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Page 13 – 988

文章

Topic image

6种类食物加快新陈代谢 护眼清肠道!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减慢,也因此,就会慢慢衰老、肥胖、引发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健康问题,要促进新陈代谢,除了应适量运动外,选择对的食材及吃对的食物也会有帮助。 《新浪健康》报道,有6大类别的食物,可以加速代谢促进健康,还可以护眼清肠道,这6大类食物为: 1。 含花青素食物:蓝莓、茄子、紫甘蓝、紫米。 花青素可以促进眼睛视紫质的生成,稳定眼部的微血管,并增强微血管的循环,从而促进眼部的新陈代谢。 2。含膳食纤维的全谷杂粮:红豆、绿豆、燕麦、糙米等。 这类食物清肠通便,在大肠中能促进有益菌增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的新陈代谢,有助降低肠癌风险。 3。含维生素K的食物::菠菜、小油菜等。 维生素K可以激活骨骼中的骨钙素,促进钙沉积到骨骼当中,有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从而提高补钙效果。 4。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大白菜、芥菜、芥蓝等。 这类食物有助于清除毒素,减轻肾脏负担,促进肾脏新陈代谢。 5。含维生素A的食物:动物肝脏、全脂牛奶、鸡蛋等。 这种脂溶性维生素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能帮助皮肤形成新细胞,让皮肤更柔软,并防止干燥皲裂。 6。含辣椒素食物:辣椒、花椒等。 辣椒中的辣椒素会刺激新陈代谢,让身体细胞加速活动起来,起到燃脂的功效。 (文章整理自《新浪健康》)
Topic image

这6类人不能多吃蛋! 营养师:一天最好只吃一颗!

你是一个爱吃蛋的人吗?鸡蛋营养丰富,能变出的料理又多,对爱吃蛋的人可以说是百吃不厌,但鸡蛋最长被联想的,就是胆固醇问题,如果一天吃超过一粒蛋甚至是每天6粒,长期下来真的能行吗? 很多人喜欢吃蛋,但担心多吃会带来胆固醇问题的隐忧可不少,那,一天要吃多少粒蛋才是健康又安全呢?台湾营养师程涵宇就在部落格分享,人体会自行生成胆固醇,若摄取胆固醇够多,身体也会自动减少合成,但身负疾病者还是要注意摄取量。 程涵宇撰文说,鸡蛋常被与胆固醇问题划上等号,但人体其实有高达70%至80%的胆固醇是自行制造,只有20%至30%来自食物,当吃进够多胆固醇时,身体就会自动减少合成,以一般人来说,一天应不超过3颗,那些长期一天吃多颗蛋的人,建议要定期抽血检查胆固醇。 程涵宇也提醒6类人,胆固醇的摄取还是尽量能少就少,最好一天不超过一颗蛋: 1.胆固醇已经红字 2.家族性心血管病史 3.肥胖 4.脂肪肝、脂肪肝加肝指数(GOT及GPT)偏高者 5.血脂异常,例如三酸甘油酯及胆固醇异常 6.天生代谢胆固醇能力不佳或合成胆固醇量偏多 她也说,鸡蛋是营养健康的食物,建议水煮、少油,而水煮蛋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9.7%,维生素保留也最完整,,所以,减少油煎油炒避免吃进过多的油脂或饱和脂肪,例如炒蛋、欧姆蛋、烘蛋、炸蛋、煎串鸟蛋等。 除了鸡蛋本身,也有人好奇蛋料理的胆固醇含量,程涵宇分享16种蛋食品胆固醇排行榜,第1名是“鸭、皮蛋”,1颗64g约359mg,由于比较大颗,所以胆固醇最高,第二名是“鹌鹑蛋”,6颗54g约330mg,由于店家在煎煮时通常会涂上奶油,让胆固醇更高;第三名则是“蛋黄酥”,1颗54g约312mg,内馅添加整颗蛋黄,而且加上酥皮,使胆固醇飙升。 (资讯综合整理自营养师程涵宇部落格 | 《东方日报》)
Topic image

糖尿病患者突发紧急状况该如何施援?

糖尿病被视为“富贵病”,这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存在会导致身体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因此被形容为“万病之源”。 对糖尿病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要糖尿病患者让血糖时刻保持在标准范围内并不要容易,一旦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便可能引发长期并发症,低血糖或高血糖都可能导致紧急状况发生,你有没有遇过身边的糖尿病患者,突然发生紧急状况的时候?该如何处理才能帮助到患者呢? 康民医院健康博客文章指出,低血糖或高血糖可能导致紧急状况发生,这些问题若不解决会危及生命。 文章说,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日益增加,了解一些糖尿病常识,有助大家判断患者是否需要紧急医疗协助。 触发原因包含: 感染,包括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等; 不良饮食,未能适当平衡摄取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取糖分或饮酒; 药物剂量过高或过低,或药品因保存不佳变质; 妊娠糖尿病(在怀孕期间罹患糖尿病); 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运动不足或过量 低血糖:什么是低血糖?您可以怎么做? 低血糖的定义,是血糖水平低于70 mg / dL(毫克每分升)。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过低时,会出现的症状包括:饥饿、手抖、出汗、脸色苍白、心律不整、头痛、头晕、视线模糊、复视、焦虑,以及行为反常。如果不解决这些症状,接下来可能会导致癫痫发作,或是失去意识。然而,在发生这些状况之前,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就得要快速增加血糖,这可以通过进食,或是喝能迅速补给碳水化合物的饮料解决,例如半杯至一杯的果汁、气泡饮料,或是在100毫升的水中加入一茶匙砂糖,又或者吃下2颗至3颗糖果; 2.如果患者有随身携带血糖仪,可刺破指尖测量血糖数字,并在碳水化合物摄取后15分钟再测量一次。若测试后发现血糖维持在70-100 mg / dL(毫克每分升)之间,患者就要再摄取一些不同的碳水化合物,例如中等大小的水果、一片面包,或是一小包饼干。 什么时候会需要紧急医疗协助 如果患者意识模糊(出现脑雾症状); 如果患者有部分身体或全身出现癫痫;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请让患者侧躺。在紧急救护人员到来之前,请试着在患者脸颊内,滴入少量蜂蜜或糖浆,但不要强行喂食。 高血糖:什么是高血糖?您可以怎么做? 低血糖的定义,是血糖水平高于250 mg / dL(毫克每分升)。 当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时,会出现的症状包括:口渴、频尿(尤其在晚上)、疲倦、呼吸急促,还有视线模糊。如果不解决这些症状,接下来可能会失去意识。然而,在发生这个状况之前,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大量饮水(除了医生建议不要外); 如果患者有随身携带血糖仪,可刺破指尖测量血糖,并将结果汇报给个别医生; 试着找找导致高血糖的原因,有可能是上述所提到的触发因素引起。 给糖尿病患者的小叮咛 告诉家人、朋友,还有同事您患有糖尿病,并提供他们遇到糖尿病紧急状况所需信息。 随身携带糖尿病患者证件,并随身携带血糖仪,当有血糖超出或低于正常范围时,请检查血糖数字,这样就能实时采取改善动作。 (文章转载自康民国际医院健康博客-内分泌、糖尿病与临床营养中心)
Topic image

长者夜尿问题困扰多 药物+生活习惯双助攻改善!

大多数的长辈都仍保有行动力,然而不少长辈却被夜尿却困扰,这不仅造成睡眠中断、破坏睡眠品质,对白天的活动力也造成影响,严重的话夜间如厕还可能发生跌倒、 骨折等意外,让家人好担心。 对于有夜尿、频尿、尿失禁等困扰的长辈及照顾者而言,夜间往往更要绷紧神经,担心尿床或因为夜间起床如厕而晕眩、跌倒,让安睡一整晚变成奢望。 专业医师提醒,夜尿发生多半来自五大主因: 1.睡眠时制造过多尿液: 一般人的尿量主要发生在白天,随着年龄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得尿液无法浓缩,因此会有较多的尿液制造出来,导致夜间多尿。 2.膀胱容量和功能退化: 老化会造成长辈的膀胱容量变小,可能只有一点尿液就感到尿急。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肌肉不稳定、膀胱过动症、神经性膀胱等膀胱疾病或是男性摄护腺肥大也都相关。 3.各式慢性病: 包括心脏病、糖尿病、尿道感染、癌症、高血压、慢性肾衰竭等,都可能造成夜尿; 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因为高血糖伤害神经,导致神经无法控制膀胱而多尿、夜尿; 反之当长辈出现夜尿问题,亦可能是慢性病的警讯,同时要特别留意。 4.睡眠障碍: 例如失眠或睡眠呼吸中止症;后者患者半夜时脑部处于缺氧状态,无法分泌抗利尿激素,尿液不断从肾脏流向膀胱,因此引发夜尿。 5.其他生活、生心理因素: 睡前喝水、咖啡、咖啡或酒,白天睡眠较多,或是焦虑症、忧郁症等。 长辈有夜尿问题,建议至妇产科、泌尿科或老年医学门诊、高龄医学中心寻求专业医师咨询,除了透过口服的合成抗利尿激素等药物控制,也可以从生活细节着手,渐进改善症状,实施对策有四招: 1.减少睡前喝水: 睡前6小时减少水分摄取,控制睡眠时体内的水分,避免夜间产生过多尿液。 如果因为失眠或如厕等原因起床,也切记不要喝水,避免夜尿。 2.睡前排尿: 入睡前养成小便、排空膀胱的习惯,减少睡眠时膀胱满涨感觉引发夜尿。 3.睡前饮食控制: 傍晚后不要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避免吃含水量高的水果,例如西瓜、葡萄柚、草莓、哈密瓜、橘子等。 4.善用防护产品: 入睡前穿上专为夜间吸收设计的内裤形纸尿裤,取代原本的内裤,增加长辈与照顾者夜间入睡的安心感。     (报导整理自《康健》/图取网络)
Topic image

威尔史密斯为妻打人 来了解什么是“鬼剃头” !

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好莱坞巨星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在首夺影帝前,因护妻嘉达苹克向黑人谐星基斯洛克(Chris Rock)赏巴掌成为全球的新闻焦点,而嘉达苹克(Jada Pinkett Smith)是因为患有“鬼剃头”才剪光头,那,什么是“鬼剃头”呢? Will Smith打Chris Rock的事件全球轰动,Jada Pinkett的病况也顺理成章成为网络讨论热点,就连我国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 Malaysia)单位,也特意通过推特图文并茂,为民众科普“鬼剃头”,也就是斑秃(Alopecia)这个病症,同时也点出斑秃的症状,及如何去判断与辨识。 斑秃问题发生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荷尔蒙变化、压力、正在服用药物、补充品、护发产品或是进行放射治疗所产生的影响。 要如何才能辨识出有患有斑秃危机呢?帖文解释,斑秃来自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一个人的身体会出现好几种症状,包括:短时间内或天气寒冷时脱发,头皮或身体其他部位会出现一小片脱发区。 “这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当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攻击毛囊,导致身体各个部位脱发。此外,患者也会出现手指甲、脚趾甲变红、变脆和出现凹洞, 平台建议民众,若短时间内出现脱发或是头部圆形或椭圆形脱发斑症状时,应立即去检查。 (资讯综合整理自Public Health Malaysia推特/《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988放大镜】营养师:勿忽视饥饿感 摄取量是关键

减肥是一生事业,那就必须用能够维持一生的方法来进行,网络上五花八门的减肥法,到底哪一种才是最有效的? 营养师建议,减重减脂用的方式最好是能够长期维持,因为成功的定义是能够长期维持标准的体重,而非短时间达到目标。 988早点up今天请来营养师温素贞,为你解开减脂及减重的迷思。 体重短期急速下降可能是肌肉流失   减重顾名思义就是体重下降,但温素贞说,减掉的可能是脂肪、水份或肌肉;而减脂就是减掉脂肪。 “体重下降不一定是脂肪下降,如果在短时间内体重下降的很快,很有可能是流失肌肉,而不是减掉脂肪,肌肉流失将会更容易复胖。” 她解释,肌肉与基础代谢有关,如果肌肉不足,基础代谢低,恢复正常饮食之后就很容易复胖。 误区1:挨饿能减脂?   节食挨饿减肥可能导致体内储存更多脂肪! 温素贞说,身体很聪明会保护我们,如果长期一直挨饿,身体会储存脂肪,而且节食也会搞乱身体激素,大脑会发出信号,反而会对食物的欲望增加。 “很多人睡觉前觉得饿,大多数都不吃东西,但饥饿感是大脑给我们的讯号,不能忽视。“ 她建议,感觉到饿的时候就吃一些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如牛奶,事实上挨饿并不能消耗脂肪,身体最先消耗的是碳水、蛋白质,而脂肪是最后分解的。 换言之,挨饿不仅不能减脂,还会导致肌肉流失。 误区2:吃脂肪长脂肪?   ”没有食物是会导致你肥胖!“ 温素贞说,完全不碰某种食物并无助减肥,以前流行不碰油,现在则是淀粉。 ”淀粉类如糙米饭里面含有纤维,不吃的话也会减少纤维的摄取量。“ 她说,其实身体是需要脂肪,只有多余的脂肪才会储存在体内,即使不吃油,吃蛋白质也是会转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 。 她说,可以选择好的脂如鱼类、鳄梨或坚果类食用。 ”一些女生减肥期间会月经失调,其实与不吃油有关,荷尔蒙需要油脂产生。“ 均衡饮食才是王道   温素贞说,减肥最重要的是均衡饮食及控制食物摄取量,只要份量拿捏好,就能轻易控制体重。 ”有人说少量多餐比较好,但事实上并没有太大分别,主要还是份量,一整天需要摄取的份量不管你分三餐或多餐吃,都没差别。“ ”吃东西的时候可以放慢速度,细嚼慢咽,让大脑有时间接受信号,告诉你已经饱了。“ 她说,可根据”Suku-suku Separuh“概念摄取均衡饮食,即每一餐蔬果类占据盘子一半,肉类及淀粉类各占各四分之一。 她奉劝正在减肥路上者,不要盲目跟随减重减脂方法,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减肥。 (988整理|图取自网络)
Topic image

熬夜、肥胖、烟酒不离身让中风来敲门! 3测试提前发现中风发作!

每当听到“中风”,往往会联想到老年或肥胖的人士,殊不知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因此而倒下! 加拿大歌手Justin Bieber的25岁爱妻Hailey Bieber日前在IG透露,他与老公吃早餐到一半,突然出现中风症状而紧急送医,检查后发现她脑中有血栓,导致她暂时缺氧。 很多人以为年轻就是本钱,熬夜追剧打电玩、高卡饮食成时下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 ,殊不知已被中风这疾病悄悄盯上! 什么是脑中风? 脑中风分为两种类别,一是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中风),另一种则是头颅内或颈部的血管阻塞不通,造成缺血性中风。大部分中风有前兆,亦即是临床上称为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俗称小中风(mini stroke)。 小中风的症状和脑中风一样,只是持续的时间长短和严重的程度不同。 小中风的症状比较轻微,大多只持续5~20分钟,而且会在24小时内恢复,若超过24小时就称为中风。 其中,美国中风协会将小中风和脑中风的症状分为5大类,包括: 1.手脚或脸部突然发麻或无力,尤其是身体的单侧; 2.突然感到困惑,口齿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3.单眼或双眼视力突然模糊; 4.突然举步困难,觉得昏眩,失去平衡或协调; 5.突然不明原因头痛欲裂   中风出现在年轻人身上是怎么回事呢? 1、没有预防慢性疾病 中风出现在年轻人身上,极可能是因为没预防慢性疾病 渐多年轻人出现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症都会加速大脑血管的病变,局部血管功能异常,容易大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者血管堵塞狭窄引发中风。 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年轻人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让身体各项指标保持正常 否则被慢性疾病“入侵”却没及时察觉,易增加中风的患病率。 2、肥胖而不减肥 不少年轻人也有痛风症状,这可能是身体过度肥胖,没有及时减肥所致。 目前很多人营养过剩,长时间高热量饮食后肥胖,却没有及时减肥。 脂肪影响对健康不利,大脑血管易受损,因肥胖人士血液粘稠的概率增加,血压容易波动,也会加速血管的病变,久而久之形成中风。 有这种情况的年轻人需要认真应对,通过减肥来保持体重稳定,避免身体受伤害。 3、烟酒不离身 年轻人被中风盯上,很可能是长时间大量吸烟喝酒。 很多人长年烟酒不离身,香烟及酒精里的有害物质,将加速血管病变,让心脑血管疾病有机可乘 当疾病不断发展后,大脑血管将受损,继而诱发脑中风。 若年轻人烟酒不沾,可提高抵抗力,维持器官功能良好,避免血管受损伤引发疾病。 4、长期不健康饮食 病从口入,很多不正确的饮食习惯,都会导致血管深受其害 要避免血管粥样硬化或者血管破裂出血,就需要管住嘴 选择合适类型的食物提供营养,热量高,易让慢性疾病入侵的食物应该少吃。 勿暴饮暴食或高热量饮食,否则血管易病变诱发严重疾病。   3小测试提前发现中风发作 中风120法 1代表一张脸:可以对照镜子,咧嘴笑一笑,看脸是否对称,口角有无歪斜,鼓嘴是否漏气,龇牙是否有对称等等。 2代表胳膊:平举双臂,若有一侧上肢逐渐下垂、掌心向内问题就要注意。 0代表聆听:测试说话是否清晰,表达方面是否有困难。   眼神测试 在头部不动的情况下,盯着手指看,如果眼睛可以跟着手指进行360度转动,说明你不存在中风的危险,否则就要注意了。   闭目站立测试 双足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先睁眼后闭眼,睁眼和闭眼时出现摇摆或跌倒,可能是小脑发生梗塞,所以难以管控平衡力。 日本科学家研究亦发现,若无法单腿站立20 秒或以上,就说明大脑健康状况可能欠佳。   发生中风后怎么办? 中风发生后的6小时以内(尤其是4.5小时之内),被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 如果患者没有在这个黄金救援时间内得到治疗,有可能造成残疾,甚至死亡。 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年龄又在40岁以上的朋友,出现异常时应高度警惕中风的可能,就诊必须争分夺秒! 患者如果能在中风发生后的6小时以内就诊,医生就能采取最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以发病率最高的缺血性脑卒中为例,医生可以采取溶栓或者取栓的治疗方法,消除堵塞在血管里的血栓。 溶栓:发病4.5小时内,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使血栓上的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溶解血栓。 取栓:发病6小时内,从大动脉穿刺,采用介入微创的方式对引起大动脉闭塞的血栓进行机械取栓。   温馨提醒:大多数中风患者发病之初出现的症状不是很明显,或者症状一会重一点,一会又恢复正常了,不要抱侥幸心态,当心错失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   (报导整理自《腾讯网》、《人民健康网》)
Topic image

最长寿命记录或被打破? 专家:本世纪末普通人或可活到130岁

医疗技术的发达,现代人愈来愈长寿,平均年龄呈现上升趋势,专家认为,在这个世纪末,人类就能活到130岁,人瑞甚至可长寿到180岁。 目前金氏世界纪录最长寿人瑞,是在1997年嵩寿辞世的122岁法国女性卡尔芒(Jeanne Calment)。 加拿大蒙特娄高等商学院(HEC Montréal)助理教授贝尔奇勒(Léo Belzile)表示,在2100年之前,这项世界纪录就会被打破,在80年后,人类普遍可以活到130岁,最高甚至能到180岁。 《联合新闻网》引述英国《每日邮报》,贝尔齐勒在“统计及其应用年度评论”期刊上发表论文称,在2100年之前,人类最长寿命纪录会被打破。 不过,贝尔齐勒警告,更多人突破目前寿命上限,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包括许多人因为极端长寿而身体微恙,使医疗费用飙高;此外,社会照顾、退休金等社会安全机制也将发生危机,因为,会有更多人依靠这些机制,而更少人缴税。 根据国际长寿资料库(The International Database on Longevity)也针对至少110岁以上的人瑞进行追踪,表示人类死亡风险从50岁后平稳增加,达到80岁后渐渐趋缓,甚至在110岁趋于平稳,代表人类确实有可能活到130至180岁。 南加州大学预期寿命专家艾琳.克里明斯告诉《英国泰晤士报》,医疗费用会高得吓人。如果要让他们健康地活着,那要花很多钱去更换他们的膝盖、髋部、角膜、心瓣膜。或许我们做得到,就像维护老车一样。不过终究还是会一死。 (文章转载自《联合新闻网》)
Topic image

不渴不代表不缺水 身体脱水7大预警

若不能正常饮水、排水,可能会造成身体负担,所造成的后遗症更会引发某些疾病。喝水太少,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 首要,少喝水将拉会破坏体内的平衡机制。再来则是影响养分的摄取多寡,许多养分属于水溶性,靠水才能在身体内流动,例如维生素B与C。 少喝水也会影响代谢功能。最新研究指出,维生素B的功能之一是糖份代谢,若饮水量不足,维生素B无法在体内正常运作,可能因此造成肥胖问题。 另外,维他素 C则是很好的抗氧化剂,若饮水量不足,就会影响体内的抗氧化功能。少喝水也易引发泌尿道相关疾病,例如肾结石、尿道发炎等症状。 7大身体指标 提醒水喝够了没? 1.心跳加快 长时间在炎热的气候下活动,这时如果身体水份又不足,心脏为了补偿体内因缺水而血液减少的状况,会跳动得比平常更快,进而使人产生心悸。 如果感到莫名的心悸,可能不是心脏出问题,先坐下来补充一些水份,心跳也许就能和缓。 2.头晕/头痛 当身体的血液量因缺水而减少,会使血流无法迅速到达头部,这种情况在变换姿势的时候,尤为严重,从而造成晕眩。 这时适时补充水分,体内血液量增加,头晕的状况即可减轻。 大脑80%是水,当身体缺水时,大脑的细胞组织也会缺水,细胞便会萎缩,进而引发疼痛。 当大脑血流减少,携氧量不够,大脑的血管会扩张,导致肿胀、发炎,这也会造成头痛。 3.记忆力变差、烦躁焦虑 最新研究发现,只要失去体重0.72%的水分,就会影响记忆与情绪。 若平日觉得事情老是记不起来,或是不断感到焦躁不安,这可能是水喝太少的警讯。 4.疲倦 当缺水时,身体自然会降低循环速率以储存能量。 血液循环会将氧气运作到器官、肌肉,当循环减缓,氧气量变少,自然会觉得疲倦、精神不振。   5.皮肤松弛 捏一捏手掌背面的皮肤,如果皱纹迟迟不消,就表示皮肤的保湿力不够,需要多喝水。 身体愈是缺水,皮肤的回弹力愈差。   6.嘴唇干裂、口臭、眼睛干涩 少了唾液、泪液的滋润,嘴唇、眼睛就会变得很干。 另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就是舌头。 正常的舌头看起来是粉红且湿润的;脱水时,舌头会变得干涩、舌苔明显且颜色偏白,甚至舌头或嘴唇太鲜红,也可能是身体缺水的警讯。 在中医来看,水具有稳定、滋润、降火的功能;只要缺水,就会有燥与热的表现。 唾液量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降低,细菌就开始繁殖、发酵,进而引发口臭。   7.尿液味道太重 不只颜色过深,尿液如果闻起来有一种进入公厕的臭味,也是身体缺水的讯号。 身体水份若是足够,尿液应该呈现透明微黄,且味道不致于太重。 需知道,人们一天至少要喝2,000至2,500c.c.的水,而且肾脏功能不好、血压偏高者一天则要喝2,500至3,000c.c.。道理人人懂,但上班族的共同困扰是很难做到,纷称忙起来就“忘了”喝水。 饮水量要充足,乃有方法可循: 1.虽然喝水建议以纯水为主,但摄取时仍可包括汤、饮料、含水食物等。 2.一天2,000c.c.的水要分多次喝,建议最好的喝水时间在早上起床后,帮助排除夜间积留在体内的毒素;入夜后,身体循环趋缓,可减少水分摄取,睡前一小时内最好别再喝水。 3.上班族饮水量不足的主因是工作忙,没时间走到茶水间。建议找一个1,000c.c.的瓶罐,每天上班时、午休去装水放在桌上,规定自己每天喝两罐。 4.如果觉得不渴、喝不下,原因常是身体排水量不够。简单来说,旧水不出,新水就很难持续装入。其实,身体排水主要靠皮肤排泄,再来才是排尿,但上班族普遍运动量不足,导致排汗量不够多。 建议上班族要想办法排汗,平常多做有氧运动,或做三温暖等,这些活动都能帮助体内排出大量水分。 也提醒,运动过后以补充纯水为主,不要补充过多的运动饮料。一般人的运动量很少会造成钠离子流失,喝过多的运动饮料反而容易喝进过多的钠,造成身体负担。如果要喝,以1:1的比率加开水喝较适宜。   5.整天坐在办公桌前,很少运动的人,不如养成每次坐下前,喝少量水的习惯,不要一下子喝太多,因为滞留过多水在体内,反而不利新陈代谢。 6.有人喝太多水容易拉肚子,这是因为肠道细胞不健全,所以这种人容易偏瘦,或营养摄取不足。假设你也有这种情况,可请专业医师诊断。 最后,绝对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觉得口渴时,身体多半已开始有脱水现象,随时补充水分,才能喝水多健康。   (报导摘自《康健》/图翻摄自网络)
Topic image

慢性便秘不是小事 通便不能乱来!

你有便秘的问题吗?一个星期好几天都上不到厕所,在你生活中常常有这个困扰吗? 虽然,便秘是一件小而常见的情,但慢性便秘除了让你感到不畅通外,导致便秘的原因,可能比你想象中的严重。 康民医院健康博客的文章指出,慢性便秘,不是小事,治疗慢性便秘的最佳方法,就是寻医治疗,找到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 那,什么样的症状才称为便秘?便秘有许多种不同的类型,医学上便秘是指以下综合症: 1)一周内有3天以上没有排便 2)粪便比平时更硬 3)排便时很用力 4)觉得排便不干净 5)无法正常排便 这些症状可能会混合出现,通常某些症状比其他的症状表现得更明显。 什么原因引起便秘问题?根据患者症状,导致便秘的原因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患者肠道工作量较少,很多天才排便一次且排便时不觉得困难,这类型便秘由很多种因素引起: ——某些疾病引起的,比如神经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减弱,糖尿病或者其他疾病。 ——某些药物引起的,比如某些抗过敏的药,抗癫痫药,某些降血压的药,某些精神疾病类药物等。 ——纤维食物摄入比较少,但也取决于个人对食物的反应,有些人纤维食物摄入比较少,排便困难, 相反有些人同样的纤维食物摄入量,但却排便正常。 第二种类型,患者排便很困难,排便时需要用力而且大便很坚硬,肠道蠕动异常或者控制排便的括约肌出现异常,例如: ——控制排便的括约肌出现异常 包括骨盆底肌肉功能存在障碍,比较常见于中年妇女,导致患者出现尿急或无法排便症状。 ——直肠脱垂或盆腔器官脱垂。 ——某些疾病引起的括约肌在排便时无法松弛,最终导致无法排便。 有些人在面对便秘问题时,甚至会买泻药来吃,这样做有无危害呢? 据博客文章指出,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泻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服用后刺激肠壁蠕动、收缩的泻药,例如番泻叶泻药,不宜长期服用,会导致肠道对药物有依赖性需要不断增加药量才有效果,这类泻药仅适用于短时间内服用。 2)添加了纤维素的泻药,能够吸收和保持水分,使粪便变成块状和柔软,由植物纤维制成,比如罗勒种子。 还有其他类别药物,例如有助于润滑肠道的混合药物,使粪便更易于移动。尽管泻药相对安全,但是最好在使用药物之前先咨询医生,长时间连续使用可能会导致弊大于利。 对于肠道排毒,其实还存在很多与事实相违背的说法。 大多数人认为结肠很脏,有残留的废物,因此必须通过肠道排毒或将清水注入肠道来达到清洗肠道的目的。事实上,无论一个人的年纪多大,肠道总是很干净。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为了帮助身体清除毒素,事实上肝脏才是清除体内毒素的重要途径,肾也有起到部分作用。 肠道排毒可以帮助患者在当天顺利排便,但不宜长时间持续做,为了防止可能出现并发症,做肠道排毒之前应该先咨询专业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肠道排毒。 如何治疗才是正确呢? 对与肠道功能不良的第一类患者,医生先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某些疾病,是不是这些疾病导致肠道功能不良。这些疾病解决了,患者的症状就会好转。此外医生可能会开刺激肠道神经药物,使肠道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些都依靠专业医生的知识,以便针对每个患者的病情适当地开药。 对于第二类患者,便秘是由控制排便的括约肌功能障,骨盆底肌肉功能障碍和直肠末端功能障碍引起的。 需要专业的医生治疗例如妇产科医生,妇科医生,结直肠医生, 泌尿科医生等。可以使用注射肉毒杆菌的方法或做矫正手术。有些患者是因为不会排便才导致便秘。医生通过生物反馈训练治疗的方法,教患者使用正确的姿势排便。 (文章转载自康民国际医院健康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