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Page 14 – 988

文章

Topic image

不挨饿减肥法!14:10断食法比16:8容易执行多了!

女生很爱斤斤计较,重了0.5公斤就觉得天快要塌下来了。减肥期间有这种心态的话,很难能够瘦身成功啦!花钱去健身房运动也不见得瘦下来,那是因为你没有管好你的嘴巴。减肥不二法则—【管住嘴,迈开腿】,而且饮食控制占了很大部分。因此,市面上流传许多断食法、轻食法等,大家一窝蜂去尝试。最广为流传的就是168断食法。   168断食法顾名思义就是16小时断食,8小时进食的概念。这个断食法对许多上班则而言,执行起来就会有点难度。一开始的饥饿感,再加上需要割舍跟朋友之间的聚餐时光,让人变得易怒且情绪化。因此,营养师夏子雯更推荐1410断食法,14小时断食,10小时进食。这比较温和的断食法让日常生活多了弹性。   14:10断食法须知! -记录每日的饮食,能让你好好检视自己每天所摄取的食物,哪些食物应该减少,哪些应该增加。   -多吃高GI水果,如香蕉、芒果和黄梨等,内含的益生菌帮助肠胃蠕动,高纤维也能增加饱足感。必须记住的一点是,吃水果比喝果汁来得好,果汁喝下的只剩下含糖的水分,多喝只会让你发胖。   -过于激进的断食法无法长期融入你的生活作息。减肥的路很漫长,要找一个你能够一直坚持的减肥法,这样才能达到长期效果。比较温和的14:10断食法能够长时间进行之余,也能改善你的生活作息。   -当你执行14:10断食法的同时,也可以加入运动的配合,双管齐下,瘦身效果也会更显著。   -断食期间不需要特别忌口,咖啡、茶等都能饮用。唯一需要建议的是空腹期间尽量避免摄取咖啡因饮料。  
Topic image

饮食与血压变化息息相关 5种有助稳定血压食物!

高血压堪称是“隐形杀手”,除非患者自觉会经常量测血压,否则高血压很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高血压可引起中风、心脏病、肾衰竭等病。除了要有良好生活习惯,饮食与血压变化息息相关,那我们可以多食用什么以食物帮助稳定血压?   一、柑橘类 含有“橙皮苷”,可降低高血压、胆固醇、抗发炎的黄酮类化合物 研究指出,体重过重的男性食用橙皮苷,可有效降低舒张压 橘皮中的多甲氧基化黄酮(PMF),是天然的降胆固醇物质,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二、鱼类   鱼的脂肪中多为EPA、DHA 对抑制和改善高血压症状有很好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DHA 在鲭鱼、沙丁鱼、秋刀鱼等青背鱼中含量最丰富 鱼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及优质蛋白质 多吃鱼类对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很有益处 温馨提醒: 一些鱼的胆固醇含量相当高,不适宜高血压患者食用,例如墨鱼、鳝鱼等   三、蕃茄 富含钾质,有助于降血压 番茄生吃,钾可以释出较多 烹煮的熟番茄则有助茄红素释出,对身体有益, 温馨提醒: 注意市售番茄汁和茄酱虽方便食用,但有些产品含有大量的钠,反而会使血压上升。 番茄含钾量高,若有心律不整、肾脏疾病者,应请教医生并适量食用。   四、大蒜 有助扩张血管,使得血液流通更顺畅,而降低血压 促进脂质代谢,在降低血脂的同时也能降血压 牛津大学的研究发现,经常食用大蒜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10%,使血压降低8% 从而可以使患中风的风险减少40%、使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降低25%。 含有大蒜素和s-烯丙基-L-半胱氨酸成分。 可起扩张血管的作用,使血管内部的细胞得到弛缓,为血管解除紧张。   五、红菜头 含有甜菜红素,有助保护心血管健康 避免自由基侵害血管 预防胆固醇沉积血管之中导致硬化,保护心脏健康,有助降胆固醇 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帮助带走身体的坏胆固醇 有丰富的钾质,可帮助降血压 有丰富的硝酸盐,有助放松血管、降血压,促进血液循环。 温馨提醒: 红菜头的硝酸盐含量平均值最高,达每公斤7.6毫克(介乎每公斤3.1至8.9毫克) 摄取过量或会造成肾结石
Topic image

水喝太多所以水肿? 了解水肿的原因!

人体的70%是由水组成的,不过,许多人却有迷思,以为水喝太多会导致水肿问题,要改善水肿就不能喝太多水。 健康网站《Health Concept》撰文,其实,引起水肿的原因很多,水肿问题是必须对症下药,方能减少及改善。 报道说,其实水肿和水份摄取无关,而是因组织间液异常堆积而引起肿胀。身体约四成体水分布在细胞外液,其中2/3位于组织间隙中。由于总血量调节对心输出量和血压很重要,所以身体会透过多重机转来调控微血管和组织间的液体,当此调控失去平衡时才会发生水肿。 所谓水肿,就是指人体皮下与血管外间隙中,有异常组织间液堆积,进而引起肿胀。若用手指轻轻按压水肿部位,因细胞中淤积大量水份,会向下凹陷,不会立刻弹回来,情况愈严重,凹陷恢复时间就愈久。 水肿可能影响全身任何部位,但一般以手掌、手臂、腿部、脚踝、脚掌较为常见,而这些常见区域又可分为单侧水肿及双侧水肿。 正常人每天摄取2000、3000毫升水,并不会造成水肿,反而,吃太咸、体内钠过多而造成水份滞留在体内而导致水肿,此时反而该多喝水,来帮助身体将钠排出体外。 换句话说,水肿最重要的关键为限钠,而非限水。 到底引发水肿的成因是什么?一起来了解吧~ 一、局部血管栓塞 当深层静脉出现血管栓塞时,会使静脉的血液无法顺利回流,而水肿部位大多是单侧的下肢水肿。轻微者的水肿,可能只有足部、脚踝、小腿,但严重者可能会连大腿都出现肿胀状况。 二、淋巴水肿 淋巴是由微血管溢出富含蛋白质的液体,正常来说,淋巴液会经由淋巴系统遍布全身,最后再回流至静脉。淋巴系统有调节组织液的作用,当淋巴的回流变慢或受阻时,组织内积聚过多的淋巴液就会出现单侧淋巴水肿。 由于淋巴回流的比率较静脉低,发生水肿的情形也比较缓慢,患者比较不容易察觉,也不一定发生在下肢,全身各部位都有可能。 在癌症术后,如乳癌,也可能发生水肿。因淋巴结的摘除范围或数目较大,或是术后恢复期较慢、感染等因素,影响淋巴回流机制而造成水肿。 三、体质性水肿 水肿的原因可能与生活型态有关,如上班族久站久坐、缺乏活动、体内钠过多导致血液循环不佳,此情况较常发生在下午,脚踝、小腿会明显出现肿胀。同时有部分女士在月经周期因荷尔蒙改变,或是怀孕时,胎儿压迫骨盆腔,造成下肢循环差,因而出现水肿。 这种由体质、饮食等非疾病因素所造成的水肿,多半为暂时性现象且水肿程度较轻微,一般只要调整饮食、生活作息,或移除原因后就能改善。 四、肝硬化 肝硬化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水肿。通常水肿的发生,表示肝机能已经严重受损,原因是因为肝脏制造白蛋白的能力不足,导致血管内渗透压下降。可注意的是肝病引起的下肢水肿是双侧表现,不会只有单侧下肢水肿,也不会伴随有红、肿、热、痛等发炎的现象。 五、肾脏病 肾脏病引起的水肿,同时会出现小便泡沫。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大量由尿中排泄,血中蛋白太低所致。有部分的人则是因为肾机能严重衰退,无法完全排出水分及盐分引起水肿。肾脏病水肿会全身性或身体两侧对称性水肿,例如两脚都水肿。 当尿液有像肥皂泡沫般彼此相连、又不易化开的情况时,就要赶紧作进一步检查,确诊是不是肾脏病。 六、心脏病 心脏病病人也常有水肿发生,尤其是心脏衰竭病人走路、爬楼梯都会喘息及呼吸困难,短短的路程或上爬几阶楼梯就气喘如牛,非得要停下休息才能继续走爬,并有胸闷、心悸、疲倦虚弱等现象,通常会并见下肢水肿。 七、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引发的水肿,是指在热量摄取足够,但蛋白质却摄取不足的状态下,引发的低营养状态。虽然体重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肝脏合成的血清总蛋白质、血清白蛋白质,可能因营养不均而呈现低数值,进而引发水肿、腹水、免疫力低下的情况。 其实大部分人发生水肿是体质性的,不须做任何治疗,千万忌讳滥用利尿剂企图消肿,反会加重病情,甚至再另外造成肾脏负担。但如情况持续发生,或有明显发展者,建议最好进行心、肝、肾、肾上腺等筛检,以确知原因。 (文章转载自《Health Concept》健康网站)
Topic image

不是越強就越好 免疫力太強可引发4大疾病!

我们都知道,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卫军,对入侵人体的细菌、病毒等外来物质产生反应,进而攻打敌人,免疫力太低将无法抵抗外来病原体,很容易会感冒生病,那是否意味着,免疫力越强就越好呢? 其实,免疫力“刚刚好”才是最好的,太强太弱都会造成身体负担。到底免疫力太强会引发什么风险?为何免疫力太强会成坏事? 根据健康网站《Health Concept》撰文,指出免疫力有助于身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细菌/病毒),也就是俗称的抵抗力。 但免疫力太强其实不见得一定是好事,以B型肝炎为例,当B肝病毒入侵肝脏时,大人因为免疫力比较强,为了要杀死躲在肝脏细胞里的病毒,会全力动员免疫系统,反而会严重破坏肝细胞,进而可能引起猛爆性肝炎,甚至死亡。 相反,因小孩的免疫力较差,免疫系统无法将病毒完全歼灭,反而不会发作得很厉害,甚而不将病毒杀死,因此这孩子就变成了B肝病毒的带原者。 另外,免疫系统必须会分辨入侵者还是自己人。如果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就有可能起内哄,不但攻击保全系统(正常免疫细胞),还可能伤及无辜(身体组织或器官),这就是所谓的“自体免疫疾病”。 那,免疫力太强会引起什么病症? 一、过敏 当人体接触到病菌、粉尘等外来物质时,触发免疫系统过度防卫,就可能出现过敏。常见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气喘、异位性皮肤炎、荨麻疹等等。 以常见的打喷嚏为例,当刺激物进入鼻孔时,一个猛烈的「哈啾」反应能把异物赶出去。但过敏患者会因鼻子黏膜出现过敏反应,不断产生发炎物质,造成喷嚏不断。 当然身体对外来的东西本来就会产生反应,例如蚊子叮咬会出现红红的小肿包,但过敏体质的人因免疫系统反应太激列,皮肤就变得又红又肿,且旁边会有类似水泡产生。气喘也是因为呼吸道对外来物反应过度,产生气管收缩等症状。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强大,分泌许多抗体,其中包括类风湿性因子,它会攻击身体的免疫球蛋白IgG形成免疫复合体,而引起发炎。疾病初始会出现局部的关节僵硬疼痛,慢慢侵犯全身关节,导致关节肿胀、变形、甚至损坏,渐渐失去功能而导致残废;除了关节外,皮肤、眼睛、血管、神经、肌肉等组织同受侵袭,是全身性的疾病。 三、红斑狼疮 以生育年龄的女性患者为多,与遗传基因有关,较特别的是,罹患红斑性狼疮的患者容易因为接触到紫外线而活化免疫系统,引起症状,包括皮肤黏膜红肿、起红疹、口腔黏膜破损、关节炎、肾脏症状如蛋白尿、容易感冒、感染、淋巴瘤等,严重者更会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心脏等。 四、强直性脊椎炎 因HLA-B27基因的遗传性,加上感染或受伤等激发因子,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脊椎及其周围的韧带、神经、肌肉等组织,使脊椎钙化失去弹性,以早晨起床后的背痛、脊椎僵硬为表现,经过一天活动后疼痛会有所减缓,一般来说,休息时的疼痛会比活动时来得轻微。除了脊椎外,有时疼痛也会蔓延到腿部、膝盖、髋关节或胸骨间,严重时包括眼睛、心脏或肺脏组织也会受到侵袭。 (资讯转载自《Health Concept 》)
Topic image

12尿液颜色反映人体健康 若出现3情况须立刻就医!

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自己尿液的颜色?定时的观察尿液的颜色,可以揭示你可能潜在的健康问题! 有很多因素可导致尿液颜色改变,比如服药,节食,或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等;不过颜色改变并不一定提示健康威胁,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能预示着你的身体正在遭受某种潜在疾病的攻击。 正常尿液应呈淡黄色且几乎完全透明,饮水越多,尿液就越澄清。如果明明摄入了大量的水,但尿液依然呈黄色浑浊状,又或者饮水不多但尿液却呈无色透明状,则基本可以确定,身体出现了健康问题。 尿液颜色可分为12种,这12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 1. 无色透明 这种颜色提示人体摄入的水分过多,造成体内维生素浓度下降,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是致命的。如果尿液只是偶尔呈无色透明状,则并无大碍。如尿液经常呈无色透明状,则表示需要减少水分摄入。出现无色透明尿液也可能提示身体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等,还可能表示利尿类药物摄入过量。 2. 白色浑浊状 这种情况是由于水分摄入过量,使得体内磷酸盐形成结晶,或由于尿路感染导致肾盂肾炎和膀胱炎,以及乳糜尿或体内蛋白质偏多所致。 3. 淡黄色至金黄色 这说明水分摄入量适中。应了解正常尿液的颜色,以便在尿液颜色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觉察。 4. 深黄色 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也提示应增加水分摄入。 5. 亮黄色 服用维生素或营养补充剂后,尿液呈亮黄色或琥珀色,这种颜色绝不意味着身体存在健康隐患,但有可能表示维生素摄入过量?因此,营养补充剂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 6. 橙色 橙色尿液可能是身体脱水的信号,或者表明胆囊或肝脏出现问题。不过,胡萝卜或维生素B2过量摄入也会导致尿液变为橙色,其它药物,如硫氮磺胺吡啶、尿通宁、抗结核药和某些腹泻药物用药也会导致这一现象。 7. 橙色或棕色 出现橙色或棕色尿液可提示严重脱水、黄疸或横纹肌溶解症。另外服用某些药物也会导致棕色尿液,如服用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甲硝唑,或用于治疗疟疾的奎宁。 8. 深褐色或黑色 出现深褐色尿液可能是由于过量食用某种坚果、大黄或芦荟所致,也可能是身体正在对抗某种疾病(如肝病或皮肤癌)的信号。此外,服用某些药物也可导致尿夜呈深褐色或黑色,如服用奎宁(用于预防疟疾感染)和甲硝唑类抗生素等。 9. 粉色至红色 尿液颜色呈粉色至红色可提示血尿,也可能提示其他严重疾病,如肾脏疾病、尿路感染、肾结石,肿瘤,甚或肾癌、胃癌或前列腺癌。不过,摄入过量蓝莓、大黄和甜菜根等食物,也会导致尿液呈粉红色,此外,剧烈运动也会导致肌肉损伤,但这些并不会对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10. 绿色 大量食用芦笋可导致尿液变绿,并带有特殊气味,同时,服用某些药物和摄入其他绿色食物也会导致尿液变绿。此外,某些细菌性尿路感染也可使尿液变绿。 11. 蓝色 有一些难以诊断的遗传性疾病也可导致尿液变蓝,如家族性高钙血症或蓝尿布综合征。此外,一些细菌性尿路感染也可导致尿液变蓝。大多数情况下,蓝色尿液是由于食用含有蓝色色素的食物,或服用消炎痛止痛药物、阿米替林抗抑郁药、西咪替丁抑制剂和异丙酚麻醉药物等所致。 12. 紫色 这种尿液颜色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紫色尿袋综合征。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常见于尿路感染患者,这些患者使用导尿管后患尿路感染,尿液变紫色。 在大多数情况下,尿液颜色改变都是正常的,无需惊慌;不过,如出现以下任何症状,建议立即就医: 1.出现血尿所致粉红色或红色尿液 2.尿液呈深褐色或橙色,皮肤和眼睛泛黄,大便发白,可能提示肝虚 3.长时间的经常性且未明原因的尿液变色 (文章转载自康民国际医院 (Bumrungrad International Hospital) 肾脏学(肾病)中心 )
Topic image

哪8种人不能吃辣? 心脑血管疾病、胃病患者切忌吃辣!

近年来,网络或业者不时发出吃辛辣食物的挑战,若可承完成或承受辛辣食物的挑战,则会被视为很“酷”很厉害!不过,我国日前就有一名医学专家奉劝民众,停止食用极端辛辣食物的风潮,因食用辛辣食物可导致一连串胃部健康问题! 医学专家卡马鲁阿里芬博士昨日在推特发文指出,辛辣食物是导致胃食道逆流(GERD)的原因之一,而胃食道逆流可导致患有胃炎、胃溃疡和痔疮的人,病情变得更严重。 他指出,人们一般在食用太辛辣的食物时,进食速度将会加速,稍微咀嚼便吞下食物,而这不利于消化,因食物在口中需时间咀嚼。 他解释,口腔中也会发生化学性消化,唾液中的淀粉酶会在咀嚼过程中平均分配到食物上,而这种酶的功能是把淀粉分解成更小的碳水化合物或单醣单位。 ”一旦没有充分咀嚼食物,会影响消化,继而无法从相关食物中获得充分营养。” 他认为,社会必须负起责任,停止这样的趋势或食用过度辛辣食物的挑战。 卡马鲁阿里芬说,是人们透过社交媒体营造出“挑战辛辣食物很酷”的观点,而饮食业者再给予助力,争相推出最辣的菜单。 他说,曾有顾客在挑战食用辛辣食物后,出现胃痛、持续腹泻和痔疮出血,有必要加以阻止民众继续这类挑战。 Saya rasa, dah tiba masanya kita hentikan trend menu makanan pedas melampau, dan cabaran makan makanan pedas. Ia trend yang boleh menjejaskan kesihatan. Ikuti thread ni. pic.twitter.com/kDG4sFum2a — Dr. Kamarul Ariffin Nor Sadan (@dr_chaku) November 7, 2021 为大家整理哪些人不能吃辣?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辣椒素会加速血液循环,令心跳加快,十分不利于心血管病患者的康复 短期内连续吃很多辣的食物,还可能导致急性心力衰竭   2.有胃病的人 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的人不要吃辣 在辣椒素刺激下,胃部粘膜会充血水肿、糜烂,加剧病情 胃肠蠕动剧增,导致肚痛、拉肚子,影响消化功能恢复   3.胆囊炎、胰腺炎患者 辣椒素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多了可引起胆囊收缩 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造成胆汁排出困难,诱发胆囊炎、胆绞痛及胰腺炎   4.肾病患者 辣椒素是通过肾脏排泄,会损害肾脏的实质细胞,影响肾脏功能 严重的可引起肾功能改变,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   5.甲亢患者 患有甲亢的人心率较快,食用辣椒后,心跳的速度会更快,使病状更明显   6. 痔疮患者 辣椒素的刺激导致痔疮更容易充血水肿 平时经常便秘的人也不要多吃辣椒,可吃清淡食物   7.口腔溃疡患者 口腔对咸、辣、酸、苦等味道很敏感 吃辣椒会加重疼痛,使溃疡痊愈的速度减慢   8. 患眼疾的人 患有红眼病、角膜炎的朋友,一定不要吃辣椒 从中医角度讲,吃辣容易上火而加重病情   (报导整理自《中国报》/《济宁新闻网》)
Topic image

切记吃燕麦片4原则 健康又享“瘦”!

根据外媒《Business Insider》报导,燕麦片可促进健康和减肥效果,但燕麦片食用方式必须正确,否则当心越吃越胖! 燕麦片的营养成分: 含有纤维、复合碳水化合物、植物性蛋白质的混合物   燕麦片的健康益处: 1.饱腹感 且有助排便 内含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纤维,可以软化大便,让大便更容易排出 2.控制血糖上升: 属低升糖指数(GI)食物 意味燕麦片可防止血糖在饭中和饭后飙升,有助于更长时间地抵抗饥饿 将血糖保持在健康范围内,尤其对糖尿病患者 可预防心脏病等长期并发症 燕麦片的GI约为55,比全麦面包低约25点   3. 助于增强免疫系统 一种可溶性纤维——β-葡聚糖,存在于燕麦片,有助于活化抵抗感染的细胞   如何正确吃燕麦片减肥? 1.不添加过多的糖和调味品 在燕麦片中添加一些甜味可能会让燕麦片更好吃,但热量迅速增加 建议可在燕麦片配着水果,如蓝莓食用   2.注意摄取份量 燕麦片热量很高,且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 这可能会干扰减肥 但对普通大众来说,一天摄取一小杯燕麦可能没问题   3.远离调味燕麦 调味燕麦通常添加对身体不健康的加工糖 4.进食速度宜缓慢 缓慢进食燕麦片,否则身体难以处理纤维,以致腹胀、便秘和胃痛 刚开始时,可每周吃两到四次燕麦片,再逐渐增加到每天食用   (报导整理自元气网/ 图翻摄自网络)
Topic image

应避免!这6项不良饮食习惯会削减免疫力!

预防新冠肺炎,除了注射拼疫苗,保持自身免疫系统强大,也是对抗病毒、预防重症的关键之一。 专家提醒,部分不良饮食习惯会削减免疫力,以下是6项避免饮食习惯: 1.饮酒过量 即使短期的过量饮酒,也会改变免疫系统 《酒精研究》杂志一篇论文提到,长期过量饮酒与免疫力衰弱相关,包括更可能感染肺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其他影响包括败血症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伤口愈合不良以及感染后恢复较慢 过量饮酒包括短时间暴饮和大量饮酒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将暴饮定义为女性一次喝四杯或更多,男性喝五杯或更多 大量饮酒指女性每周饮酒8次或更多,男性每周饮酒15次或更多   2.盐吃太多 过量的盐分(钠)摄取通常与高血压相关,但危害层面可能更广。 德国波恩大学医院(University Hospital of Bonn)对人类和小鼠进行一项新研究显示,过量盐分可能导致免疫缺陷 研究发现,当肾脏代谢过多的钠时,会降低身体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 虽新冠病毒是病毒性疾病,但它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建议成人每日钠总摄取量不宜超过2400毫克(即盐6公克) 盐分摄取多来自加工食品,建议减少加工食物摄取 购买前记得看营养成分标示上的钠含量,才能减少钠摄取   3.糖摄取过量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研究发现,在禁食一夜后摄取100克糖,人体免疫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会下降,一到二小时后的影响最剧烈,且持续长达五个小时 专家指出,不需要完全戒糖,但要避免长时间过度或短期大量摄取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限制“添加糖”——女性每天不超过6茶匙、男性不超过9茶匙 1茶匙等于4克添加糖,即女性和男性每日添加糖的摄取量不得超过24克和36克   4.咖啡因过量 咖啡和茶有益健康,含有对抗发炎相关的抗氧化剂 但过多的咖啡因摄取会干扰睡眠,睡眠不足会损害免疫力 专家建议务必在睡前六小时停止咖啡因摄取   5.纤维摄取不足 纤维对消化系统的健康有关键性影响,能维持肠道细菌生态,进而增强免疫力 研究显示,足量的膳食纤维摄取,能支援免疫系统健康,抵御病毒 充足的纤维还能有助睡眠 提高纤维摄取量的最佳方法是多吃全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种子。 少吃低纤维加工食品,将含糖谷物换成带有水果和坚果的燕麦片,将白米换成糙米。   6.绿色蔬菜摄取不足 摄取各种蔬果对健康大有益处,其中绿色蔬菜对免疫力特别有帮助。 有助于免疫功能的关键营养素,包括维生素A和C、叶酸,蔬菜还能提供植化素 优化肠道免疫,70%-80%的免疫细胞位于肠道 十字花科的绿色蔬菜,包括花椰菜、白菜、高丽菜、羽衣甘蓝和抱子甘蓝等   (报导整理自《元气网》)
Topic image

营养师:天天吃几十公斤饼干才会提高患癌率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公布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指,大马5款饼干含有致癌物,营养师解释,一般人不可能吃到”致癌“的份量! 有关调查报告指,饼干内有基因致癌物丙烯酰胺(arcylamide)和环氧丙醇(glycidol)。 营养师林冠良在脸书贴文说,这些饼干确实含有致癌物,但关键在于含量多少?这个含量对身体是不是有影响? 他说,目前世界各国都还没有对环氧丙醇的容许量设定标准。 他说,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公告,环氧丙醇的T25是10.2mg/kgbw/days,这是每天吃这么多之后,25%的实验老鼠得到肿瘤的剂量。 根据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的含量表,合成乒乓较较饼的环氧丙醇,是每公斤含有2100mcg(2.1mg)。 他解释,这意味着必须吃1公斤的合成乒乓较较饼,才会吃到2.1mg的环氧丙醇,跟10.2mg有一段距离,而且这个量是视体重而定,一般人的体重可以承受的量更多。 他补充,毒物学里还有HT25的计算,也就是人类的T25的意思,因为无法知道欧洲食品安全局用来做实验的老鼠重量,因此以每只老鼠300克计算,得出HT25大概是2.75mg/kgbw/days。 ”假设HT25是2.75mg,那么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吃165mg的环氧丙醇 “如果你每天都吃78公斤的合成乒乓较较饼,那你得到癌症的几率会提高25%。 他说,与其担心吃饼干吃到致癌,更应该关注的是饼干的热量。  
Topic image

7招“护心”大法 保你“心”健体自康!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的“死亡杀手”之一,专家分享7大心脏保健法,加上科技应用,护心效果会更好。 根据世卫数据,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一大死亡原因,估计每年夺走1790万人的生命。心血管疾病是心脏和血管疾病的一个类别,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其他疾病。五分之四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是由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其中三分之一的死亡发生在70岁以下的人群中。 马大医学院社会与预防医学系医生杨丽颖和梅凤鸣教授说,心血管疾病是国人的主要死因之一,在2019年占了全国死亡率的14.5%,护好身体与心脏血管非常重要,专家认为,科技的应用,也能增进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 两位专家提供的7大心脏保健法: 1. 吃要健康 吃得健康心脏健康饮食对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极重要。研究表明,停止高血压的饮食方法(DASH)可降低血压,降低坏胆固醇(LDL)水平,还可降低心脏病发作、中风、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风险。 2.保持活力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一周内,至少进行150至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使用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中的内置健身应用程式以追踪及评估一个人的身体活动。 3.戒烟 吸烟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与不吸烟者相比,每天吸一支烟的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高1.48 倍,而每天吸20支烟的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高2.04倍。 4.追求健康体重 2019年全国健康和发病率调查报告称,每两名国人就有一人超重或肥胖。肥胖和超重被发现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5.管理压力 压力是心血管疾病的另一危险因素。练习正念、深呼吸及放松练习和放松疗法有助于缓解压力。若压力不堪重负,可随时拨打卫生部与Mercy Malaysia。 联合热线:03-2935 9935、014-322 3392、011-6399 6482、011-6399 4236。 6. 筛查和管理 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上述疾病是常见合并症和主要危险因素。若血糖、血压或胆固醇水平异常,要立即咨询。 7. 连接每一颗心 建立一个心脏友好的社会,创造更有益的环境,彼此互相扶持。 (文章综合整理自《南洋商报》《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