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Page 9 – 988
Topic image

新年聚餐大吃大喝 5招清脂肪保护消化道

新年最开心的事就是与家人好友聚餐,从除夕开始就餐餐大鱼大肉,年饼饮料更是少不了,平日规律的饮食和生活作息都被打乱了,不仅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还会导致脂肪囤积! 以下小撇步,教你如何有效清洁体内囤积的脂肪及应对消化不良问题。 1、多吃蔬菜 吃完大餐后,以蔬菜为主食能减少身体负担,提升身体代谢能力,平衡新年这几天多肉少菜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麦片、水果和坚果能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让你一整天感觉更有活力。 2、多喝水 喝水能保持身体所需的水分,有助于舒缓饥饿感和疲劳。在摄入高钠、高糖的食物后,水分可以帮助代谢,温开水更是有助肠胃蠕动和促进排便,如果不爱喝白开水,可试着加入柠檬片,或添加维生素C让自己多喝水。 3、减少糖、油和盐 饮食中若是吃了太多盐,意味着摄取太多的钠,会增加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及中风的可能。适量的糖有益健康,但过量摄取就会增加体重,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大量摄取脂肪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是老化的极大元凶,还会提高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4、适量补充益生菌 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者,可适量补充益生菌,或多吃含有天然益生菌的食物如活性乳酸菌饮品、优格、印度煎饼THOSAI、酸种面包,或适量补充益生菌保健品 5.木瓜黄梨助消化 木瓜和黄梨含有促进食物消化的消化酶,如果吃撑了,可以吃少量木瓜或黄梨帮助消化,在选用木瓜和黄梨时,须选已经熟透的,吃到打嗝后即可停止再吃。 (整理自《南洋商报》《雅虎新闻》)
Topic image

哈佛专家:4类改善大脑健康食物要多吃!

俗话说“吃什么像什么”,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饮食其实能影响大脑健康,专家建议民众增加摄取纤维、富含多酚、益生菌及香料4种食物来促进大脑健康!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哈佛营养学家乌玛纳多说,民众应该增加摄取纤维、富含多酚、益生菌及香料4种食物,来促进大脑健康,尤其民众最常忽略香料的重要性。 纳多表示,许多人不清楚饮食能影响大脑健康,食物被消化、与肠道微生物丛中数兆微生物交互作用、分解成不同物质,后续将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 “当我们摄取不太健康的食物,将导致肠道发炎,肠胃发炎将进一步引发包括焦虑在内等不同不良心理症状,所以,大家应该从4个小改变做起,改善日常饮食习惯,以促进大脑健康。” 改变1:增加摄取纤维 根据2021年刊登在期刊《医学补充疗法》研究,增加摄取膳食纤维与降低罹患忧郁症有关。 纳多罗列出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4种食物:绿叶蔬菜、豆类、亚麻籽、全谷类。 改变2:摄取更多多酚(polyphenols) 纳多形容,这项改变是在饮食中获取“万花筒颜色”,她说不同颜色的植物及蔬菜代表了肠道微生物所需的生物多样性。富含多酚的食物包含:红萝卜、蓝莓、草莓、坚果(特别是榛果及胡桃)、黑橄榄。 纳多说,上述这些食物都非常重要,具有抗发炎、抗氧化特性,也富含纤维,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营养素。 改变3:多吃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民众可从发酵食品中获取更多健康益菌。纳多指出,史丹佛大学过去刊载于国际期刊《细胞》(Cell)上的研究显示,摄取发酵食品能降低发炎。她建议,民众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发酵食品,例如泡菜、优格或康普茶。 改变4:多用香草及香料 在饮食中添加香草及香料也能改善肠道、大脑健康。她说,可惜民众经常忽视这2样的重要性。香料及不同新鲜香草富含多酚,具有抗氧化及抗发炎效果。她建议民众可在料理中添加以下香料:姜黄、少许黑胡椒、辣椒、薄荷、奥勒冈草、巴西里、百里香、姜、蒜。 (新闻整理来源:《中央社》)
Topic image

韩国吃播圈掀吃”环保牙签”风潮 专家:非为食用而制避免食用!

韩国吃播圈最近掀起一股“吃牙签”的风潮,吃播博主将以粟粉或生粉等淀粉制成的牙签烹饪后,添加各种调味成为“创意料理”进食;然而韩国食品药物安全部门提醒,食用这种“吃牙签”并不安全,呼吁公众远离此举。 “环保牙签”其实是由地瓜粉或玉米粉制成,其中添加了山梨糖醇和绿色可食用色素,被认为是一种环保且可生物分解的替代品,许多韩国餐厅也会使用这种绿色环保牙签。 近日,环保牙签在韩国社交媒体上频频曝光,但人们并非用它来清洁牙齿,而是用来食用! 有博主将牙签清洗干净后,放入油锅中炸至酥脆,形容其口感类似普通零食,甚至建议淋上芝士酱或蛋黄酱更加美味,也有人尝试加入其他配料,制作出“牙签意粉”等食品。 环保牙签初衷是为了环保,以之取代木牙签,其包装上也明确标明不可食用,但这并未阻止网民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面对这股风潮,韩国食品药物安全部门发表声明,强调不要食用淀粉牙签。 该部门提醒提醒,牙签是卫生用品,虽然受到监管,但不能保障其安全食用。 专家也认为,尽管这种牙签对人体无害,但由于其本质并非为人类食用而制造,最好还是避免食用。 其实,韩国的“吃播”(Mukbang)节目网络上非常受欢迎,这类节目的主角通常会大量食用或尝试不寻常的食物,相关单位认为这类节目鼓励暴食,曾在2018年试图加强监管,但由于公众反对认为“管得太多”,最终未能实施。     (报导整理自《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这8种 “疲劳食物” 会让你越吃越累!

你有没有常常觉得好累?如果你很多时候都处于疲累状态,这或许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台湾营养师程涵宇在个人网站发文,分享8种会越吃越累的食物,这包括:精致淀粉、含糖食物、酒、咖啡、能量饮料、油炸食物、低热量食物、超加工食物,并提供建议来改善疲劳现象。 🟢精致淀粉→白面包、白米饭、甜甜圈 天然未精制全谷杂粮类食物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 同时也含有丰富的B群能帮助身体提供能量及营养 将天然谷物含纤维的外层去除精制后,除了营养变少,还会变得更快消化及吸收,让血糖短时间内快速上升,虽然能迅速提供能量,但随着血糖下降,反而使身体更容易产生疲累感。 🌳这样吃元气满满:用未加工全谷物例如全麦、黑麦、燕麦等取代精制淀粉 🟢含糖食物→含糖麦片脆片、含糖饮料 麦片是健康和充满活力的早餐选择 但好吃的麦片,背后可能是因为添加许多糖来提味 研究发现许多早餐麦片含糖量糖占许多中总碳水化合物的50% 这些高糖食物,除了会让血糖快速波动产生疲劳感,也会增加身体对含糖食物的渴望,在吃甜食的同时也造成一个热量消耗、疲劳恶性循环。 🌳这样吃元气满满:减少含糖食物 🟢酒 喝点酒能够帮助入睡?其实不一定喔! 虽然适量酒精可以帮助身体放松,但是喝太多,会降低睡眠品质和睡眠时间,隔天一早上醒来反而觉得头昏脑胀! 建议若真的要喝,以啤酒举例,以1罐330毫升酒精浓度4.5%酒类为限。 🌳这样吃元气满满-酒喝越少越好 🟢咖啡 咖啡因是许多人的精神良药!适量喝咖啡其实很棒,研究发现喝咖啡可以降低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化疾病风险26~34% 研究发现过多的咖啡因会对睡眠品质产生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若经常依靠咖啡来提神,而不是适当的营养和睡眠,反而会让身体越来越累! 🌳这样吃元气满满-适量喝咖啡,一天不超过4杯 🟢能量饮料 喝能量饮料短时间内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有精神。研究发现,注意力跟记忆力可以增加24%,主要原因是所含超高糖和咖啡因,一罐能量饮料的糖,甚至可以高达52g,远远高出一天的上限。 当大量糖进到身体会使血糖迅速上升,快速带给身体能量,但又会急剧下降,可能会感到比喝饮料前更疲累。 而且,能量饮料还可能会降低睡眠品质和时间,让身体无法正常的修复获得能量 🌳这样吃元气满满-适量喝不过度依赖 🟢油炸食物 高油低纤低会降低肠道蠕动让我们消化慢。 消化速度变慢会使身体能量、营养吸收也变慢,而且油炸食物大多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因此产生疲劳感。 🌳这样吃元气满满-油炸食物减少吃,一周最多一两次就好! 🟢只挑低热量食物吃导致热量不足 不少人都用低卡餐减肥,但是要注意热量是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所必需。 如果热量不足会造成代谢变慢甚至荷尔蒙失调,反而会让人感到疲惫 🌳这样吃元气满满-低热量饮食建议还是要透过专业营养咨询再施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才健康 🟢超加工食物→香肠火腿、微波食物、碳酸饮料 超加工食品是指除了加工的制程,额外添加糖、盐、油,还会加入多种家里烹饪不会出现的化学成分(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食品添加物),让食物外表变得更吸引人、把味道变得更浓郁!加上营养素含量低,不但造成身体发炎反应让我们更累,还会造成肥胖及影响认知功能、情绪。 🌳这样吃元气满满-天然食物永远是最优先的选择 (新闻来源《自由时报》|台湾营养师程涵宇网站)
Topic image

“科目三”舞蹈动作超出正常关节活动范围 控制不好易造成运动损伤!

“科目三”舞蹈风靡全球,其独特的韵律和富有活力的动作,成为年轻一代追逐的热门舞;尽管这项舞蹈目前非常流行,不少人都跃跃一试,但应谨记并非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都适合跳这舞蹈! 专家提醒,“科目三”有些动作已超出正常关节活动范围,控制不好姿势,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目前已经有不少人因此跳进了医院,强烈不建议体重过重、老年人、习惯性踝扭伤、有关节炎、平衡协调能力差的人尝试。 综合ETToday新闻云,因跳“科目三”受伤的新闻陆续传出,例如,据《浙江日报》报道,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急诊骨科曾接诊一位“00后”男生,因2天前跳“科目三”后,膝盖疼痛难忍,无法下蹲,经过影像检查后,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挫伤,需制动休养。 无独有偶,浙江一名25岁的OL为体验新鲜事物,平时很少运动的她约了朋友一起跳“科目三”,结果2、3天后双脚踝关节疼痛难忍。骨科主任医师顾晓晖发现,患者两侧踝关节外侧都有明显肿胀,踝关节活动受限,是典型的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损伤。 澎湃新闻报道引述北京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高亚南的观点,指出“科目三”是一种上下身协作、快速且要求高度稳定性和协调性的舞蹈。 高亚南指出,容易造成损伤的动作包括,摆胯同时快速膝关节内外翻,这对核心稳定性要求较高,如果稳定性差很容易出现腰部或臀部拉伤;双膝关节微屈同时快速反复内外翻,此时股骨与胫骨平台之间会反复撞击,导致膝关节内压力负荷不均衡,容易引起半月板损伤,如果力量传导到骨面,还会造成骨挫伤。 另外,高亚南表示,如果双膝关节内外侧肌肉力量较差、不协调,也容易出现肌肉拉伤;足内翻的踝关节在极不稳定的情况下,又承担著身体的支点作用,踝关节非常容易扭伤,甚至是撕脱性骨折。 在这一背景下,高亚南强烈不建议体重过重、老年人、习惯性踝扭伤、关节炎、平衡协调能力差的人尝试“科目三”。这凸显了这一舞蹈在流行的同时,也应该更注重参与者的身体状况和潜在风险。     (报导整理自《星洲日报》《澎湃新闻》)  
Topic image

为何阑尾癌如此致命? 来了解3大常忽略症狀!

曾在《X战警:未来昔日》演出太阳黑子,并在《变种特攻:未来同盟战》和中国女星范冰冰对戏的42岁男星亚当坎图(Adan Canto)惊传阑尾癌病逝,得年42岁。 亚当坎图自2013年出道后原本活跃于大小荧幕上,2020年到2022年间还参与福斯影集《清洁女工》,连续演出2季,后来他健康状况变差而无法再参演,今年1月8日因阑尾癌病逝。 《TVBS新闻网》报道,台湾嘉义大林慈济医院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李思锦受访时说,阑尾炎大家常说成盲肠炎,所以一提到阑尾癌时,大家又以为是盲肠癌。 “其实,阑尾位在盲肠末端,是一个袋状组织,位于小肠于大肠的接合处,所以,阑尾癌不是盲肠癌,它其实是大肠癌的一种。” 阑尾癌分成两种,最常见的是属于神经内分泌瘤的类癌,如果是这种型,预后通常比较好。而另一种则是腺癌,它的预后就比较差。 医师表示,阑尾癌早期治疗5年存活率高达9成以上,可惜因为症状不明显,而且病理切片较难取得完整组织,再加上它在肠癌中仅占1%至5%,目前没针对此癌有效化疗药,以致晚期发现者存活时间短。 李思锦说,其实,阑尾癌会出现症状,也不难发现,但是它的症状是引起右下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肿瘤变大时可能会出现阻塞症状,或是缺血、黏液便、血便等。 “但是腹痛时,大家常会以为是情绪紧张、压力大,可能会吃吃止痛药、胃药等就放过它,或是当成盲肠炎,但检查没问题就不注意了,所以,往往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李思锦说,透过大肠镜检查、切片,比较难取到完整组织,其实一般可以透过电脑断层、核磁共振或是腹部超音波检查来发现是否有异状,如果发现疑似有肿瘤,建议整个切除后来化验会更准确。 李思锦也说,无论属哪一型,只要及早治疗、有机会切除,早期5年存活率达9成,如果较晚发现,它虽然属大肠癌一种,化疗药物可以使用治疗大肠癌化疗药物组合,但它的组织类型和大肠癌还是不太一样,所以治疗效果很有限。 “当然,病患也可检查基因型来选择相对应药物治疗,但是只占肠癌1%至5%的阑尾癌就较罕见,目前尚无特别针对该类型的药物。” 阑尾癌因为病患数少,无法明确了解它的危险因子,目前,统计上以老年人及男性居多,饮食预防上建议多吃蔬果、多运动强化肠道机能,并且戒烟少酒。 (新闻综合整理自《TVBS新闻网》)
Topic image

心脏最大敌人是这种零食! 10大超级食物抗癌防三高吃它们!

健康饮食首先要有均衡饮食的良好习惯,吃对的食物和减少吃垃圾食物! 哈佛大学教授、布莱根妇女医院营养系主任凯蒂麦马努斯曾公开10大超级食物名单,而这些食物具有丰富营养,可在日常饮食中适当摄取,提升健康。 这10大超级食物就是:莓果、番茄、深绿色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坚果、橄榄油、优格、豆类、鱼类及全谷类。 当然,也有专业医生提醒,吃对食物很重要,琳琅满目的各种零食,虽然好吃到叫人忍不住,但无疑,它们对心脏健康就是最大的敌人。 美国心脏科医生克罗达斯(Elizabeth Klodas)指出,有些零食是她绝对不会吃的,那便是薯片、玉米片。 烤起司辣味玉米片、玉米脆泡芙、马铃薯片名列美国最流行零食,但是它们添加剂很多,纤维素及其他有益的营养素却很低。 克罗达斯说,每天只吃一包薯片零食,重约1盎司(28.35克),一年下来就等于倒大约四分之三杯盐到你体内,让你变胖15磅(6.80kg);太多盐也会增加血压,变胖太多对人胆固醇、血糖都有负面影响。 研究指出,吃到低品质食物,几个小时候血管功能就有负面影响。 克罗达斯表示,幸运的是有一些好吃的东西,可以替代那些薯片和玉米片,让人既可不吃垃圾食物,还能享受对心脏有益的零食。 克罗达斯首推就是鹰嘴豆泥加蔬菜酱。大约半杯的鹰嘴豆泥,其热量相当一小包的薯片玉米片等,加一些蔬菜酱来调味,基本上零热量,就可以取得很优的零食,富含纤维素、健康脂肪及蛋白质。 第二是生坚果。一盎司各色坚果约165大卡热量;不要吃加盐调味那种,如此就可取得一切营养上的益处,又免除盐的负担。 如果吃不惯生坚果,可以一半生坚果混半掺盐熟坚果,口味上大致无异,但盐的摄取量就减半。 第三种是水果。两小条香蕉或3个柳橙,热量等于一小包薯片、玉米片,还可以取得数量充足的维生素、抗氧化物及纤维素。 (文章综合自《联合新闻网》《Ulifestyle》)
Topic image

幼童发育迟缓不会早期显现 父母需关注孩子每天膳食 注重蛋白质摄入量!

如果我国不能迅速解决儿童营养和膳食问题,将有大约5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可能面临发育迟缓的风险。这一情况来自于2022年全国健康与发病率调查(NHMS)报告,其中显示,5岁以下可能面临身高发育问题的儿童占这一年龄群体的21.2%。 调查结果还显示,发育迟缓的问题显著增加,从2015年的17.7%增加到2019年的21.8%。 根据2022年全国健康与发病率调查(NHMS)报告,我国5岁以下的儿童中,预计有49万8327人,占总人口的21.2%,可能面临身高发育问题。 雪兰莪地区的情况尤为严重,共有11万480人受影响,其次是沙巴和纳闽(6万9627人)、柔佛(4万8725人)以及吉打(4万1168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身高年龄成长标准,当儿童未能达到有关年龄所应有的身高时,就被定义为发育迟缓。 理科大学(USM)的营养专家哈密德詹表示,我国男女的平均身高仅在150至160厘米之间,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然而,回顾3年前的冠病大流行时期,这类发育迟缓问题也略显相似。 “根据普查,丹麦居民的身高取得显着增加,而亚洲国家如韩国和日本也呈现出令人满意的平均身高增长,因为这些国家的人们摄取了足够促进骨骼发育的蛋白质。” “研究表明,对婴儿进行全奶喂养至6个月有助于骨骼的最佳发育,因此我们需要在儿童5岁之前识别这些问题。” 他强调,发育迟缓的问题通常不会在早期显现,就像冠病症状或哮喘一样。发育迟缓的儿童一般与其他孩子无异,直到进入小学一年级才会被察觉,其身高异于同龄孩子。 他指出,父母在孩子进入小学时才可能意识到孩子未达到预期的身高,这时已为时已晚。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由于身高受限,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进而患上其他疾病。 “有些儿童由于贫困无法获得营养膳食,但富裕家庭的孩子也可能因从小挑食,尤其是挑选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导致过度肥胖。” 他强调,要解决发育迟缓的问题,各方都需要关注儿童每天膳食,特别是以动物为基础的蛋白质摄入量。 他指出,均衡的营养(而非根据个人口味进食),除了能够使儿童正常增高外,还有助于预防肥胖问题。 哈密德詹提醒,父母需要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蛋白质需求,可以通过准备多样化的膳食,包括鸡肉、牛肉、鸡蛋、牛奶、酸奶和奶酪等,以促进骨骼在最佳水平上生长。         (报导整理自《透视大马》)
Topic image

揭秘香港人养生汤水 日本医生:陈皮与姜是关键!

根据联合国在2023年2月公布的最新数据,香港人的预期寿命达到了85.5岁,成为全球第二预期寿命最长的地区,这意味着香港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越日本人。日本电视节目《恐怖医学》特地邀请了日本专家前来香港,进行对香港人生活的观察,以揭示港人长寿的奥秘。在专家们的观察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因素,即热衷于饮用“养生汤水”。 原田和昌医生是东京健康长寿医疗副院长,精通心血管疾病,他受到《恐怖医学》节目组的邀请,前来香港观察和分析港人长寿的秘诀。 原田医生发现,港人的饮食习惯与日本人有所不同,他们几乎每天都会饮用养生汤水,而且这些汤水的常见成分中,包括了对血管极为有益的陈皮和姜。 他表示,保持血管年轻是长寿的关键,只要能减缓血管的老化过程,就能延长寿命。 姜具有修复受损血管的作用,同时能够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值,调整血糖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调节生理机能,增强抗病能力。 陈皮在中医角度上有化痰、理气、健脾的功效,其中的橙皮素也有助于血管扩张,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的症状。 实际上,“陈皮姜茶”是一种用于缓解咳嗽和痰多的茶饮。对于患有风寒咳嗽的人来说,他们可以用生姜陈皮水代替普通清水饮用,这有助于止咳。 制作方法很简单,只需将5-6片生姜、2-3片陈皮加入3碗清水中,煮沸15分钟即可饮用。如果你是寒咳嗽的人,不妨在晚上喝上一杯,既可以缓解咳嗽,还有助于养生。 其实,香港人的长寿经验不仅值得深入研究,而且可以作为一个可供借鉴的典范。那么,香港人是如何取得这一成就的吗?   控制体重 尽管香港人的收入水平较高,但面对丰富多样的美食,他们却能克制自己,抵挡住诱惑。如果你曾去过香港,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里很少有胖子,大家的体重都保持在标准范围内。这一现象与饮食和运动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肥胖不仅容易导致三高,还可能引发代谢紊乱。   少吸烟 烟草含有损害肺部的尼古丁,这一危害众所周知,但全球有3亿烟民仍然难以戒烟。然而在香港,情况却有所不同,他们对烟草有更强的抵制力,尤其在公共场合,禁烟效果显著,吸烟率逐年下降。   饮食清淡 香港人的饮食习惯可能是他们长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广东人注重清淡饮食,减少盐分和油脂摄入,采用简单的烹饪方式。 相对于北方人喜欢煎炒和油炸,香港人更喜欢蒸煮,这不仅使食物更清淡,还减少了营养流失。此外,香港人还热爱食用鱼,补充大量不饱和脂肪酸。 煲汤喝茶 除了经常食用深海鱼外,香港人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经常煲汤喝茶。在湿热的夏季,他们常备各种汤水,如排骨汤和蔬菜汤,不仅祛湿解暑,还有助于提神养胃。 香港人也热衷于饮茶,除了休闲愉悦之外,茶中的茶多酚也有助于抗衰老,可谓养生佳品。   闲不住 香港人基本上是闲不住的,生活节奏快,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选择继续工作,既丰富了晚年生活,也充实了自我,更容易保持身心愉悦。 爱运动 香港人热爱运动,即使是工作繁忙的知名人物,也会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例如周润发常常和朋友一起爬山,李嘉诚则在清晨6点起床打高尔夫,即使到了93岁,依然神采飞扬。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跑步健身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海边、公园和马路上随处可见运动的身影。   医疗条件 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繁荣,建立起了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医疗费用低廉,医术水平高超,即使是癌症患者,治愈率也高居前列。香港人非常重视体检,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有助于延长寿命。         (报导整理自《Health Concept 》《搜狐》)
Topic image

医生提醒10早期症状 来认识什么是红斑狼疮!

著名艺人周海媚11日病逝消息震惊了娱乐圈,而她生前被传受红斑狼疮困扰多年,但遭她辟谣否认,只表示自己“血小板低下曾多次昏倒”,但这个病症在周海媚离世后,又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周海媚生前不断被传患有红斑性狼疮,但本尊曾打脸辟谣,只表示血小板低下,仅承认多次出现昏倒状况。也有网民找到她2021年在北京接种新冠疫苗照片,当时就有粉丝询问她是否适合接种疫苗;周海媚当时坚决回应,断言自己健康无恙,要求大家别轻信谣言。 周海媚过去在一节目访谈中坦言,她从十几岁开始就患有“血小板低下”疾病,曾因此昏迷并出现身体多处淤青情况。一度被误会遭家暴,经输血治疗后才得以恢复,成年后也曾再次发作。 虽然医生并未找出具体原因,但“海味”对此显得相当豁达,她提到在学生时期因病情会突然昏倒,甚至遭受同学谣言说是血癌,但她对流言蜚语并不放在心上,认为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没必要特地澄清。 那,什么是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呢? 红斑狼疮是一类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总称,常见于育龄期女性。 红斑狼疮最具特征性症状是面颊部出现蝶形红斑,而“狼疮”名字正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该病面部红斑表现,像是被狼咬伤所致。 除皮肤损害以外,红斑狼疮的病变还可累及多脏器和系统。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中国最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中国的患者超100万,患病率高居世界第二。 《生命时报》报道,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童强解释,红斑狼疮的医学名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疾病可致体内产生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对全身多系统、多脏器造成损伤。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显著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9倍,尤其高发于年轻女性。造成这种差异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激素因素。 雌激素被认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和产生抗体的B细胞的发育,进而导致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 2) 遗传易感性。 一些与免疫系统有关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染色体为XX,男性为XY),女性出现相关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比男性更高,增加了免疫系统功能失常的风险。 3) 免疫系统差异。 跟男性相比,女性通常有更强的免疫反应,这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益的,但也可能使她们更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 4) 环境触发因素。 紫外线辐射、特定药物、病毒和压力等环境因素可能刺激系统性红斑狼疮发作,年轻女性是易感人群,更易发作。 红斑狼疮患者发病时身上不同部位出现红疹。 童强又提醒,除了年轻女性,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家族史以及患有甲状腺疾病、其他免疫性疾病的人也是该病高发人群,需要警惕以下几个早期症状。 1) 疲劳。 这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常感到难以缓解的疲倦。 2) 关节痛和肿胀。 尽管这些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但它们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迹象。 3) 低烧。 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可出现无明显原因的低烧。 4) 皮疹。 以出现在面颊和鼻梁上的「蝶形疹」最为典型。 5) 光过敏。 在日光照射后出现明显的皮肤过敏反应。 6) 头发稀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会经历头发变薄或大量脱发。 7) 手指和脚趾变色。 在冷天或压力下,手指和脚趾可能会因雷诺现象(指在寒冷或情绪紧张的刺激下,突然发生指(趾)末端小动脉痉挛,导致皮肤颜色出现变化)变成白色、蓝色或红色。 8) 口腔溃疡。 反覆出现的口腔或鼻腔溃疡可能是早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 9) 血尿、蛋白尿。 系统性红斑狼疮容易引起狼疮性肾损害,可出现血尿、泡沫尿等尿液改变。 10) 不孕和反覆流产。 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在病情控制不佳时,不易怀孕且易发生反覆流产等不良妊娠事件。 红斑狼疮高风险人群若出现上述状况,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医生说,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很复杂,为降低疾病发作风险,高风险人群需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和保持心情愉快,此外还要避免过度日晒或紫外线暴露。 (新闻综合整理自《香港01》《东方日报》《生命时报》《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