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来没有一种工作是钱多事少离家近
21 Oct, 2021
职场即江湖,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打工族想看见更大的世界、希望跳得越来越高,但如果搞不懂跳槽的底层逻辑,就会踏步不前甚至是越跳越糟!
一起来搞懂跳槽底层逻辑,让你越跳越高:
1.把握跳槽的时机,在职场进阶跃迁
合理正常的人员流动,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职场人的成长和升值;但短期内多次跳槽,对于自己和公司都是一种损失,大多得不偿失。
大学毕业生在刚踏入职场的初期阶段,谋生存是首要任务,第一份工作不管是较多磨砺还是轻松愉悦,至少坚持半年以上,刚踏入职场的新人对于最基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是必须要学会的,在一家公司学不会,跳槽之后还要重新再学。
在初入职场的生存期,除非是有非常好的机会,或当下的工作有可能出现危及人身或精神安全的情况,一般不建议在初入职场的前三个月跳槽。
在职业生涯初期,职场人可能做的是自己不喜欢而且不想从事一生的职业。喜欢不喜欢一种职业是一件事,应该不应该做好这种职业、是否有能力做好这种职业是另一件事。成功的职业生涯发展都是从做好本职工作开始的,当职场人还没有能力做好一件工作时,就不要轻易说不喜欢。
2.权衡感性和理性分析,做出跳槽的价值判断
对于跳槽的价值判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权衡比较
行业和公司有前景吗?
职场前几年,尽量去朝阳行业的头部公司,或者是有较好市场口碑的公司,大公司的员工培养体系和人才选拔体系比较完善,更有利于加速职场新人的成长,同时从大平台跳槽出来的职员更容易获得市场青睐。
岗位是否能让人得到历练?
如果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地做固定的事情,每个月都如“温水煮青蛙”一般,现有的工作性质更多是低水平重复劳动,无法使人得到更多历练,在能保障自己以后半年即使无工作也吃住不愁的情况下,可以谋划新的开始了。
在公司平台上有没有跟对人?
选对行业、选对公司对一个人的职业定位和决策至关重要,跟对人、做对事也是跳槽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真正高水平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可以授人以愚(大智若愚、本分做人、扎实做事)、授人以欲(志在四方、雄心壮志、鸿鹄之志)、授人以宇(理想追求、意义探寻、灵魂信仰)。
工作中我是不是经常不开心?
同事关系,尤其是上下级关系的矛盾和摩擦是职场新人较为常见的跳槽原因,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但工作总归是会影响到生活的。如果在工作中经常出现人际关系障碍,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也会导致个人生活转态不佳,这时可以优先考虑“内部跳槽”,即内部转岗。
是否找到了下一个合适的槽?
如果给“裸辞”的人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一般没有人会再一次“裸辞”,“裸辞”的成本除了看得见的收入减少,伴随而来的还有精神损失。内心已坚定我要离开时,静悄悄地找好下一份工作,然后干脆利索地办完职业化交接。
我想要的好工作究竟什么样子?
职场中从来没有一种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就算有的话也绝对是极小概率事件,自己真想得到的话,还要问一问自己凭什么。职场人向往的好工作都不是一步到位的,一般都是干出来的。对向往的好工作所要求的标准和条件,做一个全景描绘。然后,对好人才所要求的知识、经验和才干等,也做一个全面盘点;在好工作与好人才的对标中,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提升空间与发展方向。
3.跳槽的基本准则:换岗不换行 换行不换岗
跳槽苦半年,转行穷三年,换岗位又换行业,是职场跳槽的大忌。
不管是换岗位还是换行业的跳槽,除了对自我的再认识、再盘点之外,还意味着对新的职业环境和关系的再认识、再探索:新的岗位知识和技能需要掌握、新的岗位职责和权力需要熟悉、新的公司制度和文化需要融入、新的交往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适应、新的晋级和加薪的发展机会需要重新争取……
职场人在同行业、同岗位之间的跳槽,在短期内还是比较好应对的,原来积累的能力、经验和资源都可以用得上,只是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而已。相反,职场人又换行业又换岗位的跳槽,就如同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依然是职场小白。
合适时机的换岗、换行,可以开启和发现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的更多可能,也是人生重新选择与定位的一种方式。“换行不换岗,换岗不换行”是职场人跳槽必须牢记的黄金法则。
总结一句,注重自我修炼与精进,才能在职场上乘风破浪!打工人,加油!
(资料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年第04期)