据季逸超在视频中介绍,Manus与传统AI助手不同,它不仅能提供建议或答案,还能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务成果,是真正自主的AI代理。 “Manus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云端异步运行,即使用户关闭设备,AI也会持续工作,完成后自动提供结果。同时,它还能通过记忆和学习逐步适应用户习惯。” 在实际演示中,Manus展现出多样化的能力,从简历筛选、房地产调研到股票关联度等,都能轻松应对。视频还展示了Manus编写数据可视化程序和搭建互动网站的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用户可以在界面一侧看到Manus的整个思考与执行过程,另一侧则会展示“Manus的电脑”中的所有操作(云端运行)。从演示的视频来看,整体流程很顺畅;不管是解压缩、现编Python还是直接生成Exel表格都很亮眼。 季逸超说,在衡量通用AI助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GAIA测试中,Manus在3个难度级别上均胜过OpenAI的模型。 目前,Manus还并非向所有人开放,想要使用它需要获取邀请码。而邀请码并不易得,也因此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求一个码”。 媒体报道,在3月6日下午1pm,Manus已无法打开登录界面,疑似因为涌入的用户超出负载而造成卡顿,虽然目前西方媒体对Manus的报道没有铺天盖地,但能确定的是,Manus在中国已经火了。 (新闻整理自《凤凰科技》《星岛网》)
Topic image

无处不在的“超加工食品” 悄然无息夺取你的健康!

美食总是让人禁不起诱惑及难以抗拒,很多时候就大快朵颐起来,摄入一些看似美味却潜藏危机的食物也不自觉。 这些在口感上令人无从抗拒的食物,事实上,它们可能悄然的在加速人体的衰老进程,天天吃常常吃甚至会影响寿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量食用超加工食品与多种不良的健康后果相关,包括超重、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认知能力下降、痴呆、焦虑抑郁、癌症等。 中国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去年10月在《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与端粒长度缩短相关,摄入量越高,端粒越短,换言之,每天增加一份超加工食品,端粒长度缩短0.005(相当于端粒缩短0.22年),端粒较短的人,意味着更容易衰老和死亡。 研究显示,如果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会有折寿,增加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 2024年10月,瑞典研究人员在《临床营养学杂志》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较高的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6%、5%、8%。 1. 超重、肥胖 2021年发表于《临床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食用量较高的受试者,往往体重指数(BMI)较高,总的能量摄入也较高,身体活动较少。 2. 糖尿病 《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系统综述显示,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过高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2%。 3. 高血压 2024年发表在《高血压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大量食用超加工食品 (UPF) 与高血压风险增加有关。 4. 中风 2024年发表在《神经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会增加中风和认知障碍的风险。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每增加10%,中风风险增加8%,认知障碍风险增加16%。 5. 癌症 2023年《柳叶刀》子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摄入较高的超加工食品会增加患癌症和心脏代谢多种疾病的风险,每天每增加260克,患癌症和心脏代谢多种疾病的风险增加9%。 6. 炎症性肠病 2021年发表于《临床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的研究发现,为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添加了新证据。研究结果显示,食用超加工食品与炎症性肠病风险升高相关。 7. 痴呆 2022年一项发表在《神经学》杂志上的研究提示,每天超加工食品增加10%,患全因痴呆风险增加25%,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增加14%,血管性痴呆增加28%。 8. 抑郁、焦虑 《BMC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饮食中超加工食品的比例每增加10%,抑郁症发生风险增加21% ⑨ 。《英国医学杂志》上发文表明,摄入较多超加工食品,焦虑和常见精神障碍的风险增加48%-53%。 什么是超加工食品?一起来了解这3个特点! 超加工食品(UPF)是指在已加工基础上,进行再加工的食品,此类食品通常含有5种及以上成分,而这些成分中包括厨房中不用或少用的工业化配料和修饰性添加剂。 超加工食品种类繁多,包括含糖或无糖饮料、咸味零食、甜味零食、肉类加工制品、方便即食食品等。 有些人可能还对超加工食物的定义有点模糊,以马铃薯为例: 1. 生马铃薯:是未加工或最低程度加工的食品。未经任何加工,或只是经过干燥、打碎、过滤等最基础的加工,食材本身的理化性质几乎没有改变,直接用来做菜。 2. 马铃薯淀粉:是经过加工的烹饪调料;从天然食材里经过加工提取出的调料。 3. 炒马铃薯丝:是加工食品。食材和调料组合,经过比较直接的方式加工而成,食材的理化性质没有很大改变。 4. 薯片、薯条:是超加工食品。自己家里没办法原样照做,加工程度也非常深,大多来自工厂。 未经加工的马铃薯,含有丰富维生素、纤维素、镁钾等矿物质,以及植物特有的许多有机营养素,是非常不错主食选择;但经超加工被膨化成薯片后,它原有营养被破坏,成为浓缩的“热量炸弹”,仅满足口欲和热量需求,但无法提供所需营养素。 因此,超加工食品常常有这3个特征: 1.配料表成分复杂,如甜味剂、防腐剂、乳化剂等,多为即食产品,保质期长; 2.糖分、油脂和盐分的含量较高,具有高能量密度; 3.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较低。 整体来说,超加工食品并不是完全不能吃,而是应该适量、有选择、合理食用,并确保整体饮食均衡和健康。 此外,专家建议不要把超加工食品当主食,把超加工类零食和速食带来热量控制在200千卡/天,也就是全天总摄入的10%以下。 此外,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切片、坚果、酸奶或自制点心替代高糖、高盐、高脂肪的加工零食,日常生活里尽量自己煮,以控制食物加工程度和所用原料,同时,选择更健康烹饪方法,如蒸、煮、烤,而非油炸。 此外,多吃生鲜的蔬果、全谷物、瘦肉和豆类,并且减少对外卖和快餐依赖。 购物时养成查看食品标签习惯,避免那些含有超过5种以上成分的产品。 (新闻整理自《人民日报》)
Topic image

10款充电器被指含致癌成分 苹果官网贴警示标签!

英媒揭露,现有在苹果(Apple)官网上贩售的10款充电产品,因含有致癌物质,被加州政府认定可能导致先天缺损或其他生殖伤害。 《每日邮报》报道,部分商品在页面中有标注警语,但有些只列出具致癌风险及生殖健康危害,但没详细列出含有何种有害化学物质。 报道称,这些设备售价最高达150美元(约670令吉),主要用于多设备充电或随时供电。根据加州监管机构法规及要求下,苹果官网已在相关产品页面底部标注警告信息。截至目前,苹果尚未对此有进一步回应。 报道指出,这10款产品部分有标注“癌症及生殖系统损害”的警语,有些则会另外强调“本产品可能使您接触包括双酚A(BPA)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被加州政府认定会导致先天缺损或其他生殖伤害。” 苹果官网所贩售的这10项产品,经在销售页面标注黄标警语,包括: 1.Belkin BoostCharge Pro磁吸式行动电源5K(蛇年限定版) 2.Belkin BoostCharge Pro磁吸式行动电源10K+充电线 3.Nimble Podium 3合1无线充电器 4.Nimble Valet 3合1无线充电器 5.Nimble Champ 10K行动充电器 6.Nimble 3合1折叠式无线充电器 7.Nimble Watch Stand苹果手表充电座 8.Mophie Powerstation Pro行动电源 9.Mophie Powerstation Mini行动电源 10.Mophie磁吸式车用无线充电器(MagSafe相容) 报道引述研究称,双酚A会干扰人体贺尔蒙功能,导致生育问题、性发育失调,导致癌症与其他健康问题。 研究显示,从商品上脱落的双酚A多达16%至20%可被人体皮肤接触吸收;然而,部分产品仅提醒成分具致癌及生殖系统损害,但未详细列出含有何种有害化学物质。 美国普渡大学公卫教授威尔斯(Ellen Wells)认为,警语并未具体标注商品含有的危险物质含量,且需要标注警语的最低标准不一定会影响大部分人,倘若消费者属于特别容易受生殖伤害、先天缺陷或癌症影响族群,可能会想避免使用这些产品。 专家说,使用人类皮肤细胞培养的研究表明,多达16%至20%从消费品中脱落的BPA可通过与人体皮肤接触而被吸收。 根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的分析,“BPA有可能在皮肤接触后造成不良健康影响”。 专家建议,孕妇和易患癌症的高危人群应特别谨慎,避免使用带有致癌和生殖危害警示标签的产品,以免有害化学物质通过皮肤接触而被人体吸收,危及健康。 (新闻整理自《星洲日报》《TVBS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